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滑轮的认知讲义(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滑轮的认知讲义(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滑轮的认知讲义(新版)新人教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53滑轮的认知滑轮的认知漫画释义知识互联网4 滑轮的认知滑轮的认知模块一 滑轮的认知知识导航起重设备上的滑轮组残奥会上运动员将自己及轮椅一起拉起!55特征: 1. 轮的边缘有槽;2. 轮可以转动, 轴固定不动;3. 利用绳索拉起重物;4. 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定滑轮 受力分析:1. 同一条绳索上任意一点受力大小是相同的;2. 由于绳子能任意弯曲, 所以力方向可以改变;3. 我们把动力作用在绳子上的一端叫做自由端, 实验表明, 在匀速或静止状态下, 动力和阻力的大小是相同的.特征: 1. 绳子的一端被固定, 滑轮是沿固定的绳子滚动, 所以滑轮与固定绳端的接触点是支点;2. 滑轮不仅转动, 而且还随
2、着绳子一起上下移动; 3. 动力与克服阻力的方向一致, 所以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4. 由于阻力 F2随滑轮一起移动, 所以滑轮受到的重力也是阻力的一部分.动滑轮受力分析:1. 重物(阻力)是作用在滑轮轴上的; 所以阻力的力臂是轮半径 R; 2. 动力作用在滑轮的绳子自由端, 动力的力臂为 2R; 根据杠杆原理, 不计滑轮的重力时, 使用动滑轮最多省一半力.定滑轮的杠杆原理等臂杠杆: 12F, 即: FG人=sh; v绳 物其中: s 为绳子端的移动距离, h 为物体移动距离.动滑轮的杠杆原理省力杠杆: 12F,即: G人=sh; v绳 物其中: s 为绳子端的移动距离, h 为物体移动距
3、离.反拉滑轮模型受力分析: 12FG人费力省距离: s; =2v人 物其中: s 为绳子端的移动距离, h 为物体移动距离.水平滑轮问题 1Ff物 ; s物; Fv物 21Ff物 ; s物 ; 2Fv物 32f物 ; 1Fs物 ; 12Fv物夯实基础教师引例: 升国旗时, 人站在地面拉动绳子, 能够让国旗升到旗杆的顶端, 旗杆顶端用到的简单机械是 .【答案】 定滑轮57【例 1】 如图所示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 他按如图所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 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分析: (1) 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 可知: 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 (2)
4、 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可知: 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3) 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 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可知: 使用动滑轮 ; (4) 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则应选择; 【答案】 (1)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 能省力 (3) 费距离(移动更多距离) (4)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例 2】 如图所示, 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 G 时, 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 F1、 F2、 F3, 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 )A. F1最大 B. F2最大 C. F3最大 D. 一样大【答案】 D【例 3】 采用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将同一物体
5、提升同样的高度. 已知物体所受重力为 20N, 每个滑轮重力均为 5N, 物体在 10s 内被提升的高度均为 2m. 不计绳重和摩擦:钩码重G/N钩码升高高度 h/m测力计示数 F/N测力计移动距离 S/m甲 0.98 0.2 0.98 0.2乙 0.98 0.2 1.02 0.2丙 0.98 0.2 0.55 0.4(1) 人在绳子端所用力分别为 F1和 F2, 则 F1= N, F2= N; (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 s1和 s2, 则 s1= m, s2= m; (3)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分别为 v1和 v2, 则 v1= m/s, v2= m/s. 【答案】 (1) 20;
6、 12.5 (2) 2; 4 (3) 0.2; 0.4 【例 4】 如图所示,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 G, 系着它的一根轻绳竖直绕过转轴光滑的滑轮, 绳子的另一端受的拉力为 F,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 N. 下面关于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FG B. N C. D. F【答案】 D【例 5】 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 米袋总重为 800N, 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 500N, 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 ) A. 500N B. 250N C. 300N D. 800N【答案】 C能力提升59【例 6】 小李的质量为 50 千克, 可以举起 80 千克的杠铃;
7、 小胖的质量为 70 千克, 可以举起 60 千克的杠铃. 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 双方竭尽全力, 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 比赛结果应是 ( )A. 小李把小胖拉起 B. 小胖把小李拉起C. 两个都拉不起 D. 两个都拉起【答案】 B【例 7】 如图所示, 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20N, 用力 F将滑轮匀速提升, 重物随滑轮一起匀速上升(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 当重物上升 1m时, 关于滑轮上升的高度 h和拉力 F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0N, 1mhB. 40, 2hC. 4, .5D. 1F, 【答案】 C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若上题中计滑轮重力, 比如滑轮重
8、力为 5N, 那么拉力 F大小应为 N, 物体上升 1m , 拉力 F 上升 m.【答案】 45; 0.5【例 8】 如图所示, 用力 F将滑轮匀速提升, 重物随滑轮一起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 已知滑轮自重为 10N, =50NF, 则重物的重力为 N.【答案】 20【例 9】 如图所示, 用动滑轮拉着一个物块在水平方向运动. 已知物体重力为 120N, 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为 50N, 物块恰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0s 内物体向左移动了 0.9m, 则力 F 大小为 N; 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 m/s.(忽略滑轮摩擦以及动滑轮和绳重)【答案】 25; 0.06【例
9、 10】 如图所示, 用动滑轮拉着一个物块在水平方向运动. 已知物体重力为 30N, 当拉力F 为 10N 时, 物块恰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当 F 增大到 14N 时, 物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N .(忽略滑轮摩擦以及动滑轮和绳重)【答案】 20 8模块二 滑轮组及其受力分析知识导航滑轮组特点: 1. 由几个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2. 既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又可以省力.受力分析: (将重物与动滑轮看做一个整体) 1FGn拉 物 轮( ); Fsn物 ; Fvn物其中 n 为承重绳子的段数.整体法解基本滑轮模型FG人支 拉 G人支 拉61夯实
10、基础【例 11】 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 物重都是 G, 不计滑轮和绳重及摩擦 , 使物体匀速上升, 拉力 F 最小的是 ( )A B C D【答案】 B【例 12】 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 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 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 可以绕成两段绳和三段绳承担拉力, 其中三段绳为最省力. 根据“奇拴动, 偶拴定”的原则, 绳的固定端接在动滑轮的钩子上. 【例 13】 一个同学站在地面上, 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 已知物重 10N, 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 40N的拉力. 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 【答案
11、】 略. 【解析】 先判断 102.5()4NGnF 段 . 用“进一法”取 3n. 根据“奇拴动, 一动配一定, 变向加一定”原则, 绳子应固定在动滑轮的钩上, 由内向外绕.【例 14】 如 图 所 示 为 一 种 手 摇 升 降 晾 衣 架 示 意 图 , 它 由 4 个 定 滑 轮 和 两 个 动 滑 轮 组 成 , 绳 子 的 尾 端 绕 在 一 个 固 定在墙壁的旋轮上, 旋转摇柄可以使晾衣架升降 . 假设在升降过程中衣架横梁保持水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假设衣服和晾衣架(含动滑轮)等的总重是 50N, 则静止时绳子拉力是 N; (各种摩擦力忽略不计)(2)要使衣架横梁上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年级 物理 下册 第十二 滑轮 认知 讲义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