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2019010301120.doc
《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20190103011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2019010301120.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辉县市一中 20182019 学年上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二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40 每题 1 分,41-5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正常人的血浆 pH 为 735745,这与 CO32-、PO 43-等离子有关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液等维持细胞内液,外液渗透压的分别是 K+、Na +有 3 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A B C D 2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结构和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
2、同B 长期营养不良会使 C 液减小C 正常情况下 C 液中 CO2 浓度高于 A 液D 丙 酮 酸 氧 化 分 解 产 生 二 氧 化 碳 和 水 的 过 程 发 生 在 C 液 中3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1、2、3、4、5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d 是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电刺激 a 处,肌肉收缩,反射能够完成B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C 电 刺 激 b 处 , 神 经 纤 维 上 的 电 流 计 会 偏 转 两 次 且 方 向 相 反D “神经肌肉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4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
3、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5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激素分泌过多B缺碘时激素和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图中共有 3 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6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由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下丘脑神
4、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摄水量增加 减少尿的排出A B - 2 -C和 D和7假设人在 20 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 a1,散热速率为 b1,进入 0 环境 20 min 后的产热速率为 a2,散热速率为 b2。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a1b1,a2b2 Ba1b1,a2b2 DA、B 两项均对8运动对某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的血糖浓度的影响如图,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的是A胰岛 B 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B细胞无法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C进食但不运动后,血糖浓度较低,说明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D进食且运动后,血糖浓度更低,说明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9下列有关人
5、体内激素、神经递质、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三者都能在组织液中找到 B 三者都能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C 三者都是机体受外界刺激后才产生的 D 三者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108 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可能会导致他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 体温调节受到影响血糖调节受到影响 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 言语活动功能出现障碍A B C D11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毒素的过程,对于细胞 1、2、3、4、5 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化成熟的场所相同 B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接受抗原刺激后都能增殖分化 D 都含有合成物质 a 的基因- 3 -12
6、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进行应答的部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细胞,1、2、3、4、5、6 表示免疫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 中 甲 细 胞 为 T 细 胞 , 丁 细 胞 为 记 忆 细 胞B 丙细胞内发生了转录和翻译过程C 经 6 过 程 后 , 丙 细 胞 产 生 的 抗 体 多 、 速 度 快D当人体感染 HIV 后,图中所表示的免疫过程会全部消失13 淋 巴 细 胞 是 机 体 免 疫 应 答 功 能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当 淋 巴 细胞的 数 量 及 功 能 发 生 异 常 改 变 时 , 机 体 会 产 生 一 系 列 的 病 理 变化 及 免 疫 功
7、 能 失 调 , 导 致 疾 病 的 发 生 。 下 列 叙 述 正 确 的 是A HIV 通过 B 淋巴细胞膜表面蛋白识别,进而主要攻击 B 淋巴细胞B 胸腺发育不良会影响 T 淋巴细胞的数量,导致体液免疫能力下降C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过敏原引起的淋巴细胞数量异常增加而造成的自身免疫病D 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体内浆细胞数量主要因 B 细胞的增殖而增多1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赤 霉 素 能 促 进 种 子 萌 发 和 果 实 发 育B 植 物 顶 端 优 势 现 象 的 形 成 是 自 然 选 择 的 结 果C 用 不 同 浓 度 的 生 长 素 类 似 物 来 浸 泡 插
8、条 的 下 端 , 必 然 导 致 插条 的 生 根 效 果 不 同D 开 花 期 遭 遇 大 雨 会 影 响 授 粉 的 黄 瓜 , 及 时 喷 洒 适 宜 浓 度 的 生长 素 类 似 物 可 预 防 减 产15根据右图判断,下列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A 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 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 DCBA D 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16 下 列 现 象 中 哪 些 是 由 于 对 植 物 激 素 的 敏 感 程 度 不 同 造 成 的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顶芽比侧芽生长快 2,4
9、D 清除田间杂草A B C D17假设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 a、b、c、d、e、f、g 七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4 -Afa=b=d=egc Ba=fd=eb=gcCca=fd=eb=g Dcf=da=be=g18下列各项是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萘乙酸、2,4D 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也是植物生长调节剂B与天然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比较稳定C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放心使用,不会损害人体健康D 利 用 大 麦 芽 生 产 啤 酒 时 , 可 以 用 赤 霉 素 处 理 大 麦 , 使
10、 其 无 需 发 芽 就 可 产 生 淀 粉 酶1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通 过 研 究 种 群 数 量 的 增 长 规 律 , 分 析 得 出 呈“S”曲 线 增 长 的 种 群 其 增 长 率 先 增 大 后 减 小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 通 过 研 究 生 态 系 统 能 量 流 动 , 可 帮 助 人 们 合 理 设 计 人 工 生 态 系 统 , 提 高 能 量 传 递 效 率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体现出群落存在垂直结构20下列操作中得到的数据一定比实际数值小的是A 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B 标志重捕法:重捕数量过少
11、C 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的中上层进行取样D 丰富度调查:对所有种群进行统计21如图是某养殖鱼类种群的有关曲线。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图 l、2、3 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b、c、f 点种群都达到了环境容纳量Ca 点和 e 点的增长速率与 c 点对应Db、d 点捕捞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22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以此作为对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某时间段内,得到下图所示的增长变化()曲线注:t 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下列据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第 1 年至第 3 年期间种群呈“J”型增长B在第 4 年初至第
12、 5 年末,种群数- 5 -量先增后减C第 3 年末种群数量与第 5 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 4 年末达到最大23.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A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多少B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C通常采用样方法调查树木、蝗虫的幼虫、鱼类的种群密度D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24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生物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甲和丙之间没有直接的能量传递,则甲和乙、乙和丙的种间关系分别是A竞争、竞争 B捕食、寄生 C寄生、竞争 D捕食、互利共生25下列有关群落
13、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B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不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C草本植物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26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一片森林,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 B C D27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植物都是生产者 动物都是消
14、费者 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 B C D28对右图所示的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 10%计算)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只有昆虫,次级消费者只有鸟C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 A 时,生产者提供的能量为 50AD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为 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类获得的总能量为 m2,则必有 Mm1m229下面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 A 是生产者,B、D、E 是消费者,C 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
15、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6 -DE 每增加 1 kg 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 的 A30某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 由 生 产 者 到 初 级 消 费 者 的 能 量 传 递 效 率 为 D1/W1C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D2)DW1D1D231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 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每一个阶梯代表的含义是相应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B 该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只有 1 条食物链:C 图中一般不会涉及的生态系统成分包括分
16、解者D 图中能体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特点3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250kJ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5%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3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 4 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右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表中实验设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A试管内种群的 K 值与试管相同B4 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 K 值所需时间不同C4 支试管内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辉县市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生物 学期 第二次 阶段性 考试 试题 2019010301120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7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