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3.2三峡之秋教案2北师大版20190214130.doc
《六年级语文上册3.2三峡之秋教案2北师大版2019021413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3.2三峡之秋教案2北师大版20190214130.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三峡之秋 教材简析三峡之秋是作家方纪的一篇美文。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了中秋这一天中三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目标1、 积累词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顺序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景物的方法及修辞手法的运用。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的景色的及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教学难点: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色的。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2、准备三峡的风光片 VCD,实物投影,课堂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2、: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 (板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学生介绍三峡你们对三峡了解多少,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1、 可以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老师将学生找到的地图投影,让学生介绍: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2、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其他资料。3、引导背诵描写三峡的古诗,如:早发白帝城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看三峡?感受一下?教师播放三峡 VCD
3、三、出示课时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条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出示自学指导(一)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字典注意读正确。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画出体现顺序的词语。(5 分钟后,看哪组回答的最好。 )(引导学生读出)(一)自学质疑 (学生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字典注意读正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的意思。 )(二)合作释疑(同组之间相互交流,掌握生字词,体会本文内容。 )(三)展示评价(各组派代表回答。 ) (四)巩固深化1、易错的字。橘柚 陡峭
4、 累累 巨蟒 荡漾 光晕 驳船 摇曳 谷壑 清冽2、词语解释。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2累累:接连成串。摇曳:摇荡。宛若:宛如;仿佛。谷壑:山谷,山沟。3、全班交流、探究: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划出重点词语。五、出示自学指导(二)1、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描写了一天中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2、读读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5 分钟后,看哪组回答的最好。 )(引导学生读出)(一)自学质疑 (学生自由读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的意思。 )(二)合作释疑(同组之间相互交流,体会本文内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32 三峡 教案 北师大 20190214130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