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2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2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2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1如图是欧洲某时期的一幅漫画:“夹板”保护下的西欧经济。其表现的主题是( )A西欧的经济极度凋敝B马歇尔计划的援助C美苏冷战笼罩的欧洲D经济危机下的欧洲【答案】B2下面是一幅柏林某个时期的城市状况简图。这幅简图反映出( )A西欧政治上的紧张和对峙B “冷战”造成的民族分裂C美苏争霸发展中的基本态势D局部热战下的国际关系【答案】B【解析】这幅简图反映出美苏两个大国的紧张和对峙,故 A 项错误;美苏的冷战导致德国包括首都柏林的分裂,故 B 项正确;简图与美苏争霸军备竞赛无关,故 C 项错误;简图美苏对抗表现为冷战,而非直接的武装冲突热战,故 D 项错误。31943
2、 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日子 出使莫斯科等;1948 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 红色威胁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2A美苏“冷战”的开始B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C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D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答案】C【解析】1943 年的电影体现不了 1947 年开始的“冷战” ,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电影公司拍电影需要政府的同意,故 B 项错误;有二战后期的“光荣、出使”等体现盟友关系、1948 年“铁幕、威胁”反映冷战对抗,故 C 项正确;电影名称没有反映大众审美的问题,故 D 项错误。4下面是二战结束以来的世界形势变化示意图。对该图理解最全面的是( )
3、A多种因素决定政治局面的变动B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向日益明显C冷战结束后将会出现五极格局D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较为复杂【答案】A5有学者指出,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 ,理所当然,势在必行,但谁也说不好究竟会在哪年哪月实现这一愿景。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B联合国的建立加速一体化进程C世界政治格局仍在不断演进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答案】C36下面是研究者根据二战后的世界发展史所作的简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断完善B世界政治格局决定着经济体系C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政治格局与经济体系相互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中反映了变化,但说不上“完善”
4、,故 A 项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 B 项错误;C 项忽略了材料中的政治格局变化,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两极对抗影响到经济的割裂,而世界经济多极化又影响了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故 D 项正确。7在欧债危机的倒逼下,一方面,欧盟各国签订财政契约 ,成立“欧洲稳定机制” ,还初步建起了银行业联盟;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为赢得选票,又不得不实行“带有民族国家色彩”的政策。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A欧盟国际地位得以提高 B欧洲一体化进程曲折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欧盟政治一体化加强【答案】B【解析】材料中阐述的是欧盟内部的合作和问题,没有涉及欧盟在国际地位上的变化情况,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一方
5、面,欧盟各国签订财政契约 ,成立欧洲稳定机制 ,还 初步建起了银行业联盟”得出欧盟通过加强合作以应对欧债危机,体现了欧洲一体化不断发展,根据材料“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为赢得选票,又不得不实行带有民族国家色彩的政策”得出在推动一体化的同时也注重保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合作的深化,综上可见,欧洲一体化在曲折中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仅仅涉及4欧洲一极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多极化的发展情况,故 C 项错误;材料中银行业联盟是经济方面的一体化,材料并没有涉及政治一体化的发展情况,故 D 项错误。81971 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的增长已使黄金储备不足以抵偿债务的 1/4,美元汇价暴跌。1973
6、 年初美元再度贬值 10%,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1979 年 3 月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垄断银行在国际领域广泛活动。这说明( )A美国失去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B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了多元化C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占据主导地位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答案】B91960 年,石油资源富集的中东地区成立了以保持石油市场稳定与繁荣为宗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协调各国石油政策、控制原油产量和价格、保障石油生产国收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两个组织的先
7、后建立表明 20 世纪后半期( )A经济外交拆除各种围墙藩篱B经济全球化推 动国家间合作C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对应D发达国家主导石油生产消费【答案】B【解析】OPEC 组织和 IEA 组织成立的宗旨不是拆除各种围墙藩篱,仅是对石油的生产与消费进行协调,故 A 项错误;经济全球化要求世界上的所有国家进行经济合作与往来,具体到石油方面,即出现了 OPEC组织与 IEA 组织,来协调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故 B 项正确;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并不是相对应的关系,故 C 项错误;发达国家不能主导全球石油的生产与消费,故 D 项错误。5101948 年 1 月,比、荷、卢等国的关税同盟生效;同年 4 月、英
8、、法等西欧十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经济合作公约。这有助于西欧( )A对抗经济互助委员会 B摆脱美苏冷战的影响C经济进一步走向联合 D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快【答案】C11.(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上图是 20012014 年金砖国家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较图,图中上方线条代表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下方线条代表金砖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据此可知( )A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B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C金砖国家将领跑世界的经济D两极格局下的竞争更加激烈【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金砖国家与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不能说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故 A 项错误;根据图示可知金砖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逐渐与美国接近
