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重难点“精讲” 】一、百家争鸣归纳记忆一个时代特征: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两大历史趋势: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三种治国思想:儒家推崇“人治” ,实行“仁政” ,是一种民本思想;法家主张“法治”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顺应时势和民心。四个思想派别: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二、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和“争鸣”“百家争鸣”中“百家”意指其多,在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争鸣”意指各学派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墨、儒、道、法诸子百家的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
2、开放的特点。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三、诸子百家思想(含儒家思想)表解: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 ”;主张“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孟子 提倡“仁政”学说,提出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儒家荀子强调“天行有常”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墨家 墨子 提出“兼爱” “非攻” “尚贤”等思想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道家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法家 韩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步 精品 课堂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01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形成 提升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8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