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组22月球之谜教案1新人教版20190125167.doc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组22月球之谜教案1新人教版2019012516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组22月球之谜教案1新人教版20190125167.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月 球 之 谜教学要求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掌握本课词语。积累一些与月球有关的诗句。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3.培养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1.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2.培养查找资料的习惯,积累一些与月球有关的诗句,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课时 两课时。122 月 球 之 谜2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xun)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jio)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xi)想!作者是怎样来描绘月球的?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这三个句子的作用是什么?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
2、奥(o)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n)力。“古往今来”写出了什么?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写月球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遐想,人们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1969 年 7 月 20 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3本段描写和开头段的不同说明了什么?段导读:本段写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写出了人类首次登月时看到的奇异景色。 把细菌(jn)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3、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rn)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zo)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段导读:人类为了探索 月球,做了一连串的实验。 一项(xin)研究结果说,月球上曾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 46 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 40 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1 知识点详解 2 作者首先运用优美的文字,描写了皓月当空的美丽景色 ,渲染了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 ,体现了月球的神秘,突出了月球本身的魅力。连续
4、用三个问句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 ,并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古往今来”写出经过的时间很久。3 本段描写与第 1 自然段中皓月当空的美景形成了对比,加深了读者的印象。2段导读:第 36 自然段具体列举月球的未解之谜。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 4这个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第三部分(第 37 自然段):具体为读者列举月球的未解之谜,增添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第四部分(第 8 自然段):写人类还要继续探索月球的奥秘。1.初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生字、新词卡片。一 创设情境,
5、激趣导入1.从神奇的传说到科学地了解太阳知识,我们共同迈出了探索宇宙的第一步。宇宙中的一切都在吸引着我们人类,白天有太阳,夜晚有月球悬挂在天上。从小我们就听说过月球的故事,你能给大家讲一讲吗?2.月球中的嫦娥使我们浮想联翩:究竟她长什么样?她生活居住的月球又是什么样的?直到人类的第一次登月,才揭开了月球的神秘面纱,但它却产生了更多的谜团。今天我们便来学习月球之谜。(板书课文题目)二 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音多读几遍。(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4)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
6、描写月球的语句。2.学生按要求自学。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1)出示生 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悬 xun 挂 曾 cn 经 奥 o 秘 努 n 力 登 dn 上 任 rn 何 一旦 dn估 计 年龄 ln 遐 xi 想 水藻 zo 一项 xin 夜幕 m 降临 ln(2)认清字形。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上下结构:幕 悬 奥 登 藻 旦 努 左右结构:临 任 撒 项 估 龄4 这段只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它表示文中的列举并没有穷尽,月球之谜还有很多很多, 月球因此显得更神秘了。 3找出生字的形近字。幕墓 登凳 撒散 估故 县悬 努 奴 旦但 藻澡(3)书写指导。不要多写一笔:“临”左部不要写成
7、“忄”。 “悬”上部的“县”不要多写一横。“登”右上部的笔顺: 。“奥”的第 3 笔是“ ”,没有钩。“藻”的偏旁是“艹”,属于上下结构。(4)用生字组词。幕幕布 夜幕 临来临 临时 奥深奥 奥秘项项链 项目 估评估 估计 登攀登 登场(5)理解词语意思。皎洁:明亮而洁白。 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奥秘: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的统称,如水绵等植物。 (6)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描绘了月球的情况。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 1 自然段:悬挂在夜空的月球引起人们美好的遐
8、想。第 2 自然段:宇航员第一次登月,看到月球是一片荒漠。第 3 自然段:月球的尘土能杀死细菌。第 4 自然段:放进月球尘土里的水藻长得鲜嫩青绿。第 5 自然段:实验结果令人费解。第 6 自然段 :实验中,人们怀疑月球的年龄大于地球的年龄。第 7 自然段:省略号省略问题。第 8 自然段:人类将继续探索月球。2.本文介绍月球知识,根据文章大意,你认为全文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悬挂夜空的月球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宇航员第一次登月,看到月球是一片荒漠。第三部分(第 37 自然段):列举月球的不解之谜。第四部分(第 8 自然段):人类将继续探索月球。3.根据
9、文章的层次结构,分段朗读课文。四 课外作业补充1.请同学们收集古今中外的人们描述月球的诗句。2.查找更多的有关月球的资料作为课文学习的补充材料。1.课前教师可以准备教学挂图和与月球相关的图文资料,还可以布置学生围绕月球收集图片、故事传说、诗句。阅读课文前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 展开遐想,感受月球的魅力,知道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期待着飞向月球,探索月球之谜,由此引入课文月球之谜。2.读课文前,教师可以相机发问:“月球有哪些不解之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让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文本,开始阅读,在文本中寻找答案。这样设计,学生的阅读动机强烈,目的明确。4
10、1.学习课文, 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内容。2.培养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3.积累一些与月球有关的诗句。星际资料录像,月球图片,月球资料。一 激趣导入,师生互动1.(出示夜空的录像片)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么美好的遐想!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学生甲:月球有多大?学生乙:月球从哪儿来的?学生丙: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真的有嫦娥吗?学生丁:月球与地球一样吗?人类能否在月球上生存?2.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看着这轮明月,你们此时有什么感受?(如果说太阳给人类以生命,那么月球则给人一种神秘的美,它美
11、得迷人,美得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于是产生了那些动人的故事。)3.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蟾、桂魄、顾兔、婵娟。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过渡:千万年来,月球用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人类,人们多么盼望登上月球,揭开种种谜团啊!二 学习课文,配合资料探寻月球1.朗读第 2 自然段,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在什么时间?月球上究竟如何?(1969 年 7 月 20 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月球上景色奇异:天空黑沉沉,表面有阳光,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和生命,一片荒漠。)2.出示月球表面图片,进行资料补充。(1)读一读课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22 月球 教案 新人 20190125167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