9、,说明金砖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冲击了美国的地位,多极化趋势加强,故 B 项正确;从图示可知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 值尚未超过美国,并且材料未 反映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故 C 项错误;两极格局 1991 年就已经结束,故 D 项错误。12美国学者理查德里维斯指出,英国脱欧公投中,选民不顾政府继续留在欧盟的努力,毅然选择了退欧,是因为不再信奉繁荣来自于自由市场和贸易的共识。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6A英国民众不再信任政府的政策B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与挑战C经济全球化使选择的空间增多D英国民主政治转为直接民主【答案】B13.下图是匈牙利 1974 年在某一国际组织成立 25 周年时发行的邮票。
10、其宗旨是在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之间“建立密切的经济联系” 。下列有关该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成立不利于加强世界市场的紧密联系B.它是由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参加的政治经济组织C.利于欧洲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D.其成立是二战后国际力量失衡的重要标志【答案】A【解析】根据时间,此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经济上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市场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市场,故世界市场被人为割裂,不利于世界市场的紧密联系,故 A 项正确;此组织 为经济组织,并非政治经济组织,故 B 项错误;题目中强调的是东欧,并非全欧洲,故 C 项错误;二战后世界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匈牙利发行的 邮票不可能
11、成为国际力量失衡的重要标志,故 D 项错误。14.有人说在日本崛起过程中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现代化历程,一次来自内部自发,一次来自于外部强力。其中,与第二次密切相关的是( )A.列强战舰厉兵秣马逼迫开关 B.中国是列强全球扩张主方向C.美国对日从打压削弱到扶植 D.计划经济体制在欧亚的延伸【答案】C【解析】列强战舰厉兵秣马逼迫开关是日本第一次被迫开始现代化历程,故 A 项错误;中国是列强全7球扩张主方向与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二战后,美国出于抗衡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需要调整对日政策,促使日本再一次崛起,故 C 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与日本崛起无关,故 D 项错误。15.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题是
12、( )A.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B.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C.世界多极政治格局形成 D.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各国国旗,针对美国攻打伊拉克,英法德等国表现出自己不同的立场,体现了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故 A 项正确;欧洲一体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只是一个趋势,至今尚未形成,故 C 项错误;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从来没有成为霸主,故 D 项错误。16.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那种挑战”指( )A.不结盟运动的萌动 B.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C.中国综
13、合国力的提高 D.美苏冷战的正式结束【答案】B17.美国总统奥巴马仍在坚持 1992 年提出的沃尔福威茨理论,即通过武力在全世界保持一种美国领导的单极态势,遏制其他强国的崛起。沃尔福威茨理论提出的背景是( )A.东欧剧变 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世界两极格局崩溃【答案】D818.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美国经历了从二战前的“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到二战后的“美元坚挺,主导出口”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B.美国金融霸主地位的巩固C.美元的国际影响力加强 D.美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材料中体现不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信息,故 A 项
14、错误;美国金融霸主地位是在 1944 年确立的,故 B 项错误;1944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美元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故 C 项正确;材料中主要介绍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与对外贸易无关,故 D 项错误。19. 右图是 20 世纪 70 年代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幅漫画。其表明( )A.经济全球化进程由此搁浅B.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C.美国依然主导着世界经济D.世界经济开始体系化、制度化【答案】C【解析】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二战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 70 年代后伴随着欧共体、日本、不结盟国家的兴起,更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故 A 项错误;20 世纪 70 年代内
15、外交困,使得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受到了削弱,但并未丧失,故 B 项错误;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当今的国际局势依然是“一超多强” ,世界经济依然由美国主导,故 C 项正确;世界经济开始体系化、制度化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完成时,而图片内容说的是 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瓦解,与题意不符,故 D 项错误。20.下图为各类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导致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9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影响 D.石油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答案】C21.日益蔓延的欧债危机导致欧盟和欧元区成员国间的经济差距空前扩大,核心和外围国家的壁垒分明,也造成了核心与
