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11《葡萄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11《葡萄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11《葡萄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葡萄沟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法,说明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出产什么水果,哪种水果最惹人喜爱。第二自然段先讲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再讲到了秋天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最后讲那里的老乡待客热情。第三自然段先讲收下来的葡萄运到阴房,接着讲阴房的样子,再讲葡萄干的制成,最后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的特点。第四自然段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概括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课文
2、有两幅插图和课文的一、二自然段相对应。【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3.会认“沟”等 11 个字,会写“吾”等 12 个字。【过程与方法目标】1.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2.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2.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21.认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一些介绍家乡特产的图片资料;教师准备:生字卡
3、片、多媒体课件、新疆风格的民族音乐。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语:孩子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塞北江南更是风光各异、景色宜人,让无数的游人流连忘返。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到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那里风光秀丽,盛产水果,最有名的就得数葡萄了,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答)对,这就是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请孩子们齐读课题。 (出示课题,师正音)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块富饶的土地,走进美丽的新疆,去看看有名的葡萄沟。 “葡萄沟”这几字都是生字,我们应该怎样记住它们呢?请大家看老师是怎样写的,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看得最仔细,记得最清楚。 (板书课题,并口述生字写法,提醒应注意的地方)2.葡萄简介
4、。葡萄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我国栽培葡萄甚古,品种也多。葡萄多分布于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全世界约六十种,我国约二十五种。葡萄在全世界水果类生产量占四分之一。葡萄是当今世界上人们喜食的第二大果品,在全世界的果品生产中,葡萄的产量及栽培面积一直居于首位。其果实除作为鲜食用外,主要用于酿酒,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罐头等食品。吐鲁番葡萄的种植面积和总产占全国的 20%左右,全疆的 50%左右。由于环境适宜,这里所产葡萄的品质远远超过它的原产地地中海沿岸地区。吐鲁番葡萄品种资源丰富有 600 多个。3.介绍葡萄沟地理位置。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出示生字“沟” ,与形近字“钩”区别认记;2.书写
5、“沟”字。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33.在课文中圈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好多音字。(ho)好地方 (gn)干活 (fn)分开 (dng)钉子(ho)好客 (gn)葡萄干 (fn)水分 (dng)钉着4.指导书写。同偏旁:搭摘同结构:上下结构吾、季、留、杏;左右结构坡、搭、摘、钉、够。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要写成左右并排。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 。5.提问:葡萄沟在哪?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就快打开书自由朗读吧!6.学生自读课文感悟:(1)回答“葡萄沟在哪?” (在新疆吐鲁番)课件地图展示地图,学生一次找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
6、,明确三者关系。生字卡片认记“新疆” 、 “吐鲁番” 、 “葡萄沟” 。(2) “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教师板书:是个好地方。师:想知道葡萄沟究竟是怎样的吗?请同学们小声地自由朗读课文,希望你们能读准字音,并勾划出生字词语,同时标出自然段。读了课文,你们能不能用手势告诉我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生出示手势)究竟对不对呢?我们这样来检查,一、二、三大组的孩子分别读一、二、三自然段,课文剩下部分全班孩子一起读一读。师:真能干!看来孩子们都数正确了。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夸咱们葡萄沟的,是哪句呢?赶快到课文中找找,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它勾划出来。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师:(板书句子)既然是夸葡萄沟,
7、我们应该怎样读呢?再试着读一读。 (生有感情齐读)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请你们细细的读读课文第一段。1.学习第一段。(1)学生读第一段,边读边悟:你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4(2)这里都出产那些水果呢?(课件出示图片“杏子” 、 “香梨” 、 “蜜桃” 、 “沙果” )(3)结合图片认记“蜜” 、 “杏” 。(4)形近字对比识字“蜜” 、 “密” 。“蜜” 、 “密” 书写指导: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边,一撇不能漏掉。(5)葡萄沟既然出产那么多种水果,为什么不叫水果沟?(让学生明白葡萄沟虽然出产多种水果,但是葡萄最让人喜欢。 )(6)
8、怎样读这段才能表达出人们对葡萄沟的喜爱?指导朗读:五月有杏子,七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7)学生互读互评。(8)小结:葡萄沟出产许多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所以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学生说)2.学习第二段。师:让我们去看看秋天这里的葡萄园是什么样的吧!(放录像)(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A.朗读第二段,并讨论;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B.小组读句合议。 “你觉得哪句最美,为什么?”先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再有感情地读读句子。(2)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句。A.指导学生看图,抓住重点词语“一大串一大串” “五光十色”使学生领悟:葡萄沟的葡萄产量高、颜色美。
9、 (板书:多、美)B.讨论:“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进一步体会葡萄的可爱,并感知在读表示颜色的词语时,语调要抑扬顿挫)C.小结:读了这句话老师,眼前浮现出葡萄沟那又大又美的葡萄,难怪人们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3)师范读:“要是你这时候到葡萄沟去,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A.出示维吾尔族老乡的图片,结合认字“维” 、 “吾” 。B.抓住“最甜” 、 “吃个够”指导朗读。 (教师板书:老乡、热情好客)5C.认记“够” ,注意发现与“沟”同音。(4)看图训练口语。图 2 画的就是维吾尔族老乡正在接待远方的来客。你若是图中的老乡,面对客人,你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课文 311 葡萄沟 教学 设计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