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甘肃省武威市第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市第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S-32 Cl-35.5 Fe-56 Al-27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3分。共 48分)1.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蒸发氯化钠溶液 B. 点燃酒精灯C.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D. 用海水提取淡水【答案】B【解析】【详解】A. 该装置是蒸发装置,可用于蒸发氯化钠溶液,A 正确;B.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B 错误;C.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需要玻璃棒引流,C 正确;D. 该装置是蒸馏装置,
2、可用于用海水提取淡水,D 正确。答案选 B。2.配制 100 mL 1.0 molLNa 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称取 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 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B. 称取 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 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C. 转移 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D. 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答案】D【解析】【分析】配制 100 mL 1.0 mol/L Na2CO3溶液,应称取碳酸钠的质量为 1.0 mol/L 0.1L 106g/mol=10.6g,溶于水配成溶液的体积为 100 mL,据此解答。 2【详解】A
3、、容量瓶不能作为溶解仪器,称量固体后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应先在烧杯中溶解,故 A错误;B、碳酸钠溶液的配制时,溶解过程就加入 100 mL的水,则下面的实验:移液、洗涤、定容再加上水,溶液体积就会超过 100 mL,故 B错误;C、移液操作时,防止液体外溅,需要玻璃棒来引流,故 C错误;D、定容后,塞好瓶塞,要进行摇匀操作,所以 D选项是正确的。故答案选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N2的质量是 14g B. H2SO4的摩尔质量是 98gC. H2O的摩尔质量是 18 g /mol D. 1mol HCl的质量是 36.5g/mol【答案】B【解析】A. 1mol N2 的质
4、量 1mol28g/mol28g,A 错误;B. H2SO4的摩尔质量是 98 g/mol,B错误;C. H2O的摩尔质量是 18 g /mol,C 正确; D. 1mol HCl的质量1mol36.5g/mol36.5 g,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选项 B和 C是易错点,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是摩尔质量,用 M表示,单位:g/mol。数值上如果用 g/mol为单位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另外注意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易混点:相对原子(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以 g为单位时)不是同一个物理量,单位不同,只是在数值上相等。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 ,相对原子
5、(分子)质量的单位为 1。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A. CO32 、H +、Na +、NO 3 B. H+、Ag +、Cl 、SO 42C. K+、Na +、OH 、NO 3 D. Ba2+、Ca 2+、SO 42 、OH 【答案】C【解析】A. 在溶液中 CO32 与 H+反应生成 CO2和 H2O,不能大量共存,A 错误;B. Ag+与 Cl 、SO 42在溶液中均结合形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C. K+、Na +、OH 、NO 3 在溶液中相互之间均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 正确;D. Ba2+、Ca 2+与 SO42 以及 Ca2+与 OH 之间均结合
6、形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 错误,答案选 C。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3A. 铁与稀硫酸反应 Fe+2H +=Fe3+H2B.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O 2+H2O=2H+CO32C. 碳酸钡与盐酸反应 CO 32+2H+=H2O+CO2+Ba 2+D.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OH +Cu2+=Cu(OH)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中应该生成硫酸亚铁,B 中生成的碳酸是二元弱酸,应该用化学式表示,C 中碳酸钡难溶于水,应该用化学式表示,答案选 D。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该题需要明
7、确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即(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 (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然后灵活运用即可。该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 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 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B. 熔融状态的 KOH、熔融状态的 NaClC. 稀 H2SO4、NaOH 溶液、纯 HNO3D. 液氨、石灰水、水银【答案】B【解析】A石墨能导电不是电解质,醋酸溶液能导电,溶质醋酸属于弱电解质,故 A错误;B熔融 KOH、
8、熔融 NaCl都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强电解质能导电,故 B正确;C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是电解质溶液能导电,纯 HNO3不能电离出离子,不能导电,但属于电解质,故 C错误;D液氨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石灰水能导电是电解质溶液,溶质氢氧化钙是电解质,水银是金属单质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故 D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注意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强电解质完全电离,题目较简单47.设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3NAB. 常温常压下,11.2L 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2NAC. 标
