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9版高考化学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件20190225142.pptx
《北京市2019版高考化学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件2019022514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19版高考化学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件20190225142.pptx(2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考化学 (北京市专用),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 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 1.(2016北京理综,8,6分)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五年高考,答案 A 抗氧化剂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的添加剂,使用目的是延缓食品的变质。,解题关键 明确使用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目的。,评析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方面的知识,属于了解层次的试题,难度较小。,2.(2014北京理综,12,6分)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 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
2、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 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C.反应至6 min时,c(H2O2)=0.30 mol/L D.反应至6 min时,H2O2分解了50%,答案 C A项,06 min内,产生n(O2)=110-3 mol,消耗 n(H2O2)=210-3 mol,则v(H2O2)= =3.310-2 mol/(Lmin),故A项正确;B项,依照A项解题步骤,可知B项正确;C项,反应 至6 min时,消耗n(H2O2
3、)为210-3 mol,剩余c(H2O2)= =0.20 mol/L, 故C项不正确;D项,反应至6 min时,消耗n(H2O2)为210-3 mol,占起始物质的量的50%,故D项正 确。,解题关键 本题以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实验为情境,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易错警示 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时,注意不能忽略体积而用物质的量的变化量除以时间;不能用 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3.(2018北京理综,27节选)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 与存储。过程如下:(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补充完整。 .SO2+4I-+
4、4H+ S+2I2+2H2O .I2+2H2O+ + +2I- (4)探究、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 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B是A的对比实验,则a= 。 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反应速率解释原因: 。,B是A的对比实验,则a= 。 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反应速率解释原因: 。,答案 (3)SO2 S 4H+ (4)0.4 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
5、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反应比快;D中由反应产生的H+使反应加快,解析 (3)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在中I-被氧化为I2,则在中I2应该被 SO2还原为I-,结合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可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B是A的对比实验,B中加入0.2 molL-1的H2SO4,A中不加H2SO4,所以KI的浓度应该与A相 同,即a=0.4。 比较A、B、C可知,有H2SO4和KI时,SO2歧化反应速率较只有KI时快;只有H2SO4,无KI时不发 生歧化反应,所以可得出的结论为酸性增强,I-催化SO2歧化反应速率提高。,规律总结 Fe3+催化H2O2分解与I-催
6、化SO2歧化反应相似,Fe3+催化H2O2分解的过程为:2Fe3+H2O2 O2+2Fe2+2H+、2Fe2+H2O2+2H+ 2Fe3+2H2O。,4.(2018江苏单科,1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反应4Fe(s)+3O2(g) 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 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C 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化学能除转化为电能外,还有热能的产
7、生,A错误;4Fe(s)+ 3O2(g) 2Fe2O3(s)是一个熵减反应,而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必为放热反应,B 错误;N2与H2合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3 mol H2与1 mol N2不能完全转化为NH3,转移电子 的数目小于66.021023,C正确;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温度过高,使酶失去生理活性,D错误。,5.(2017江苏单科,10,2分)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70 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 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
8、H2O2分解速率越快 C.图丙表明,少量Mn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 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识图的能力。A项,从图甲看出,相同 时间内,起始c(H2O2)越大,H2O2的浓度变化量越大,即分解速率越快,错误;B项,从图乙看出, NaOH溶液浓度越大,即pH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快,错误;C项,从图丙看出,0.1 molL-1 NaOH与 1.0 molL-1 NaOH所示曲线相比,0.1 molL-1 NaOH对应曲线表示的H2O2分解速率快,错误;D项 正确。,6.(2014
9、课标,9,6分)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 理为: H2O2+I- H2O+IO- 慢 H2O2+IO- H2O+O2+I-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速率与I-浓度有关 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 D.v(H2O2)=v(H2O)=v(O2),答案 A 由于反应速率由慢反应决定,故I-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正确;IO-为中间产物,不 是催化剂,B错误;活化能不是反应热,反应热是正、逆反应活化能的差值,C错误;D错误。,7.(2014重庆理综,7,6分)在恒容密闭容
10、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 Y(g),温度T1、T2下X 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t1时间内,v(Y)= molL-1min-1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答案 C 依据题中图示,可看出T1T2,由于T1时X的平衡浓度大,可推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A项,M点与W点比较,X的转化量前者小于后者,故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应小于进行到W点 放出的热量,A项错误;B项,2v(Y)=v(X)= molL-1m
11、in-1,B项错误;C项,T1T2,温度越高,反应速 率越大,M点的正反应速率W点的正反应速率,而W点的正反应速率=W点的逆反应速率N点 的逆反应速率,C项正确;D项,恒容时充入X,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D项错 误。,8.(2018课标,28节选)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3)对于反应2SiHCl3(g) SiH2Cl2(g)+SiCl4(g)(H1=48 kJmol-1),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 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平衡常数K3
12、43 K= (保留2位小数)。 在343 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 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 、 。 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a 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 -k逆 ,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的= (保留1位小数)。,答案 (3)22 0.02 及时移去产物 改进催化剂 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 大于 1.3,解析 (3)反应2SiHCl3(g) SiH2Cl2(g)+SiCl4(g) H1=48 kJmol-1,由于H10,升高温度,化 学平衡正向移动,SiHCl3的
