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 .doc
《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 .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前 言 本标准是参照采用 FMVSS 106制动软管制定的。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汽车研究所、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第一轿车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广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制 动 软 管 GB 16897 1997 Brake hose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含摩托车)及挂车制动软管 ,制动软管接头和制动软管 总成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及其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挂车使用的液压、气压和真空制动软管,制动软管接头 和制动软管总成。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
2、文。本标 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 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690 92 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GB 6458 86 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 GB 10830 89 汽车制动液使用技术条件 GB 484 93 车用汽油 GB 485 88 QB 汽油机润滑油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 护套 装在软管外部的用于提高软管抗刮伤或耐冲击能力的保护装置。 3 2 制动软管 制动系统中除管接头之外用于传输或存储供汽车制动器加力的液压、气压或 真空度的柔性输送导管。 3 3 制动软管总成 装有管接头的制动软管。制动软管可有护套,
3、也可无护套。 3 4 自由长度 软管总成上两管接头之间的软管暴露部分在直线状态的长度。 3 5 制动软管接头 除卡箍外,附加在制动软管端部的连接件。 3 6 永久联接管接头 靠压皱或冷挤变形装配连接的管接头,或每重装一次软管总成都要求更换已 损坏的衬套和套圈的管接头。 3 7 爆裂 导致制动软管与管接头脱离或泄漏的故障。 3 8 真空管系连接器 指一柔性真空度传输导管: a)在制动系统中是金属管间的连接器; b)安装时不需要管接头; c)装配时,其非支承长度小于包容金属管那部分的总长度。 4 试验条件 4 1 用于试验的软管总成应是新的,应至少经过 24h 时效。试验前软管总成在 15 32
4、温度至少保持 4h。 4 2 挠曲疲劳试验和耐低 温试验的软管总成,在安装到试验设备上之前必须拆 除全部附件,如钢丝护套,橡胶护套等。 4 3 除耐高温试验、耐低温试验、臭氧试验、软管接头耐腐蚀试验外,其他试 验必须在室温为 15 32 的范围内进行。 5 液压制动软管、软管接头和软管总成 5 1 结构 液压制动软管总成由制动软管和制动软管接头组成。制动软管和制动软管接 头间是永久性联接,该联接是靠接头部分相对于软管的压皱或冷挤变形来实现的。 5 2 性能要求 液压制动软管总成或相应的零件,在第 4 章的试验条件下,按第 5.3 条的方法 试验时,应能满足本 条规定的各项性能要求。 5 2 1
5、 缩颈后的内孔通过量 采用图 1 和表 1 所示的插入量规,此量规在自重的作用下,插入全长 76mm。 5 2 2 最大膨胀量 在 6.9Mpa 和 10.3Mpa 的压力作用下 ,液压制动软管总成的最大膨胀量不得超过 表 2 规定的数值。 5 2 3 爆裂强度 在液压试验时,软管总成的每条样品必须在 27.6MPa 压力作用下,保持 2min, 软管总成不得损坏,软管总成的最低爆裂压力为 34.5MPa。 5 2 4 制动液的相容性 除使用矿物油或石油基制动液压制动软管总成外,液压制动软管总成在使用 GB 10830 中规定的 JG3 级制动液充满下,按 5.3.3 试验 ,应能满足 5.2
6、.1 和 5.2.3 要求。 5 2 5 挠曲疲劳 按 5.3.4 连续试验 35h,软管总成不得损坏。 5 2 6 抗拉强度 按 5.3.5 将软管总成以 253mm/min 的速率拉伸,在 1500N 的拉力下,不应发生 管接头拉脱或软管拉断现象。 5 2 7 吸水性 软管总成经 5.3.6 吸水性试验后 ,应能满足 5.2.3,5.2.5,5.2.6 的要求。 5 2 8 耐低温性 经 5.3.7 试验后,软管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5 2 9 耐臭氧性 液压制动软管总成经 5.3.8 试验后,在 七倍放大镜下不得有可见的裂纹。 5 2 10 接头的耐腐蚀性 液压制动软管接头经 5.
