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doc
《辽宁省营口市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营口市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 6 月考高二语文试卷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中国的官印为何由方变圆?在 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圆形官印出现之前,方形印章是不二之选。但是,方形印章在当代中国却有了不同命运,仅存的硕果是人民币背面的“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新版纸币上只保留了“行长之章”)而圆形公章已通行于世。中国最早的印章出现于春秋时期,当时文字写在竹简上,印章主要是用来
2、钤印封泥,起到保密作用。周礼地官司市有“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的记录,当时公私印章都可以称为“玺”。秦始皇规定玺为天子专用,臣民印章只能称为“印”。中国印章图案最初完全由文字组成,字形的形体美对印章布局之美起决定作用,最常见的是篆书,宋元以后隶书、楷书和各种宋体书也开始出现在印章中。由于汉字本身结构,无论采用何种文字入印,汉字整体形状都呈方块状,为体现对称之美,从秦代到明清,皇帝、王侯、官署的正式印章都是方形的。大明会典和大清会典都对印章的规格和尺寸做了规定。皇帝、皇后、太后、太子、亲王的玺印称为“宝”或“玺”,用玉和金制作,印钮为龙或龟。正一品至九品官员的印章用银或铜铸造,印的边长从三寸四
3、分到一寸九分、厚度从一寸到二分二厘不等。文官的印钮均为直钮,只有御史的印钮上面有穿孔,而总督、将军等高级武官的印钮为虎钮。古代玺印中青玉地位高于白玉。明初六玺中,等级高的天子之宝、信宝、行宝是青玉制,次一级的皇帝之宝、信宝、行宝是白玉制。金玺再低一级,主要是皇后、太后、太子用。这些宝玺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比如祭天时用“皇帝奉天之宝”,颁发诏书用“皇帝之宝”,祭享百神用“天子之宝”,调兵征伐用“皇帝信宝”,调发番兵用“天子信宝”,册赏赐劳用“皇帝行宝”,册封藩邦用“天子行宝”等。- 2 -大明会典中记栽的明朝传国宝玺有二十四方。清朝的传国玺在乾隆时期最终完备,大体上仿照明朝,但增加了一颗“大清嗣
4、天子宝”,变为二十五方宝玺。此外,乾隆帝传位嘉庆后,又用青玉制作了一方“太上皇帝之宝”,但这方宝玺只使用了一代。1912 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制作了五方印玺。1927 年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后,着手制作五方新国玺,其设计尺寸均大于袁世凯时期的旧玺。1949 年以前中国普遍使用方形公章,例外情况:一是圆形的邮政印章(邮戳),一是中国海关日戳。目前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印应当可以算作中国最早的圆形官印。它与传统中国印章最大的区别是将图徽符号加入印章,打破了以往中国印章只有文字而无图徽符号的结构,为追求对称以及必须将镰刀锤子图案置于中央,只能选择圆形。实际上在 5
5、0 年代前半期,新政权各级机关和地方政府所使用的印章都是方印,但是到1955 年之后统一改成了圆形公章。其中等级最高的是国印,直径七厘米,中央为国徽,国徽外刊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字,使用时由国务院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钤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春秋时期,为保证写在竹简上往来信件的保密性而使用封泥,“钤印”应运而生。B.“玺”为天子专用,臣民印章称为“印”,明淸时期皇后、亲王的印章也可称为“玺”。C.我国从清代到明清的正式印章都采用方形,主要由印章上汉字字形的形体美、印章布局之美决定。D.明清前各朝代对印章的规格、尺寸、材质都有明确规定。明清时代的规定更
6、具体严格。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以官印的形状为主要内容、以历史沿革为主线呈现了中国官印的演变与发展。B.文章以我国官印“由方变圆”的演变为论题,阐述了不同的形状所代表的不同意义。C.在论述过程中使用很多具体可考的实例,增强了材料的权威性和观点的说服力。D.对于官印形状,文章先综述观点,接着介绍印章起源,最后分析“由方变圆”的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如果要根据一方文物印章推断其使用者,其材质、尺寸、印钮等细处特征均是重要参照。B.明初,宝玺需要做出之宝、信宝、行宝等三种类型以供使用,这是因为不同的玺用途不同。C.我国第一
7、枚圆形官印将图徽加入印章,为追求对称及必须将图案罝于中央,只能选择圆形。D.1955 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印也改成了圆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才有资格使用。- 3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不忍的句号迟子健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春光注定是参差不齐的。三月,我离开故乡时,它还是一世界的白雪,可是到了广东,花间已是落英缤纷了。一个似晴非晴的日子,我来到了南海丹灶镇的苏村,拜谒康有为故居。一入苏村,看到的是一幅安恬的乡村生活图景:青砖的民居旁蜷着打盹的狗,荷花在水塘里静悄悄地开。挎着菜篮的妇女缓缓地通过石桥,耕牛在树下休憩,这一切,似乎都与我
8、心目中康有为出生地的情景大相径庭,它是那么的和风细雨、欣欣向荣,没有丝毫的荒凉之气、沧桑之气。青少年时代生活在这里的康有为,其心中日益积聚的政治“风暴”,缘何而来?我对康有为的了解,基本上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定义”,至于他个人的内心经历,不甚了了。看过康有为故居,我很想走近他,了解他。康有为发蒙读书时,萦绕耳际的除了诵读“四书五经”的声音,还有异乡战事中兵戈相击的声音。这一“士”风与另一“仕”风的交汇,影响了康有为的人生,他日后心中积累的政治风暴,与这两股风的吹拂有关。当时的中国,内忧外困,他痛恨朝野的“不作为”和软弱,痛恨洋人蚕食祖国的疆土。这不安和愤懑压迫着他,难以解脱。康有为似乎迷途了,