16、外围国家有关刺激和增长的政策博弈。这能看出( )A.欧盟经济实现了真正的一体化 B.大国主导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C.欧洲政治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 D.欧洲一体化中体制性缺陷显现【答案】D【解析】材料“核心和外围国家的壁垒分明,也造成了核心与外围国家有关刺激和增长的政策博弈”可知欧盟经济内部尚未实现真正的一体化,故 A 项错误;大国主导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材料缺乏论据,故 B 项错误;材料重在阐述经济问题与政治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说明欧盟经济设计架构的缺陷因债务危机凸显,故 D 项正确。22.在全球化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
17、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 ”材料表明( )A.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答案】A1023据统计,到 1988 年为止,发达国家工业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水平,已由 20 世纪 40 年代的 54%下降到 4.7%,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也降为 14%左右。这说明( )A国际资本实现了全球自由流通B贸易壁垒制约发展中国家工业化C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重大转移D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可见,各国都放宽了关税政策,
18、削弱了贸易壁垒,说明贸易自由化加强。2420 世纪 50 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意味着( )A美国成为全球世界霸主B欧洲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 20 世纪 50 年代后,西欧各国和中国崛起导致了一种新的世界格局,即多极化趋势出现,故 C 项正确。25有学者认为,以欧盟目前的体制形态来看,无论在组织上,还是在职能配置上,欧盟都显示出一种超越国家的能力倾向。但是,如果我们追溯欧
19、洲一体化的动力来源,就会发现,成员国家的利益驱动才是根本。材料揭示了( )A欧盟建立的根本原因 B欧盟的发展途径C欧盟的组织形式 D欧盟的性质【答案】A【解析】本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动力来源,就会发现,成员国家的利益驱动才是根本” 。可11以得出答案是 A。26某国际组织成立于 20 世纪 90 年代, “它内部成员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很大,是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它有大国的主导,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地位,为它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它的显著特点。 ”该组织是 ( )A上海合作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洲联盟
20、【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成立于 20 世纪 90 年” 、 “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 、 “大国的主导”即可判断选择 C 项。27下图是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漫画,它反映的是( )A国际货币体系开始走向制度化B人民币和欧元结盟对抗美元C新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仍以美元为主导D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要求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答案】D281985 年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这里的“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指( )A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B美苏争夺全球战略资源的问题C制约中国西部开发问题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较量问题【
21、答案】A【解析】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南北差距日益加大,南北合作、和平协作发展成为全球战略问题。所12以本题选 A 项。29事实上,从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发展来看,尚无一个缔约方和成员方因为加入该组织后而引起该国经济的衰退,反而是加快了其经济的发展。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顺应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有益无害B世贸组织成为当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C加入国际经济组织必然有利于经济发展D闭关保守整体上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答案】D301958 年,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后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阿登纳强调:“法国和德国必须进入一个经常对话的时代。 ”此后四年中,阿登纳与戴高乐之间的通信
22、达 40 余次,会晤 15 次,总计进行了 100 多个小时的会谈。这一系列举动( )A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B消除了法德之间的意见分歧C提高了法德两国的国际地位D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趋势【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法德之间交往频繁,有利于消除分歧,促进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故 D 项正确。311945 年,美国国务院呈交总统专用秘密情报说:“自从雅尔塔会议以来,差不多在我国关系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问题,苏联政府都采取了强硬的、毫不妥协的立场。 ”这实质上说明( )A美苏“冷战”已经开始 B美苏国家利益冲突加剧C美苏同盟结束 D苏联比美国强大【答案】B【解析】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外交
23、政策,材料中美苏关系紧张,反映了美苏两国利益的冲突,故 B 项正确。32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出现重大突破,中日、中美分别于 1972 年、1979 年建立了正式13外交关系。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表明( )A日本已经成为政治大国B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日本已经完全摆脱美国控制【答案】C【解析】日本先于美国与中国建交,说明日本政治外交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美国对其控制的减弱,这与日本崛起促进多极化有关。故应选 C。33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解读 热点 难点 突破 专题 12 当今世界 政治 经济 格局 发展趋势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