7、3.9 试验之后,除接头表面压皱外,或使用标志造成 保护层的改变外,管接头基体金属不应被腐蚀。 5 3 试验方法 5 3 1 最大膨胀量试验 5 3 1 1 试验设备 采用图 2 所示的试验设备,该设备包括: a)液压源; b)无任何添加剂和游离气体的试验用水; c)溶液箱和压力表; d)接头,垂直地安装到接头上的软管总成,以便在可控制的条件下施加压 力; e)具有 0.05mL 刻度的量管 5 3 1 2 试验程序 a)仪器的标定 使用试验仪器之前,必须用一个模拟软管总成来测定当施加 6.9MPa 和 10.3MPa 压力时所确定的标定修定量,模拟软管总成由最小规格壁厚为 1.52mm 无缝
8、钢管组 成,其自由长度为 305mm6mm ,外径为 6.3mm,在软管总成试验中使用的全部接头 和附件都应 装在该系统中,试验样品所得到的膨胀量读数应该减去标定的修正量, 最大允许标定修正量,在 10.3MPa 的压力下应为 0.08mL; b)测量软管总成的自由长度; c)将软管铅垂安装,以保证在向其施压时软管无拉伸; d)将试验液注满软管并排出系统中的全部气体; e)关闭通向刻度量管的阀门,并施加 10.3MPa 的压力,持续 10s,然后泄压。 5 3 1 3 计算在 10.3MPa 和 6.9MPa 压力下软管的膨胀量。 a)将刻度量管中的液面调到零; b)关闭通向刻度量管的阀门,以
9、 103MPa/min 速率对软管总成施加 6.9MPa 的 压力,并使软管的管道密封在该压力之下(在计算 10.3MPa 压力下的膨胀量时, 密封压力在 10.3MPa 压力之下)。 c) 3s 后,打开通向刻度量管的阀门 10s,使膨胀软管中的液体升入刻度量管 内; d)将上述中的 b)和 c)步骤重复 2 次,测量 3 次施压后聚集在刻度量管中的 试液总量; e)将刻度量管中的液体总量除以 3,减去标定修正值,就可算出体积膨胀量, 该数值再除以自由长度( m)就得到软管每米长度上的体积膨胀量。 5 3 2 爆裂强度试验 a)将制动软管连接 到压力系统上,充满水排出所有的空气; b)以 1
10、03MPa/min 的速率施加到 27.6MPa 的压力,并保持 2min; c)仍以 103MPa/min 的速率提高压力,直到压力超过 34.5MPa; d)检查并记录软管是否损坏。 5 3 3 制动液的相容性试验 5 3 3 1 试验程序 a)将一条软管总成或联接多个软管总成的歧管,从下面连接到容量为 0.5L 并装有 100mL 相容性制动液的油箱上,如图 3 所示; b)将下端封闭的软管总成内注满制动液后,使软管总成成铅垂位置放入恒 温器内。 5 3 3 2 恒温处理 a)使软管总成在 93 的温度下,放置 70h; b)拆下软管总成,并在室温中冷却 30min; c)将制动液从制动
11、软管中排出,按第 5.2.1 的要求,检查缩颈后的内孔通过 量; d)在 3h 内按第 5.3.2 进行制动软管总成的爆裂试验。 5 3 4 挠曲疲劳试验 5 3 4 1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见图 4。该设备经过了动平衡,它包括; a)活动端头,软管此端的接头由一水平杆封闭其开口。水平杆支承在两只 垂直安装的转盘上,水平杆的安装端与转盘中心相距 100mm,转盘的边缘是在同 一垂直平面内; b)可调固定端头,此端头上装有软管接头的开口,平行于活动端头并与转 盘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内; c)一只时间显示器; d)一个联通开口管接头的水压源。 5 3 4 2 试验准备 a)拆掉外部的附件,即护套、防机
