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记叙文阅读训练20190109116.doc
《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记叙文阅读训练201901091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记叙文阅读训练20190109116.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一、(2018安徽名校联盟中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乙】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 ,家富多书,衡乃与 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 给以书,遂成大学 。(选自西京杂记)【注释】 逮:及,到达。 文不识:一个人的名字。与:帮助。资:借。大学:很有学问的人。1解释
2、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余幼时即嗜学 嗜:_(2)无从致书以观 致:_(3)走送之 走:_(4)不敢稍逾约 逾约:_(5)邑人大姓文不识 邑:_2翻译下列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_(2)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3【甲】 【乙】两文都讲到了主人公“好学”,体现其“好学”精神的句子分别是“_”和“_ _”。(用原文语句填空)4【甲】 【乙】两文都刻画了一个勤奋好学的人物形象。你能从中概括出他们具有怎样的学习精神吗?_二、(2018安徽阜阳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3、,每2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诸葛亮出师表)【乙】 射君 到,说丞相 叹卿智量,甚大增修 ,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 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释】 射君:即射援,字文雄,扶风人,三国时期蜀汉名臣。丞相:诸葛亮。增修:增长。修,有“高、长”的意思。勉:自勉,努力。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倾颓:_(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未尝:_(3)可计日而待也 计:_(4)过于所望 望:_(5)勿以恶小而为
4、之 以:_2翻译下列句子。(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_(2)惟贤惟德,能服于人。_3诸葛亮和刘备所提到的为人处世之道分别是“_”和“_”。(用原文句填空)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怎样的用人之道?_三、(2018河南九年级决战中招模拟改编)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段,回答问题。【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杂说(四)3【乙】 上 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 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 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选自唐太宗论举贤)【注释】 上:唐太宗。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正:只。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才美不外见 见:_(2)策之不以其道 以:_(3)执策而临之 临:_(4)上诘之 诘:_(5)安可诬一世之人 安: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2)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_3甲文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
6、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4两文都反映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_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的愚妄无知,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_。四、(2018辽宁营口中考模拟)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 梅之冷 ,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冬
7、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 ,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廷尉董崇相 官南都,在告 ,有夏梅诗,始及于叶。何者?舍叶无所谓夏梅也。予为梅感此谊,属 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4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此趋梅于冬春冰雪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苟真为热之所在,虽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辨焉。此咏夏梅意也。(选自钟惺隐秀轩集,有删改)【注释】 冷:本文指冬天开放,冰清冷艳。朱夏:夏季。廷尉董崇相:董崇相,名应举,福建人
8、。廷尉,汉时为九卿之一,掌刑狱。在告:古代官员在家休假。属:通“嘱”,嘱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濯清涟而不妖 妖:_(2)亭亭净植 植:_(3)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 固:_(4)苟真为热之所在 苟:_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2)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_3【乙】文最后一段中的“巧者”意为_的人,他们的“巧”表现在_。4【甲】文中作者在写“莲”时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乙】文中写梅热时“雅俗争赴”却“未有于无花之时者”的意图是什么?_五、(2018智乐星好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
9、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5(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有仙则名 名:_(2)惟吾德馨 馨:_(3)无案牍之劳形 劳:_(4)杂然而前陈者 陈:_(5)觥筹交错 觥
10、:_2翻译下列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_3【甲】文中“斯是陋室”与“何陋之有?”是否存在矛盾?如何理解?_4【甲】文中说“无丝竹之乱耳”,【乙】文中也谈到了“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这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精神追求?_六、(2018智乐星好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11、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乙】 明日,宿旦子冈 。甫 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6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 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 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 旦子冈:在江苏
12、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xn):确实。浣:洗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仿佛若有光 仿佛:_(2)悉如外人 悉:_(3)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方:_(4)自恨不如远甚也 恨:_2翻译下列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_3如何辩证地看待甲文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_4【甲】 【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_七、(2018智乐星好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13、如吾两人耳。(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解释加点词的词义。(1)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_(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但:_7(3)晓雾将歇 歇:_(4)月色入户 户: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3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4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
14、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八、(2018湖南邵阳中考)古诗文阅读。【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15、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 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注释】 广才:增长才干。淫慢:放纵懈怠。险躁:轻薄浮躁。意:意志。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后值倾覆 值:_(2)遂许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2019 年中 语文 专题 复习 记叙文 阅读 训练 20190109116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