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诗营市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九单元溶液随堂演练练习20190115337.doc
《山东诗营市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九单元溶液随堂演练练习2019011533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诗营市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九单元溶液随堂演练练习20190115337.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九单元 溶液随堂演练1(2017聊城中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 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C向 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D配制 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2(2017潍坊中考)潍坊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氯化钠占整个海洋盐类的 80%以上。下列有关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钾B取出部分上层溶液,可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C可用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D将 100 g 质量分数为
2、 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 10%,所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3(2017青岛中考改编)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C4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60 时,将 80 g 甲物质放入 100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 454(2017临沂中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B将 40 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 20 ,溶液质量
3、不变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40 时,分别在 100 g 水中各加入 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 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5(2017烟台中考)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A t 时,将 50 g a 物质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 90g a 的饱和溶液Ba、b、c 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Ca 中含有少量 b,可用冷却 a 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aD将 20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bac6(2017泰安中考)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 100 g 水的两
4、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 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烧杯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C若烧杯的溶液升温到 t2 ,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D若烧杯和烧杯的溶液都升温到 t2 ,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7(2017济宁中考)酸、碱、盐溶解性表为我们确定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方便。如表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 结合表格和溶解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OH NO 3 Cl SO24 CO23Ca2 微 溶 溶 微 不A.绘制表格的依据是物质的溶解度B常见物质一般可分为:溶、微溶和不溶CCa(O
5、H) 2、CaSO 4和 CaCO3的溶解度都大于 1 gDCa 2 、NO 、Cl 三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38(2017威海中考)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 NaOH 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温度 20 40 水 109 g 129 g酒精 17.3 g 40 g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 NaOH 的溶解度都有影响BNaOH 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C40 时,40 g NaOH 溶解在 100 g 酒精中能达到饱和D将等质量 40 的饱和 NaOH 水溶液和饱和 NaOH 酒精溶液降温至 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9(2017菏泽中考)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诗营市 2018 年中 化学 复习 第九 单元 溶液 演练 练习 20190115337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