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泸州市泸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泸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四川省泸州市泸化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 宗法制B. 禅让制C. 郡县制D. 分封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分析出,天子、诸侯和大夫都是把田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这体现的是分封制,故 D 项正确;宗法制是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与材料不符,故 A 项排除;禅让制是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与题意不符,故 B 项排除;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
2、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也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故C 项排除。2.古代中国存在许多同居共财的家庭,如唐朝张公艺“九世同居” ,宋朝陈兢一家“十三世同居” 。上述现象反映了A. 宗族观念浓厚B. 家国的紧密结合C. 世卿世禄的延续D. 等级秩序森严【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九世同居” 、 “十三世同居”等反映的是家族、宗族观念,即上述现象反映了宗族观念浓厚,故 D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而未涉及“国” ,故 A 项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等级秩序的问题也不涉及世卿世禄的问题,故 BC 项排除。- 2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九世同居” 、
3、 “十三世同居”反映的是宗族观念的影响力深远,所以材料体现了宗族观念浓厚。3.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其中“划时代的突破”是指A. 军功爵制B. 郡县制C. 三公九卿制D. 皇帝制【答案】B【解析】据材料“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取代了周代分封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符合题意,故 B 项正确;军功爵制与分封制没有取代关系,故 A 项错误;三公九卿制,属于加强皇权的制度,与与分封制没有取代关系,故
4、C 项错误;皇帝制度是秦始皇首先采用,也不是取代分封制,故 D 项错误。故选 B。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三省六部体制的运行程序是先由中书省草拟正式意见,然后提交皇帝审批而后交由门下省负责审议,门下省负责审议过后由皇帝发布诏令交由尚书省- 3 -负责执行,尚书省根据事件属性交由下属六部具体执行,所以唐代兴修大型水利工程的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因此正确答案选
5、 C。排除 ABD。5.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九品中正制”相一致的是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 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C. 立嫡以长不以贤 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A 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有关;隋朝时期,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B 项与科举制有关;C 指的是宗法制;D 与汉代的察举制有关。故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名师点睛】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1)选官标准:
6、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6.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 ”材料中的“国初”是指( )A. 西汉初年 B. 唐朝初年 C. 北宋初年 D. 明朝初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结合所学知识宋初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三司使分割了宰
7、相的财权,材料所述为三- 4 -司使,所以选 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司7.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 强化君主专制B. 加强思想控制C. 加强中央集权D. 防止诸侯割据【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可以看出,诸侯王不能改私自出国,这说明汉武帝对地方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防止地方诸侯联合,实力增强,形成割据势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故 C 项正确;君主专制体现的是中央内部的关系,故 A 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思想方面的控制,故 B 项排除;D 项是 C 项的具体表现,排除。
8、【点睛】 “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 “根本目的”是解题的关键信息。8.我国古代中央机构迭经变革,先后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和军机处等。这些变革反映的基本趋势是A. 行政效率提高B. 宰相权力弱化C. 监察机制优化D. 专制皇权加强【答案】D【解析】专制主义主要是指中央政府的决策方式而言,即皇权的强化,主要表现为中央官制的变革,D 正确;行政效率无从体现,A 错误;宰相与明朝被废除,B 错误;C 不对, “监察权力”理解片面;D 不对,材料中也无从体现。- 5 -9.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同外国签订的下列不平等条约,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北京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A. B. C.
9、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 1860 年签订的;是 1842 年签订;是 1901 年签订;是 1895 年签订,因此正确顺序是;所以答案选 B。10.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 ”其“推动”主要体现在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调动知识运动知识能力。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是中共二大,故错误;五四运动传播了思想,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故正确;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
10、史舞台,显示了工人阶级伟大力量,故正确;国民党此时还没有诞生,故错误;本题选择 B 项正确。- 6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影响11.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准资产阶级革命” ,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这一观点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A. 客观上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B. 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 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时期D. 最早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是因为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太平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泸州市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