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011602130.doc
《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01160213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011602130.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题(150 分,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 “充实而有光辉” ,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帖,不现勉强作为痕迹。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 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艺术和人一样 有它的品格, 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
2、的高华完美 。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 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其次是卖弄学识。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
3、显著的例。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 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 ,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第三是卖弄才气。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2“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
4、慕,要讲究话的“效果” ,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出才气愈易成功。但是这种肤浅的炫耀对于文学作品却是大污点。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从前文人夸口下笔万言,倚马可待,文成一字不易,作诗押险韵,和韵的诗一做就是几十首,用堂皇铿锵的字面,戏剧化表情的语调,浩浩荡荡,一泻直下,乍听似可喜,细玩无余味,这些都是卖弄才气,用雄辩术于文学。爱好这一类的作品在趣味上仍不很高。选自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艺术有品格。品高的艺术不只是外求光辉,还要内在充实,是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B.
5、现在新进作家有时也会有卖弄辞藻的毛病,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C. 文学作者越有才气,就越喜欢炫耀雄辩,并以此显示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D. 文艺工作者要有学识,但是这种学识体现在文艺作品中,要无形,不漏痕迹。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一、二段主要从作者的创作态度方面提出文艺的特点是“表现而不是卖弄” ,并分别对“表现”和“卖弄”在文艺中的体现做了形象的阐述。B.比喻论证是本文突出的论证方法。比如,用“大家闺秀”论证品高的艺术品,用“小家娼妇”论证品低的艺术品,说服力强。C.从第三段起,作者重点论述“卖弄” 。文章分别列举了文艺作者卖弄的几个层面,论证条理
6、清楚,分析缜密。D.本文语言准确严密,论证方法多样,说理深入浅出,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才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引人注目却不招邀人注目,就在于它不卖弄,不做作。B. 如果对作品思想感情的表达有必要,那么,辞藻绚丽夺目也是需要节制俭省的。C. 文艺作品中,卖弄是作者创作态度的一种体现,卖弄的作品,艺术品味却不一定就低。D. 作品中用典也是作者卖弄学识的体现,跟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北京,南京 侯发山3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至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
7、的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人说,睡不着就数羊,数不到一百头就睡着了,老歪连着几个晚上,都数到一万多头了还是没有一点睡意。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去就去吧,住是不会住的,玩两天还是可以的。若是犟着不去,说不定哪一天蹬腿了,会让孩子遗憾终生的。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该享福吗?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
8、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
9、北京?还是南京?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不少人给他出主意,有的建议他去北京,说北京有毛主席纪念堂,有天安门城楼;有的建议他去南京,说南京有中山陵,有雨花台。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儿子在北京上班,房子买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个小时。唉,上个班就这么远,也真难为儿子了。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单位操办的。恰好老歪当时刚参加过本村的一个葬礼,按农村阴阳先生的说法,不宜再去参加婚礼,就没有去。他们也没回来过。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
10、没见过儿子给老歪买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4像是鸟语。儿子说那是问候老爸新年好的。老歪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视频了几次也没见媳妇的肚子大起来,老歪也不好意思问儿子,当然,更不好意思问媳妇了。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落儿子。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就认识的。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烂的也叫老板去年村里来了个收破烂的,临走给了老歪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回收公司总经理” 。女儿是旅游结的婚。
