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240225.doc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24022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240225.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滁州市民办高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一历史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 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 1 前三单元等。 第 I 卷 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48 分。)1.罗马法随着社会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其中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A. 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B. 万民法的颁布C. 民法大全的编纂 D. 公民法与万民法在欧洲的消失2.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A. 打击了战
2、国君主的威严 B. 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C. 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 D. 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3.从 1688 年“光荣革命”到 19 世纪末,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步得以确立和完善。其中“光荣革命”以后,其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是A.议会立法权力得以大大强化B.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C.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得到满足D.内阁如同第三院,地位重要4.墨子一书记载:“古者天子之始封诸侯万有余。”吕氏春秋吕览中说,到了商汤尚有三千余国,迄至周初,便只剩下“服国八百余”。到了周武王当权时期,诸侯国仅残留 170 多个了。据此可推断当时A.地方分权走向中央集权 B.众建诸侯而削其力的措施失效C.分封必须以宗法为基
3、础 D.血缘纽带难以维系长久的稳定5.根据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记载,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 30 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 -A.君权至上产生的问题 B.中央集权遭到了破坏C.君主权力受到了制约 D.内阁的权力至高无上6.礼记王制记载“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月告存。九十, 日有秩。”材料旨在说明西周( )A.确立了血缘纽带的宗法制度 B.弘扬了儒学的孝悌文化C.强化了森严的社会秩序 D.形成了尊老敬老的风尚7.秦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虽然仅仅有 15 个年头,但它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这是因为秦朝
4、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周边地区实施政治控制,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彻底废除了依据血缘关系世袭国家权力的继承制度A. B. C. D. 8.1875 年法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制定这一条文的目的在于A. 为平民的参政创造条件 B. 防止外国势力干预法国内政C. 防止君主派的复辟企图 D. 打击家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9.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正确的有 雅典民主政治是一定范围内的民主 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雅典民主只适用于小国
5、寡民的城邦A B C D10.元朝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镇戍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材料表明元朝行省制度下A. 地方成为自治单位 B. 形成了以行省为单位的割据势力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 地方权力被严重削弱11.十八世纪后期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论家潘恩在常识中说:“把一个人的地位捧得高出其余的人很多,这种做法从自然的平等权利的原则来说是毫无根据的,也不能引经据典- 3 -地加以辩护。在君主国家里,圣经上一切反对君主政体的部分已被很巧妙地掩饰过去了,但他们无疑值得引起那些尚待组
6、织政府的国家的注意。”据此判断,潘恩可能不会同意A.实行专制政体 B.启蒙思想家主张C.增强民族凝聚力 D.自由平等原则12.新唐书选举制记载:“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而举选不由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察举制度一直延续至唐代 B. 唐代选官制形式多样C. 科举考生必须由馆学推荐 D.“自列于州县” “即落榜13.北京故宫中清朝中央某机构遗址有如下文字介绍:“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A.辅佐皇帝,随侍左右 B.跪奏笔录,上传下达C.陪读陪写,参
7、与决策 D.掌管军队,谋划战事14.明武宗正德初,刘瑾为首的八太监弄权,内阁首辅刘健,次辅谢迁上章弹劾,皆被罢斥。天启年间,因弹劾太监魏忠贤专权误国,遭迫害的更是不可胜数。乾隆进,御史曹锡宝上疏揭发大贪污犯和珅,结果反被诬为“妄言”而获罪。表明明清时期A.内阁制度并未最终形成 B.君主专制统治强化C.监察体制名存实亡 D.宦官专权导致政治黑暗15.“在古雅典时代演说术特别发达,尤其是在民众法庭和公民大会里全得需要辩论,一场演说就能抓住人心,大获成功。”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演说的功用在于蛊惑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的判决B.智者学派的形成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C.全体城邦居民具备表决权彰显“人民
8、主权”D.演说术的兴盛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环境的内在需求16.修昔底德曾这样批评公民大会:“你们经常是言辞的欣赏者;至于行动,你们只是从人家的叙述中听来的;你们像是坐在职业演说家脚下的听众,而不像是一个讨论国家事务的议会。”他的批评表明A.公民大会无法履行民主职能 B.雅典民主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C.修昔底德反对实行民主制度 D.雅典公民缺乏足够的政治理性- 4 -17.公元前 326 年,罗马通过了彼提利阿法案,依照法律规定,债务人以他的财产而不是以人身对债主负责。这一规定A.保证了平民的公民身份和权利 B.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C.解决了平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 D.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18
9、.“在 2 至 3 世纪之交,罗马先后出现五大著名法学家罗马皇帝曾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有难题而成文法无法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他们的著作来解决。 ”这表明A. 古罗马缺乏严密的司法程序 B. 罗马法由成文法和习惯法两部分构成C. 古罗马法学家享有一定特权 D. 法学家的研究推动了罗马法发展完善19.作为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件,理应含有某种不同于旧时代的新内容。然而,权利法案却并非如此。事实上,议会所获得的立法、财政权14 世纪时已获得了,议员在议会中的言论自由等权利在 15 世纪后也已经逐渐得到公认。该内容反映了 17 世纪英国革命的政治目的是A.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B.为确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滁州市 民办 高中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201901240225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