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五电化学问题研究专题测试(五)苏教版选修6.doc
《2018_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五电化学问题研究专题测试(五)苏教版选修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五电化学问题研究专题测试(五)苏教版选修6.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五 电化学问题研究专题测试(五)(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第五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材料为钢芯镀镍,依据你所掌握的电镀原理,你认为硬币制作时,钢芯应该做( )A正极 B负极C阳极 D阴极解析 钢芯属于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答案 D2相同材质的铁在下列情形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 )解析 A、B、D 均形成原电池使 Fe腐蚀,而 C中铁被均匀的铜镀层保护。答案 C3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
2、棒变细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解析 碳棒是惰性电极,因此不会被消耗,A 错。选 B中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部分热能,B 错。选项 D中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而非二氧化硅。答案 C24在盛有稀 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的 SO 离子浓度逐渐增大24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 O2逸出D铜片上有 H2逸出解析 题给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负极反应:Zn2e =Zn2 ,正极反应:2H 2e =H2,电子由负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为形成闭合回
3、路,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迁移,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因此可知只有选项 D正确。答案 D5某小组进行电化学研究,甲同学设计如下图的装置图,乙同学利用甲的装置桌面其他的药品与材料,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使甲同学的正极变为负极B设计一个新的原电池C在碳电极上镀锌D使锌电极受到保护解析 A 项,将铜与石墨相连,以 AgNO3溶液作电解质,铜为负极,正确;B 项,铝铜AgNO 3溶液、铝铜Cu(NO 3)2溶液等均可以组成新的原电池,正确;C 项,镀锌是电解池,错误;D 项,锌与铝相连,锌作正极,受到保护,正确。答案 C6(2016北京理综,12)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实验一 实验二装置现象a、d
4、处试纸变蓝;b 处变红,局部褪色;c 处无明显变化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Aa、d 处:2H 2O2e =H22OH Bb 处:2Cl 2e =Cl2Cc 处发生了反应:Fe2e =Fe2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 m处能析出铜解析 A 项,a、d 处试纸变蓝,说明溶液显碱性,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氢氧根离子剩余造成的,正确;B 项,b 处变红,局部褪色,说明是溶液中的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同时与 H2O反应生成 HClO和 H ,Cl e H 2O=HClOH ,错误;C 项,c处为阳极,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正确;
5、D 项,实验一中 ac形成电解池,bd 形成电解池,所以实验二中形成 3个电解池,n(右面)有气泡生成,为阴极产生氢气,n的另一面(左面)为阳极产生 Cu2 ,Cu 2 在 m的右面得电子析出铜,正确。答案 B7把 a、b、c、d 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 a、b 相连时,a为负极;c、d 相连时,电流由 d到 c;a、c 相连时,c 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 相连时,b 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Aabcd BacdbCcabd Dbdca解析 根据原电池原理,作为负极的活动性比正极金属的活动性强。电子流动方向是负极流向正极,电流
6、方向与电子流动的方向相反,溶液中的 H 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 H2,因此可依次作出如下判断:活动性 ab,cd,ac,db,综合得到结论:金属活动性:acdb,所以 B正确。答案 B8.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 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保持平衡4C铁圈向下倾斜D银圈向下倾斜解析 铁圈和银圈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相互连接组成闭合回路,放入 CuSO4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活泼金属铁作负极失电子生成 Fe2 进入溶液中,质量减轻:Fe2e =Fe2 ,电子传给了银圈,溶液中的 C
7、u2 在银圈上得电子生成铜单质而增重:Cu2 2e =Cu,所以铁圈向上倾斜,银圈向下倾斜。答案 D9(2016课标全国,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 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 Na 和 SO 可24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 SO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 pH增大24B该法在处理含 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 NaOH和 H2SO4产品C负极反应为 2H2O4e =O24H ,负极区溶液 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 1 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
8、0.5 mol的 O2生成解析 电解池中阴离子向正极移动,阳离子向负极移动,即 SO 离子向正极区移动,24Na 向负极区移动,正极区水电离的 OH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H 留在正极区,该极得到 H2SO4产品,溶液 pH减小,负极区水电离的 H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OH 留在负极区,该极得到 NaOH产品,溶液 pH增大,故 A、C 项错误,B 正确;该电解池相当于电解水,根据电解水的方程式可计算出当电路中通过 1 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25 mol的 O2生成,错误。答案 B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钢铁表面发生吸氧腐蚀时,钢铁表面水膜的 pH增大B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
9、溶解的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的铜的质量少C在镀件上电镀锌,可以用锌作阳极,也可以用惰性电极材料作阳极5D工作时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是发生失电子过程解析 钢铁的吸氧腐蚀,负极(Fe):2Fe4e =2Fe2 ,正极(C):2H2OO 24e =4OH ,pH 增大;精炼铜时,转移电子数相同,阳极失电子的有Cu、Zn、Fe,阴极得电子的只有 Cu,故阳极溶解的 Cu少于阴极析出的 Cu;电镀时常用镀层金属作阳极,或当电镀液含有锌离子时用惰性电极材料作阳极也可以;D 错误。答案 D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铬和铁的活泼性,设计如图所示装置,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若铬比铁活泼,则电子经外电
10、路由铁电极流向铬电极B若铬比铁活泼,则铁电极反应式为 2H 2e =H2C若铁比铬活泼,则溶液中 H 向铁电极迁移D若铁电极附近溶液 pH增大,则铁比铬活泼解析 若铬比铁活泼,则铬为负极,铁为正极,电子由负极(铬)流向正极(铁),正极反应为 2H 2e =H2,A 项错误,B 项正确;C 项,若铁比铬活泼,则铁为负极,铬为正极,溶液中的 H 在正极(铬)得电子,H 向铬电极迁移,错误;D 项,铁电极附近 pH增大,说明 H 得电子生成 H2,铁电极为正极,铬为负极,错误。答案 B12如图装置中,U 形管内为红墨水,a、b 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
11、述错误的是(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 =Fe26Da 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 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解析 粗看装置虽感到陌生,但仔细分析得知该实验是吸氧腐蚀与析氢腐蚀的简单综合。a试管内盛装食盐水,溶液呈中性,发生的是吸氧腐蚀,负极反应式为Fe2e =Fe2 ,正极反应式为 O22H 2O4e =4OH ,显然 a装置内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压强减小。b 试管内盛装氯化铵,溶液呈酸性,发生的析氢腐蚀,负极反应式为 Fe2e =Fe2 ,正极反应式为 2H 2e =H2,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压强增大。综上分析选项 B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化学 专题 电化学 问题 研究 测试 苏教版 选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