9、准状况下,22.4 L 氦气与 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 2NAD. 常温下,2.7g 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 0.3NA【答案】D【解析】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故 A错误;标准状况下,11.2L 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2NA,故 B错误;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故 C错误;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2.7g 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 0.3NA,故 D正确。8.在自然界中,既有以化合态存在,又有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是( )A. 碳 B. 硅 C. 镁 D. 铝【答案】A【解析】A. 碳在自然界中
10、,既有以化合态存在,又有以游离态存在的,A 正确;B. 硅是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B 错误;C. 镁是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C 错误;D. 铝是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D 错误,答案选 A。9.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 3+H2C2O4+H2SO4 =2ClO2+K 2SO4+2CO2+2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 ClO 2是氧化产物C. H2C2O4在反应中被还原 D. 1mol KClO 3参加反应有 2 mol电子转移【答
11、案】A【解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是指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后转化为氧化产物;氧化剂是得到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后转化为还原产物。详解:A. KClO 3中的 Cl在反应中由+5 价降低到+4 价,得到电子,A 正确; B. ClO 2是还原产物,B 不正确;C. H 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C 不正确;D. 1 molKClO 3参加反应有 1mol5电子转移,D 不正确。本题选 A。10.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 水 B. 煤油 C. 沙子 D. 泡沫灭火剂【答案】B【解析】水和钠、钾反应生成氢气;
12、煤油是可燃性液体,更不能用来灭火;泡沫灭火剂可生成二氧化碳,可与钠、钾燃烧产物过氧化钠、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以上都不能用于灭火,只有沙子符合,答案选 C。11.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 Na2SO4、AlCl 3、NH 4Cl、MgSO 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HCl B. BaCl2 C. NaOH D. AgNO3【答案】C【解析】A加入盐酸,与以上四种物质都不反应,无法鉴别,故 A错误;B加入 BaCl2不能鉴别Fe2(SO4)3和 MgSO4,二者都生成 BaSO4白色沉淀,故 B错误 C分别向四种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现象分别为,无明显现象,生成蓝色沉淀、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3、生成白色沉淀,可鉴别,故 C正确;D加入 AgNO3都生成白色沉淀,分别为 AgCl和 Ag2SO4,无法鉴别,故 D错误;故选 C。12. 实验室制备氨气,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A. 用手扇动收集的气体,有气味则已收集满B. 将润湿的淀粉 KI试纸接近瓶口,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C. 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瓶内,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D. 用玻璃棒一端蘸取浓盐酸,接近瓶口,产生大量白烟,证明已收集满【答案】D【解析】氨气极易挥发,闻到有气味的气体不一定表明已收集满,故 A错误;氨气没有强氧化性,不能使淀粉 KI试纸变蓝,故 B错误;红色石蕊试纸应放于试剂瓶口进行检验,伸入瓶内操作错误,故 C错
14、误;NH 3和 HCl反应生成 NH4Cl产生白烟,化学方程式为:NH 3+HCl=NH4Cl,用玻璃棒一端蘸取浓盐酸,接近瓶口,产生大量白烟能证明已收集满,故 D正确;13.下列有关 Na2CO3和 NaHCO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等浓度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放出气体的快慢 Na2CO3NaHCO3 B. 热稳定性6Na2CO3NaHCO3C. 常温时水溶性 Na2CO3NaHCO3 D. 相对分子质量 Na2CO3NaHCO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与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碳酸
15、氢钠反应较快,正确;B、2NaHCO 3 Na2CO3+CO2+H 2O,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错误;C、常温下相同的溶剂时,Na2CO3较 NaHCO3易溶,错误; D、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6,碳酸氢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4,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14.关于盐酸、硫酸、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含氧酸 B. 都属于强电解质C. 都容易挥发 D. 都能与金属 Mg发生反应产生气体【答案】D【解析】盐酸不是含氧酸,A 不正确。盐酸、硝酸易挥发,硫酸是难挥发性的,C 不正确。硝酸和浓硫酸是氧化性酸,和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D 不正确。答案选 B。15.能证明硅酸的
16、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A. 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 2难溶于水B. 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C. 高温下 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 CO2D. HCl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答案】B【解析】A.SO3溶于水生成硫酸,硫酸是强酸; CO2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是弱酸。所以能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后不一定生成强酸。SiO 2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不能证明硅酸是否是弱酸。酸的酸性强弱与对应酸性氧化物的溶解性没有必然的关系,A 不正确;B. 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说明硅酸的酸性比常见的弱酸碳酸更弱,B 正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武威市 第五 中学 2018 _2019 学年 高一化学 上学 期末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