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70242.doc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7024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70242.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共 66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有 2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6 分)1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A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 B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C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D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2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这部作品应该是A
2、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本草纲目 D 天下郡国利病书3 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 ” 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4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 “以天下为忧”的君子。在此,董仲舒的目的是A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树“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理念C使“教化
3、大行,天下和洽” D令春秋繁露成为教育新经典5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A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C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D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6公元 666 年,唐高宗准备举行封禅大典。皇后武则天提出由她自己来祭地。八年后,她又提出改“父在为母服丧一年”为“服丧三年” 。690 年,武则天做了女皇帝。这最能反- 2 -映出A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有所改变 B武则天有超强的个人能力C唐代有不拘礼数的传统 D儒家思想受到冲击7司马光主张女子可以读书,范仲淹曾把守寡
4、的儿媳嫁于学生王陶为妻,程颐也把丧夫之后的外甥女再嫁他人,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所顾忌地饮酒和旅游,南宋孝宗更亲自出面为一个两度嫁夫的妇人主持葬礼。这些事件说明当时A理学思想尚未占据统治地位 B封建统治秩序开始崩溃C商品经济发展致使物欲泛滥 D理学思想遭到普遍抵制8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下列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A表明文学开始与现实相结合 B是对当时的官方哲学的否定C标志着民间文学的正式诞生 D是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体现9明代刻书中心在福建建阳。与传统志怪小说表现鬼神、追求怪异的叙事趣味不同,建阳刊刻神魔
5、小说通过神仙佛道的修行故事,达到教人向善的目的,与讲史小说实为异途同归,为儒教之补。而刊刻的公案小说还与法律文书上下栏刊刻。这说明当时A商品经济带动了小说的繁荣 B神魔小说巩固了儒学的地位C司法知识因公案小说而普及 D建阳刊刻小说符合理学精神10 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这表明A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 B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C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 D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11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里的“荒唐言”反映出A 红楼梦
6、极大地冲击了统治秩序 B封建社会将为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C 红楼梦与当时的主流思想不符 D封建伦理道德在当时已无积极影响12中国的地学,从尚书禹贡 、 山海经开始,到汉书地理志 ,逐渐形成了着重于记载山川、道路、关塞、水利、土质、物产、贡赋,特别是政治区划变置的传统。这可以佐证A传统地学的政治性 B古代科技的实用性C史地不分的综合性 D小农社会的狭隘性- 3 -13下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 “经济业绩” “科技进步” “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 (局部) 。以下对、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社会稳定、思想发展、疆域广阔 B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C社会动荡
7、、思想停滞、科技落后 D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14史学家陈垣指出平景孙在读史拾沈中考证杨贵妃年岁时犯了四处错误:一、册寿王妃年月,据外传误文,不据唐诏令集 ,是谓无识三、杨妃卒时年岁,引外传不引正史,是谓不知轻重;四、考史至引乩语,是谓遁人魔道。据此可知,在史学考证时陈垣强调A要有证据意识 B广泛搜集史料 C运用可信史料 D引用官修史料15对于中国近代的“租界”不同史观有不同的评价,革命史观以为“租界”是“国中之国”,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据点;现代化史观认为,租界是传播和展示西方工业文明的窗口,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文明史观认为,租界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流、融合之地,有利于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进
8、步;全球史观认为租界是中国联系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造成这种不同评价的根源是A不同史观的评价角度和标准不同 B不同史观的评价立场不同C新史观不了解租界的真实情况 D西方学者在评价中国历史问题时采用双重标准16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下表中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概念 解释 中外朝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削弱丞相的权势设置,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掌握重大问题的执行权。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体现了近代西方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 4 - 齐民要术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
9、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极为广泛,涉及林业、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和其他手工业等。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代表作,书中寄托了他的政治改革理想,对近代的政治变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A B C D17刘知幾认为历史学家要善于“辨疑” 、 “考伪” , “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 , “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 ,刘知幾在此主要探讨A史德 B史实 C史学 D史才 18公元前 399 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 ,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长治市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201901070242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