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重大理论成果第3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182.pptx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重大理论成果第3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18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重大理论成果第3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182.pptx(4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点分层突破命题多维研析,第31讲,考纲要求,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师夷长技”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内忧外患,考点一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知识回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近代企业,新式学堂,2.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1)早期维新思想 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 的产生。 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主张 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 。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 制度。 局限: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它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资本主义,商战,君主立宪,(2)康梁维新思想 背景
2、: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严重。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代表实践:戊戌变法。 影响:是近代一次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设议院,思想解放潮流,孔子改制考,【漫画证史】“师夷长技以制夷”在中西文化最初的碰撞中,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这使中国士大夫开始认识到“夷狄”也有可取之处,要以夷之“长技”来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构图解史】地主阶级不同派别对西学的态度及目的,【构图解史】维新变法思想,【漫画解史】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思想,以减少变法阻力。,史料一 新旧兼学。四书、
3、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张之洞劝学篇,核心探究,命题点一 从“师夷长技”到“中体西用”,史料二 时任驻英法公使的郭嵩焘曾尖锐批评“中体西用”是“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郑观应诘责洋务派:“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主要说明了旧学和新学的关系,提出了“中体西用”的主张。张之洞主张以旧学为本,以新学为手段,二者兼用。 (2)史料二说明了“中体西用”思想由于逻辑上的荒谬,在当时遭到有识之士的批评。批评“中体西用”单纯学习西方器物,无法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4、。,【答案】相同点:其主张者都是从封建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都属于地主阶级;两者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不同点:两者目的的侧重点不一样。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则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维护清朝统治,镇压人民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 史料运用 1根据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体西用”思想与林则徐等人思想的异同点。,【答案】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2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据上述史料,指出李鸿章裱糊的屋子和所用的材料分别是什么。, 史论归纳 多角度评价“中体西用”主张 (1)从目的上看,洋务派出于
5、地主阶级本能,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2)从现代化方面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从经济上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 (4)从思想上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史料一 臣窃
6、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命题点二 康梁维新思想及特点, 史料解读 (1)史料一阐述了维新派的变革主张。说明康有为主张向西方学习,变革政治制度。 (2)史料二主要说明了康有为维新思想宣传的特点。指在保留皇帝的前提下,宣扬维新变法、仿西方政制。说明康有为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史料二
7、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不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答案】开国会,定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君主立宪。, 史料运用 1史料一中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提出了哪些政治设想?,【答案】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2据史料二,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这反映了维新思想的突
8、出特点是什么?, 史论归纳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1)特点 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含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2)成因 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维新派不能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具有局限性。,1.新文
9、化运动 (1)背景 物质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要求冲破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客观因素: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 的逆流。,封建思想,考点二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知识回扣,尊孔复古,(2)兴起 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提倡民主与科学,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旗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阵地:新青年(主要阵地)、北京大学(活动基地)。 (3)内容 提倡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 ,反对旧道德。 提倡 ,反对旧文学。,民主与科学,
10、青年杂志,新文学,新道德,(4)影响 猛烈冲击了 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 的洗礼。 为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局限性。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原因 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民主与科学,封建思想,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2)表现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 ,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1919年,李大钊发表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一批研
11、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成为 ,并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创办 ,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 (3)影响: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工人补习学校,马克思主义者,【构图解史】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思维拓展】新文化运动前期三大内容之间的关系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提倡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误区提醒】新文化运动既是当
12、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后的必然结果。其兴起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其直接原因是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构图解史】 新文化运动,史料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之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核心探究,命题点一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评价,史料二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1919年自觉的女子,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说明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
13、。表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与科学是挽救中国的良药。 (2)史料二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冲击了封建礼教,促进了女性的思想解放。 (3)史料三是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强调中西方文明的绝对对立性。,史料三 “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陈独秀,【答案】变化:学习西方由器物、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层面。 作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促使人们思想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史料运用 1据史料一、二,新文化运动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的活动相比,
14、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具有怎样的作用?,【答案】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态度。,2据史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对待中西方文明具有哪两种倾向。, 史论归纳 对新文化运动中“新”的含义的理解 (1)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2)新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 (3)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在前期是西方的民主、科学,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 (4)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后期则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5)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史料一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
15、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有在矣。 康有为(1898年6月),命题点二 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史料二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说明了康有为对待孔子及儒学的态度。反映了康有为借助儒学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改制等思想。 (2)史料二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认为孔教是真正阻碍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最大障碍,要实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14 单元 现代 中国 思想解放 重大 理论 成果 31 近代中国 潮流 课件 新人 201901184182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65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