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7(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7(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7(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作业 17题组一 专题对应训练1观点态度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溪桥晚兴郑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注】 郑协:南宋遗民;芊芊:草木茂盛。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 解析:首先明确观点,然后运用诗歌的内容解释,注意抓住注释和诗歌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此题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寂寞” “晚照” “杜鹃”和注释中的“南宋遗民”分析情感。答案:不同意。本诗从表面上看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作者内心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
2、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2思想感情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瑞鹧鸪辛弃疾期思 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不是长卿终慢世 ,只缘多病又非才。【注】 期思:地名,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罢官后的辛弃疾长期闲居并终老于此;长卿终慢世: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字长卿。慢世:傲世,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世事。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下阕后两句表达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愤懑之情。是借用典故来表达的。作者用反话说以文章名世的司马相如远离世事,是因其多
3、病又非有才之人,实则是借以委婉地表达自己空有报国之能,却不被任用的无奈和愤懑不平之情。23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瘦马图宋龚开 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 。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注】 龚开,宋末元初人,曾居广陵幕府,宋亡后深隐不仕,靠卖画为生。此诗是诗人为自己的画作瘦马图所作的题画诗;闲,马厩。这首诗通过马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本诗塑造了一匹昔日神骏今日骨瘦如柴的马的形象,托物言志(以马自喻),以瘦马之独立夕阳、无人怜惜,表达了亡国的落寞、失意;以马之虽“瘦”却依然如山“屹立”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忠于先朝、守志不阿的气节,清高(高洁)、坚贞
4、的傲骨。4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西台 哭所思谢翱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未老山中客,惟应赋八哀 。【注】 西台:为汉隐士严光垂钓处,诗人在此设文天祥神位;八哀:杜甫曾赋五言古诗八首,悼念八位文臣武将。题目:从全诗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 解析:标题“西台哭所思” , “哭” “思”表达对文天祥的悼念之情;注释中也有交代;第二联写哭,以情感驱使,发挥想象。因为他心情沉重,泪水不止,眼看着奔流的富春江,充满感伤,因此觉得前些年在苏州哭文天祥的泪水随江水入海,如今已随着海潮返回来,与现在的泪水融汇在一起。如此
5、,自己的泪水将无休止地回返,永存世间,自己的悲悼也将永存世间。第三联由哭转入思。他是祭悼文天祥,自然地又忆起文天祥就义的场面。文天祥被杀时,仍然穿着宋朝的服饰,慷慨受刃。诗因此用“故衣”两字,称赞他忠诚不贰,3以苌弘血化为碧的典故,歌颂他忠义浩气,与世长存。想到文天祥的遭际,他不禁仰天呼吁,无情的皇天大地,为什么如此不爱惜人才,让文天祥落得这样下场。最后,诗由死及生,由文天祥归到自己,说自己还健在,还没到老年,但一事无成,再也不能有所作为,只能在这山中,写些怀悼忠臣烈士的诗篇而已。这首诗依题目层层展开,首联点“西台” ,次联写“哭” ,三、四联写“所思” 。诗人对文天祥的哀痛,不因为时间的推移
6、而稍减,在悼念文天祥时,又表现了自己对元政权的痛恨,亡国之哀,凝聚在字里行间。前人以谢翱西台恸哭比之汉高祖时为田横自杀的五百门客,就是有见于谢翱对文天祥的知己之感及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而言。答案:这首哭祭诗,全诗层层展开。诗人对文天祥的哀痛,不因为时间的推移而稍减,在悼念文天祥时,又表现了自己对元政权的痛恨,亡国之哀,凝聚在字里行间。全诗表达了对文天祥的知己之感、悼念之情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5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南乡子周邦彦晨色动妆楼。短烛荧荧悄未收。自在开帘风不定,飕飕。池面冰澌趁水流。早起怯梳头。欲绾云鬟又却休。不会沉吟思底事,凝眸。两点春山满镜愁。词的下阕前两句表现词中人
7、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答: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下阕前两句中的“怯” “休”两个动词,表现了词中人物不想梳头,欲梳又止的心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联系上阕描写的到来的春天可知,应该是春天的到来勾起了词中人物的情思,因而感到孤独忧伤。答案:前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孤独苦闷的愁绪;这是通过人物自身心理和动作的细节来表现的。清早起来原本不想梳头,迟疑之后,刚刚打算绾起秀美的长发,却难以抑制内心的忧伤,精神有些恍惚,不觉又停了下来。6观点态度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北阙 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 逼岁除。
8、4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注】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已 40 岁的孟浩然在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于好友王维住处所作;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为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之处,后亦用作朝廷的别称;青阳:指春天。诗人在两首诗中都含蓄地表达了对待出仕的态度,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态度是否相同。答: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两首诗虽然都与出仕相关,但态度却不相同。根据注释, 岁暮归南山是 40 岁的孟浩然落第时所作。此诗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首联叙述停止
9、追求仕进,归隐南山;颔联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颈联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尾联阐发愁寂空虚之情。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万念俱灰而又无可奈何的幽思。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干谒诗。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诗人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是希望对方予以引荐。答案:不相同。 岁暮归南山是万念俱灰而又无可奈何。 “休上书” “归敝庐”表明自己对求仕的心灰意冷;“明主弃” “故人疏” “白发” “年老”表明仕途阻断,报国无门,最后抒发自己求仕而不得之后的无可奈何的情感。
10、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的是诗人不甘寂寞,渴望被举荐。 “端居耻圣明”表明他不甘寂寞;“欲济” “观垂钓” “羡鱼情”表明他积极求仕,渴望被举荐。题组二 模拟综合练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5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暮雨中送别诗。首联交代了送别的地点,紧紧扣住了诗题中的“雨” “暮”二字。B首联对仗, “暮钟”对“微雨” ,视听结合,从时空的角度渲染离别时细雨笼罩的凄清沉重。C颈联“深” “远”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氛围,海门不见,浦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课时 作业 17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