11、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年龄也不小了,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说他是二婚。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来过。这个女婿不是外国人,是苏州人,说话也听不懂。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啧啧,女儿真傻,没有一个亲生的会中?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指靠不了,还得依靠女儿呢。女儿过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块心病。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有了,谁的票到的早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一下。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
12、张卧铺车票一张去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接到儿女都要他进城的电话后,老歪左右为难,左邻右舍羡慕不已并为之出谋划策,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B老歪最后决定哪里都不去
13、,就在家守着妻子的照片,表现出老人孤寂的晚景和内心的失望痛楚,读来让人心酸。C老歪的儿女都在大城市安了家,生活幸福,却对老父亲不闻不问,反映出当代部分青年不懂感恩,不遵孝道的社会现实。5D文章运用补叙来介绍老歪独自一人拉扯孩子的艰难情形,与下文儿女的不孝形成对照,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5小说中老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5 分)6小说在布局谋篇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材料一:中国电影产业在过去十多年中飞速发展,2017 年电影票房达 500 多亿,2018 年 2 月单月电影票房更是突破 80 亿,中国电影迈进了发展
14、的黄金时期。为了加快内地电影产业发展,2017 年国家立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以下简称电影产业促进法 ) ,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而在行政上更是提升电影产业的行政级别,由以前统一在广电总局下管理的一个处,提升为可以和广电总局行政平级的电影管理局,更在地方设立电影处,推动地方文化影视产业的发展,培养影视专业人才,培养高素质团队,地方政府将参与进来为电影创作提供更广泛的融资渠道,电影创作市场将迎来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设立电影管理局,由中宣部统一管理,从行政上就杜绝了一部分电影审查无规则的乱象。而且根据电影产业促进法 ,电影审查将至少有五人以上的专家组审核,地方各级文化部门
15、与电影相关的机构编制、经费、设施、设备等将被统一转到地方各级电影部门。(摘自电影划入中宣部统一管理,将对电影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有删改)材料二:国内电影票房经历了 2016 年在高速路上的“急刹车”后,在备受压力的 2017 年成功再起步在战狼 2 羞羞的铁拳等“爆款”的拉动下,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2017 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 559.11 亿元,同比增长 13.45%。跨入“500 亿时代” ,中国电影市场开始走向理性增长的稳健期,而下一个发力点在何6处?中国电影产业如何走质量型发展之路?2017 年,中国城市院线观影人次 16.2 亿,同比增长 18.08%。国产影片票房 301.
16、04 亿元,占总票房的 53.84%。公开上映的影片中,票房过亿影片共 92 部,其中国产影片 51 部。全年新增银幕 9597 块,全国银幕总数已达 50776 块。一系列数据背后,是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增长并日益成熟的发展趋势。(摘自光明日报2018 年 2 月 14 日 15 版,有删改)材料三:某媒体的一篇分析文章称,中国电影还没有绽放“芳华”就匆匆步入中年危机,挥别票房高速增长的草莽时代,像个油腻的中年人依偎着越来越少的既有 IP 度日。其实,2017年以来的中国电影市场表现,并没有表现出“中年危机” ,也未如“拐点论”说的那么悲观,更不是个别评论人士所谓的“触底回升” (因为并未出现“
17、底” ) ,而是继续蓬勃发展,相比1997 的 10 亿元,票房增长 50 多倍。(摘自2017 年中国电影市场回顾 ,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2012-2017 年间,中国内地票房逐年攀升,2017 年已经跨入“500 亿时代” ,而北美票房则有起有落。 B. 2016 年中国内地票房的增速,虽未如“拐点论”说的那么悲观,但有明显的高速路上的“急刹车”现象。C. 2012-2017 年间,北美票房的增速变化虽不够明显,但仍以最低 637.5 亿美元,遥遥领先于中国内地。D. 2017 年,内地票房突破 500 亿,增速达历史新高,表明中国电影产业呈高
18、速增长并日益成熟的发展趋势。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A. 中国电影迈入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源于过去十多年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电影票房的飞速增长。B. 电影产业促进法让电影产业的发展有法可依,电影局、电影处等机构的设置,为影视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C. 中宣部统一管理的电影局,在行政级别上得到了提升,电影的审查更加严格,杜绝了电影审查无规则的乱象。D. 2017 年,中国城市院线观影人次高达 16.2 亿,中国电影历史性地突破 559 亿元票房大7关,并非“触底回升” ,也不是摆脱“中年危机” ,一些分析文章说法欠妥。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分析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西安市 远东 第一 中学 2019 届高三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2019011602130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