9、他一度遁入风景秀丽的西樵山。康有为在西樵山静坐,其实是想把自己幻化为一支可以烛照人生的蜡烛,这样他面对沉重的黑暗时,内心会有勇气。康有为走出西樵山时,开始了更广博的读书,他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文学方面,而是扩展到自然科学上。同时,他还对西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西学的科学民主与人道精神的渗透,与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的滋养,使康有为视野开阔起来,他恍然觉得“道”已在心中。1888 年,康有为离开故乡,向着京师北行,开始了他维新变法的旅程。然而,康有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康有为活了七十岁,但他的生命,在戊戌年他四十一岁时,已然终结。尽管其后他在印度撰写了大同书,但他身上的勇气和锐气,在戊戌年后,已
10、不复存在。康有为曾请人在一枚印章上刻下了这样的文字:“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可惜这些“眼界”并没有让他变得开阔和深刻,他在归来后反对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支持和参与的是张勋复辟。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年,他还赴天津,为溥- 4 -仪祝寿。但康有为还是了不起的,“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使他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成为个性解放的先驱。读过关于他的一些文字,我在四月份来到青岛。广东的春天过去了,但青岛的春天正在高潮,桃花点点红,樱花簇簇白。我去了康有为在福山路最后的寓所,门厅里摆放着一幅徐悲鸿先生画的康有为的肖像,他白发苍苍,目光温和,但这温和
11、中却掩饰不住茫然。他嘴角微蹙,似在咀嚼着荣辱和苍凉。他坐在那里,坐在四月的微风中,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我想,以他不羁的性情,他并不喜欢坐在画框中。在他心中,那也是一种“牢”吧。康有为的墓地,在浮山脚下,朝向大海。拜谒他墓地的那天,是个晴好的日子。本该是万木葱茏的时节,可墓地却衰草凄凄。他的墓是圆形的,青白色。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句号。康有为就躺在这个句号中。康有为五十六岁时,曾创办了不忍杂志。我想他一生最不忍的,大概就是这个句号。在广东南海的苏村,我看到的是康有为的起点,而在青岛,我看到的却是他的终点。他的起点到终点,曲曲折折,波澜壮阔。康有为离开这个世界,整整八十年了。他墓地面前的大海,已不是一
12、览无余的海了。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海景高层住宅,正逐渐地分割着他视野中的海。大海破碎了。不过康有为见过的海多了,见过的破碎的山河也多了,他不会介意的。更何况,不管大海怎样被遮挡住,那海水在风暴来临时的惊涛拍岸之声,他仍能深切地感受到。康有为最爱的,不正是这样的声音吗? (摘编自迟子建云烟过客)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作者善用环境描写来推动叙述,开头刻画苏村安恬的乡村生活图景,为下文详写康有为发动政治“风暴”的过程作铺垫。B西樵山静坐让迷途的康有为获得了内心直面现实的勇气,使他的视野开阔起来,为他日后的“百日维新”作了思想上的沉淀。C文章行文自由,不受时空
13、限制,但情感相对集中,作者的“寻找”康有为之旅,主要表达了对康有为的崇敬之情。D作者在文章结尾提到近年来兴起的海景高层住宅,不仅表达了康有为被人遗忘的遗憾,更是批判现代工业文明对历史的侵蚀。5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不忍的句号”?(5 分)6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作者却认为康有为在四十一岁时,生命已经终结,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 分)- 5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材料一: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毒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
14、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医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医药服务发展迅猛。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销售收入由 2011 年的 331872 亿元增长至 2015 年的 622392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02%。 (摘编自 2017 年
15、1 月 16 日中国报告网)附图: 材料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销售额已超 200 亿美元,而作为中药起源地的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2012 年在中药出口品种中,中药提取物- 6 -出口额仅为 113 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 485%。中药材和饮片的出口额为 7 亿美元,仅占出口额的 33%。 (摘自 2013 年 11 月 20 日中国经济网)材料三: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据统计,我国已有 900 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中医
