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八)(实验班).doc
《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八)(实验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八)(实验班).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寒假作业(八)一、选择题1.在香港回归祖国 10 周年的日子里, 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保障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回归后的香港“股照常炒,马照常跑,舞照常跳” 。这一现象最能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 )A.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B.享有行政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
2、权C.保持原有的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不变 D.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3.1954 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4. “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中国政府首次阐明这一政策的文件是( )A.告台湾同胞书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
3、方针政策C.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5.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国多领域“拨乱反正” 。以下属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是A.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B.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D.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1997 年 6 月 30 日午夜至 7 月 1 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B.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 D.推动中国
4、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7. “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一国两制”理解正确的是A.是为了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 B.是对原有社会主义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C.港澳台实行完全一致的政策 D.和平统一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方式28.新时期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采取的举措有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84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A. B. C. D.9.今年 1 月 21 日,美国第 57 任总统奥
5、巴马在宣誓就职仪式上宣读宪法相关内容;3 月 17日,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在履新讲话中都说到要忠实于宪法,忠诚于祖国与人民。这说明A.中美交往密切,相互影响 B.两国行政权力都受宪法制约C.民主和法治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 D.相同政体下治国理念的趋同性10.1986 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 “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 ,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 。这种选举办法完善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2016 年
6、 12 月 20 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2017 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 20 个。这表明A.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一国两制” B.国际社会促进两岸和解C.“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 D.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12.学者汪晖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 。这材料中的“它”是指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13.1987 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传单 3
7、0 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一潮流促成了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14.1959 年 9 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 ,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 1945 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3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C.台湾当局坚持
8、“一个中国”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15.2011 年 6 月 28 日上午,我国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正式启动,来自首批试点城市北京、上海和厦门的 290 名游客,分别搭乘 10 架航班和 1 艘游轮前往台湾。个人游的启动()有利于台湾旅游业的发展 进一步发展了两岸关系增进了台湾人民对“一国两制”的认同 再次证明两岸人民血浓于水A. B. C. D.16.1979 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邓小平这一提法是对下列哪一文件的阐述和发展A.中美联合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C.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D
9、.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17.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邓小平这一讲话意义在于A.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B.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正式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D.表明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18.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C.发
10、生在 20 世纪 50 年代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19.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这是哪次会议的开幕词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20.2015 年 11 月 7 日参考消息网报道:习近平和马英九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历史性会晤,这是 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晤,习近平和马英九的握手时间持续超过一分钟,历史将这一时刻称之为“习马会” 。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出现是基于
11、双方都A.拥护“一国两制”方针 B.反对外国干涉势力C.认同“一个中国”原则 D.坚持两岸和平统一二、材料题42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三湖北省荆州市桃花山镇九佛岗村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在当时它有何重要作用?(2)1954 年宪法中的
12、上述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规定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2)上图所示的基层民主形式有何特点?保障这一民主形式实施的是哪部法律?(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522.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 ,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美莫里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安平县 安平 中学 历史 寒假 作业 实验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