12、械损伤环、安装支架、日期环带和弹簧 护套; b)测量 软管总成的自由长度; c)将软管总成安装在挠曲疲劳机上,其松弛量应符合该规格的被试软管在 表 3 中规定的数值,并测量平行于转动盘轴线的投影长度。 5 3 4 3 试验程序 a)供给 1620MPa 的水压,并从系统中排出所有气体; b)驱动活动端,使其以 800r/min 的速率旋转; c)检查并记录软管是否损坏。 5 3 5 抗拉强度试验 5 3 5 1 试验设备 4.9kN 拉力机,试验机应有总拉力的记录装置。 5 3 5 2 试验准备 铅垂安装软管总成,使软管和接头在同一直线上并与拉力方向一致。 5 3 5 3 试验程序 逐渐增加拉
13、伸载荷,试验机的活动接头以 253mm/min 的速度移动,直到软 管破坏为止,记录破坏时总的载荷和破坏的类型。 5 3 6 吸水试验 5 3 6 1 试验准备 准备 3 条软管总成,分别剥掉中心部分长 28.6mm2mm 处的外胶层,暴露出纤 维线。在剥外胶层时必须注意不要损坏纤维,不要拉长软管,测量软管总成的自 由 长度。 5 3 6 2 试验程序 a)将剥掉外胶层的软管总成浸入室温蒸馏水中并保持 70h; b)将软管总成从水中取出后,在 30min 内,分别进行 5.3.2 爆裂强度试验, 5.3.5 抗拉强度试验和 5.3.4 挠曲疲劳试验,每一项试验均使用不同的软管总成。 5 3 7
14、 耐低温试验 5 3 7 1 试验用夹具 耐低温试验用的夹具结构简图见图 5。 5 3 7 2 试验程序 a)若有扩套,应卸去护套。将软管总成伸值,放置在 -40 的低温箱中保持 70h,并将用于弯曲软管的芯轴也作同样处理。 76.2mm 直径的芯轴,适用于公称内 径为 3.2mm 的软管; 88.9mm 直径的芯轴,适用于公称内径为 4.8mm 和 6.3mm 的软管。 b)接着仍在 -40 温度下,将软管用稳定的速度,在 3 5s 内,绕芯轴弯曲至 少 180 。 c)肉眼检查软管表面有无裂纹并记录。 5 3 8 耐臭氧性试验 采用一芯 轴,该芯轴的直径为制动软管公称外径的 8 倍。 5
15、3 8 1 试验准备 卸下护套,将制动软管围绕芯轴 360 捆扎好。 5 3 8 2 将软管暴露在臭氧中 a)在室温下将绕有软管的芯轴放置 24h,然后再放在充有臭氧与空气体积之 比为亿分之 505 浓度的混合气暴露室中,保持 70h。在试验期间,暴露室内温度应 为 40 ; b)在 7 倍放大镜下检验软管是否有裂纹。不计包扎处及紧靠其附近的面积。 5 3 9 接头的耐腐蚀性试验 5 3 9 1 试验设备 盐雾试验箱应符合 GB 6458 的规定,并将软管总成的 两端堵死。 5 3 9 2 将软管总成按 GB 6458 的规定,试验 24h。用不高于 40 的清洁流 水,轻轻清洗,除去盐沉积物
16、,然后在 2min 之内用空气吹干。 5 3 9 3 检查软管总成的接头,记录其结果。 6 气压制动软管、软管接头和软管总成 6 1 结构 气压制动软管总成由两端的金属管接头(或卡箍)和中间的软管组成。 6 2 性能要求 在第 4 章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每一条气制动软管总成或相应的零件按 6.3 规定 的方法试验时,均应满足本条规定的各项要求。 6 2 1 缩颈后的内孔通过量 采用图 6 所 示的插入量规,要求量规定在自重作用下插入全长 B(见图 6)。 6 2 2 气密性 按 6.3.1 试验,目视检查水槽中的软管本体及安装接头的部分,应无气泡发 生和局部膨胀。 6 2 3 长度变化率(缠绕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6897 1997 制动 软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