16、无国界,技术有归属。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 (摘自 2016 年 8 月 19 日人民日报)材料四:2017 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 2011 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中医药目前已遍及 183 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
17、立的中医药中心已有 10 个。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数据不包括中国)中医药团体有 1200 多个,目前受过专业培训的中医针灸师有 50 多万名。 (摘自 2017 年 2 月 15 日人民日报)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表明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加、健康观念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学院凭借自身特点和优势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医药服务业发展迅猛。B材料一显示,由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构成的我国中药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是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C材料三表明中药秘方大量流失,专利被抢先申请,商标遭抢注,国际话语权丢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D材料四
18、指出了中药治疗甲流的成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表和针灸铜人在世卫总部亮相的意义,这两件事标志着走出国门的中医倍受世界推崇。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比较合理的两项是(5 分)A材料一用图表直接呈现近年来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和增长率变化情况,反映我国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让读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7 -B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都引用了精确数据,客观反映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喜和忧,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也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C材料四中,同一病症,西医视为“不治之症”,中医却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彰显了中医的优势,点明了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的原因。D材料三中,以“摇钱树”“肥肉”比喻那些流失
19、海外的中药秘方、被外国抢先申请的专利和抢注的商标,形象而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愤懑。E材料一中和材料四陈述新闻事实的先后顺序是一样的,都从客观角度报道了时效性较强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延伸,拓展了报道的广度。9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建议?请简要分析。(4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而有礼。当季安之世,为衙内兵马使。季安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弘正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
20、摭其过害之。弘正假以风痹请告,灸灼满身,季安谓其无能为。及季安病笃,其子怀谏幼呆,乃召弘正署其旧职。弘正乐闻前代忠孝立功之事,视事之隙,与宾佐讲论古今言行可否。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宾僚参佐,请之于朝。颇好儒书,尤能史书,左传、国史,知其大略。自弘正归国,幽、恒、郓、蔡有齿寒之惧,屡遣客间说,多方诱阻,而弘正终始不移其操。元和十年,朝廷用兵讨吴元济,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进讨,屡战有功。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十五年十月,镇州王承宗卒,穆宗以弘正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弘正以新与镇人战伐,有父兄之怨,乃
21、以魏兵二千为卫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镇州,时赐镇州三军赏钱一百万贯,不时至,军众喧腾以为言。弘正亲自抚喻,人情稍安。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请,凡四上表不报。明年七月,归卒于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弘正并家属等并遇害。穆宗闻之震悼,册赠太尉,赗赙加等。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兄弟子侄在两都者数十人,竞为崇饰,日费约二十万,魏、镇州之财,皆辇属于道。 (选自旧唐书田弘正传)- 8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B魏州自承嗣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营口市 开发区 第一 高级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语文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