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黄河颂有讲有练冀教版20190115154.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黄河颂有讲有练冀教版2019011515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黄河颂有讲有练冀教版20190115154.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黄河颂有讲有练【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巅 di n:山顶。金涛澎 p ng湃 p i:金黄色的波浪互相撞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狂澜 l n:巨大的波浪。宛转:辗转。这里指弯弯曲曲地延伸。九曲连环: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浩浩荡荡: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哺育:喂养,培养。滋长:生长,产生。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 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 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 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 年 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
2、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 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 人民文学主编。2、相关知识: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对口曲 黄水谣 黄河怨 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黄河颂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赞美了黄河雄伟的自然气势和它对中华民族的
3、孕育、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现了中华民族像黄河巨人一样伟大坚强,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二、文章脉络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 ,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为了表现颂歌的气势, “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 )。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
4、”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
5、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三、写作方法2歌词明快刚健,具有音乐阳刚之美。这首歌词明快刚健,音节宏亮,节奏鲜明,具有音乐阳刚之美。诗行之间,讲究音组的规范,即多数为二言或三言结构为的是使读者读来明快流畅,有如船行在浪涛起伏的感情江河中。 黄河颂还吸取了中国古典诗词和新诗的丰富营养。它虽以短句为主,但章无定句,句无定字,有点似唐诗、宋词,但又比唐诗、宋词自由奔放;又好似自由诗,但又比自由诗形式整齐。它隔二句或三句押韵,形成自然和谐的韵律。四、重难点导析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
6、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 ,是“屏障”?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 ,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
7、万千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 。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 “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这首诗歌是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什么历史和现实意义?诗是从歌颂黄河、赞美中华儿女的角度来表达爱国之情的。因为黄河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象征。1938 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这首诗歌曾激发着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黄河 颂有讲有练冀教版 20190115154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