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四)(实验班).doc
《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四)(实验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四)(实验班).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寒假作业(四)一、选择题1关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表述错误的是( ) A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C无产阶级领导的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2近代中国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件,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五四运动 黄海海战 国民大革命A. B. C. D.3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新的通商口岸
2、对其开放 B军队可进入华北地区C在华开设工厂 D获得军费赔偿 4某同学制作抗战前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的网页,设置了“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三个栏目。如果要补充一个同类栏目,最恰当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C淞沪会战 D滇缅战役5下列不平等条约组合中,搭配有误的是( )A.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条约B.割香港岛给英国南京条约C.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北京条约D.允许投资设厂马关条约6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
3、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7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2进行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焚毁下图建筑物的侵略者是( )A.日
4、本军队 B.俄国军队 C.美国军队 D.英法联军9从 1948 年 9 月至 1949 年 1 月,中 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三大战役中发生在华北地区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10马克思在 1857 年的波斯与中国中写道:“简单地说,我们不要像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 ”在这段话里,马克思( )A、赞扬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任略的斗争精神B、斥责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C、肯定了英国报纸对“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的斥责D、认为英国侵略军具有骑士风度11 “从晋西高山到东海
5、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第一阶段(8 月 20 日至 9 月 10 日)是对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华北交通要道的破袭;第二阶段(9 月 22日至 10 月上旬) ,延安地区、山东地区、安徽地区的八路军也投入作战,任务是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扩大战果;第三阶段(10 月 6 日至翌年 1 月 24 日) ,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 ”材料描述的是(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徐州会战1219 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相继发动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意图都是要( )公开抢掠中国财富 强迫中国开放口岸 强迫中国降低关税 划分在华势力范围A B
6、C D13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成果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14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此可以火烧圆明园3“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5下图所示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B加速并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C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D使中国的政治中心被迫由北往南移161940 年 9 月 4 日蒋介石发出一
7、则通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此电文嘉奖的应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17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 )不畏强暴的精神 团结一心的精神 敢于造反的精神 抵御外侮的精神A. B. C. D. 18(2014广州调研)某回忆录记载:“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 ”上述现象发
8、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19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 。这支军队是()A八路军 B新四军 C国民革命军 D抗日联军20下图是 1948 年 5 月在一次“漫画月展”上展出的名为支持得住吗?的漫画。对此最为准确的理解是( )A反映了在抗日战争后期日本侵略者节节败退的事实B反映了内战爆发后,解放军难以抵挡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七七事变4C反映了国民党军队主力被基本消灭后,南京政府难以支持D揭示出国民党军队难以支持的局面,预示解放战争必胜定局二、材料题21阅读下列全球通史中的相关材
9、料:材料一 1500 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 1500 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能率先从事海外扩张,仅仅是因为它们幸运地兼备有利的地理位置、航海技术和宗教动力。但是,这一扩张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力作后盾,这就说明了伊比利亚国家为什么不能有效地利用它们的新帝国。它们缺乏从事帝国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以及能向西属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工业。诚然,有数十年西班牙的工业由于海外制造品市场的突然发展而受到促进,然而,约 156O年前后,工业的发展停止了,随即开
10、始了长期的衰落。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39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858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屈尊的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 年前后)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得以扩张及其在 16 世纪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对列强侵略的态度,并予以简要评析。522 “中国梦” ,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
11、现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代“百年坎坷寻梦”材料一 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孙中山文集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
12、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现代“梦想照进现实”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1979 年 12 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 “小康战略” 。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1987 年,中共十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安平县 安平 中学 历史 寒假 作业 实验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