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1090385.doc
《四川省遂宁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109038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1090385.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四川省遂宁市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第卷(选择题,满分 6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 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 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4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 60分) 1 汉书 食
2、货志 认为, “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 ”东汉王充提出了 “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A需要大量劳力 B善于积累经验 C提倡精耕细作 D适时增加投入2某 竹枝词 云: “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 ”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A 耧车 B翻车 C风力水车 D筒车 3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 “收授学徒 ”和 “制作产品 ”。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者的创造力受到束缚 B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C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
3、和推广 D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4 全球通史 的作者曾写道: “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盐铁和酒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古代中国 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及其影响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A B C D 25陈锋、张建民主编的 中国经济史纲要 认为: “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
4、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下列现象与 “第一次商业革命 ”相对应的是A. 开始形成民间集市 夜市 B. 江南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C. 政府放松了商业活动的直接监管 D. 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大商帮6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 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B.“重农抑商 ”和 “闭关禁海 ”政策的压制 C鸦片的大量流入进而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
5、工业革命后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7右图是 1843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B民族工业与外商争利C自然经济的顽强性 D洋务企业发展迅猛8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组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 1863年俄在华顺丰砖茶厂 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石厂A. 自强求富的探索 B. 列强的经济侵略 C. 民族工业的兴起 D. 经济结构的变迁9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 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 近
6、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0. 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可损伤。但从清初的 “剃发令 ”到太平天国的 “蓄发令 ”再到辛亥革命的 “剪发易服 ”和随之出现的 “保辫会 ”,国人的头发承载了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下3面对 “辫发之争 ”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 B体现了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C是国人文明程度不一的表现 D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 11下表反映了近代上海交通业的变迁,据此可推出的结论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表 单位:人 /天年份 人力车马车 轿子 马 脚踏车汽车 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1926 14
7、600 0 0 0 3459 3764 172 922A近代上海交通的变迁体现了时代的特征B上海的自然力交通已被机械力交通所取代C人们在上海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是汽车D人力车的大量存在阻碍公共交通的发展12对下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某时段中国民族工业钢铁产量统计表 (部分 )时间 (民国年 )生铁 (吨 ) 钢锭 (吨 ) 铸品 (吨 )30 4444 611 113 000 31 12994 433 10000 000 877 27132 13392 924 4088 943 1137 47433 2254 989 6559 274 1632 96434 12987 823 7825 835
8、1512 653A民族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导 B民族工业为抗战提供战略物资C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成效显著13观察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 “” 的主要原因是A为完成 “一五 ”计划 B正实施全面经济调整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 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14有网友从网上找到了新一届部分国家领导人发表于上世纪 90年代的著作,其部分目录如图,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应是A清算 “文革 ”的 “左 ”倾错误 B展现对外开放的辉煌成就C反思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15下表是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 “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 ”绘制的
9、,导致这种现4象的主要原因是机械类型 世界 亚洲 中国拖拉机 19.1 13.9 5.4收割机 3.1 3.8 0.9A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 B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C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D农民对使用机械生产的认识不足16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 20世纪 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7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 “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 ”中国这一 “奇迹 ”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浦东
10、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B浦东成为 20世纪 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D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18徐中约在 中国近代史 中指出,中国 “蒸汽船从 1913年的 893艘(总吨位达 141,024吨)增长到 1918年的 2,027艘(总吨位达 236,622吨) ;煤产量从 1913年的 1,280万吨增长到 1919年的 2,010万吨;钢产量从 1914年的 100万吨增长到 1919年的 180万吨。 ”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C. 洋务运动引进了先进技术 D
11、.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 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 规定: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 ”这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A. 国王权力极大且不受制约 B. 具有军国主义的传统C. 议会对王权有牵制的作用 D. 充分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20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5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柏林樯的修建 尼克松访华 不结盟运动标志A社会
12、主义的发展壮大 B大国博弈下的国际关系C第三世界的兴起 D “冷战 ”下的世界 2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 共产党宣言 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 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 “扩展能力 ”。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B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C在俄国七月流血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2 苏联史 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
13、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 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 与实施初期的苏联国情基本适应 是苏联实现工业化国家的重要条件 奠定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其弊端是造成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A B C D 23阅读并分析下图,其中导致英国麦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A. 国际市场对英国小麦的过度依赖 B. 英国在与荷兰的贸易竞争中获利C. 英国在殖民争夺中取得初步胜利 D. 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 “价格革命2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 “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 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 ”; “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14、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6A.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B.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C.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D.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25 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恰逢大革命 100周年,法国建造了当时世界最高建筑物埃菲尔铁塔以隆重庆祝。世博会期间,大批游客搭乘铁塔电梯鸟瞰巴黎,晚上铁塔的灯光成为都市浪漫生活的组成。此后铁塔被用作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由此可知,埃菲尔铁塔成为现代法国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A为法国大革命 100周年、 1889年巴黎世博会而建,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B
15、曾是世界最高建筑,引领着现代建筑风潮C代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辉煌成就D被用作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26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 “资源保护队 ”,有 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 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此项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其原因是A. 调整农业结构并降低了产品价格 B. 基本解决就业并消除了危机隐患C. 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D. 将环境保护与以工代赈有机结合27有学者认为: “二战后,英美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徳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中国提
16、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印度本为资本主义国家却长期标榜为社会主义国家。 ”上述材料表明A.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按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来运行B. 宏现调控与市场体制相结合模式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C. 经济全球化下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已无差别D. 罗斯福新政成功表明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有利于各类国家发展28阅读下列美国钢铁业在某一时期的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年份 1870 年 1900 年企业总数(个) 808 669工人总数(个) 78 000 272 000钢铁产量(吨) 3 200 000 29 500 000投资总额(美元) 1
17、21 000 000 590 000 000A. 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D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29宣传画是 “看得见 ”的历史。图 6和图 7分别宣传 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些改革,两者都图 5:五年计划,四年完成 图 7:工作付酬的美国7A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B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C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D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30 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震动全球,如 :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今年已累计下滑近 80%;英国股市暴跌,英国首富、钢铁大王米塔尔钢铁公司的股票价格自 5 月份以来,下跌了近三分之二。这反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遂宁市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201901090385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