13、转化率增大,故曲线a表示343 K,观察图像知,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 化率为22%;设起始时SiHC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列出“三段式”:2SiHCl3(g) SiH2Cl2(g)+SiCl4(g) 起始 c 0 0 变化 0.22c 0.11c 0.11c 平衡 0.78c 0.11c 0.11c 故K343 K= = 0.02。 已知2SiHCl3(g) SiH2Cl2(g)+SiCl4(g) H1=48 kJ mol-1,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 的吸热反应,故要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及时移去产物;要缩 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反
14、应物压强(浓度)和改进催化剂等。 a、b处SiHCl3的转化率相等,但a处温度比b处高,故va大于vb;依据题意知v正=k正 ,v逆=k逆,由平衡时v正=v逆知, = =0.02,对于a处,列出“三段式”计算知, =0.8,=0.1, =0.1,故a处 = = 1.3。,疑难点拨 (3)根据已知表达式表示出v正和v逆,利用达到化学平衡时v正=v逆计算出 ,然后结 合“三段式”即可求出 。,9.(2015课标,28,15分)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 问题: (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 应的还
15、原产物为 。 (2)上述浓缩液中主要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 开始沉淀时,溶液中 为 。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 (3)已知反应2HI(g) H2(g)+I2(g)的H=+11 kJmol-1,1 mol H2(g)、1 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 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151 kJ的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 kJ。 (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 2HI(g) H2(g)+I2(g) 在716 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
16、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 。 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 数,则k逆为 (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 7 min-1,在t=40 min时,v正= min-1。 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 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 (填字母)。,答案 (1)MnSO4(或Mn2+)(1分) (2)4.710-7(2分) (3)299(2分) (4) (2分) k正/K
17、1.9510-3(每空2分,共4分) A、E(4分),解析 (1)MnO2在酸性条件下可把I-氧化为I2,自身被还原为Mn2+,即还原产物为MnSO4。 (2)当AgCl开始沉淀时,AgI已经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 = = = = 4.710-7。 (3)设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x kJ,由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可知,2x=436+ 151+11,解得x=299,故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299 kJ。 (4)观察表中数据知,12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x(HI)=0.784,x(H2)=x(I2)=(1-0.784) =0.108,
18、故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 = 。 由于v正=k正x2(HI),v逆=k逆x(H2)x(I2),K= ,当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v逆,即k逆= ;在t=40 min时,x(HI)=0.85,v正=k正x2(HI)=0.002 7 min-10.852=1.9510-3 min-1。 反应2HI(g) H2(g)+I2(g)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x(HI)减小, x(H2)增大,观察图像知,对应的点分别为A和E。,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热的计算,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以信息给予的形 式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理论。,10.(2015海南单科,8,4分)10
19、mL浓度为1 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 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 ( ) A.K2SO4 B.CH3COONa C.CuSO4 D.Na2CO3,C组 教师专用题组,答案 AB 若加入物质使反应速率降低,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要不影响氢气的生成 量,则氢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A项,加入硫酸钾溶液,对盐酸产生稀释作用,氢离子浓度减 小,但H+的物质的量不变;B项,醋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醋酸,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随着反 应的进行,CH3COOH最终完全电离,故H+物质的量不变;C项,加入硫酸铜溶液,Cu2+会与锌反应 生成铜,构成原电池,会加快
20、反应速率;D项,加入碳酸钠溶液,Na2CO3会与盐酸反应,使溶液中的 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生成氢气的量减少。,11.(2014天津理综,3,6分)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 的是 ( )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答案 D A项,H-TS0,所以只有S0才有可能使 H-TS0;D项,常温下,Fe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加热条件下二者反应的还原产物为SO
21、2,没有 H2生成,D项错误。,12.(2014江苏单科,11,4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B.2NO(g)+2CO(g) 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加热0.1 molL-1 Na2CO3溶液,C 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 D.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H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 均增大,答案 C A项,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Fe、Cu和海水构成原电池,海轮外壳腐蚀更 快,A项错误;B项,该反应是熵减的反应,S0,要在常温下自发进行,则H0,B项错
22、误;加热会促 进C 水解,c(OH-)增大,pH增大,C项正确;D项,酯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加热会加快反应速率,但 化学平衡向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D项错误。,13.(2013福建理综,12,6分)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 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 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 间溶液变 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40 之前与40
23、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 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 molL-1s-1,D.温度高于40 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答案 B 由图可知,A项正确;图中b、c两点对应的温度不同,故NaHSO3的反应速率也不同,B 项错误;a点NaHSO3的反应速率为v= = molL-1s-1=5.010-5 molL-1s-1,C项正确;由题 干信息可知,温度高于40 时不宜用淀粉作指示剂,D项正确。,考点二 化学平衡 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 1.(2013北京理综,11,6分)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2019 高考 化学 专题 化学反应 速率 化学平衡 课件 20190225142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