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课件201902252152.ppt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课件20190225215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课件201902252152.ppt(8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微专题5 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类型一 反应原理类简答题,1.平衡移动类,知能储备,(1)找出平衡反应的特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反应是吸热还是放 热等)。 (2)列出题目改变的条件(温度的变化、容器容积的改变、浓度的改变等)。 (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改变的条件导致平衡的移动方向。 (4)得出结论(平衡移动以后导致的结果:体系颜色的变化、浓度的变化、沉淀的溶解或增加等)。,典例示范,【例1】 (2018北京卷,27节选)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2)对反应,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
2、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p2 p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 .。,思路点拨:(1)反应特点: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 (2)该反应中温度相同,p2压强下生成物浓度更大p2时利于正反应。 (3)结合(1)的结论,高压利于正反应。 (4)结论:压强p2p1。,(2) 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使反应正向移动,H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题组巩固,解析:根据平衡可知,当少量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右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pH基本不变;当少量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左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p
3、H基本不变。 答案:当少量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右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pH基本不变;当少量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左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pH基本不变,(1)实验甲中,若2 min 时测得放出的热量是4.2 kJ,则 02 min 时间内,用SO2(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SO2)=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 (2)实验丙中,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 。 (3)由表中数据可推知,T1 T2(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答案:(1)0.05 molL-1 min-1 2.613 (2)40% (3)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613,T
4、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T1T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电化学类,知能储备,电化学类简答题在前几年频繁出现在高考全国卷及各省市地方卷中,需要考生用语言表达出电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原理的应用。但近几年关于电化学在卷的设问主要集中在电化学计算或者用电极反应式等作答。 (1)原电池 确定原电池的原理反应。 根据原理反应确定出电池的负极、正极。 确定出电子(电流)的方向;确定电极上的电极反应。 得出结论:电极质量的变化;气体的逸出;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离子向某电极移动等。,(2)电解池 确定电解池的阴极、阳极。 判断溶液中离子在两电极上的放电顺序。 得出结论:电极
5、质量的变化;气体的逸出;沉淀的生成;溶液pH的变化、离子向某电极移动等。,典例示范,【例2】 (2014全国卷,27节选)H3PO2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1)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思路点拨:(1)阳极阴离子失电子硫酸溶液中OH-放电H+浓度增大。,(2)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 .。,(3)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 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题组巩固,1
6、.某研究所组装的CH3OH-O2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1)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 。 (2)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1)CH3OH,(3)以此电池作电源,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并有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 . (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表示)。,2.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图所示。,中,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 ,说明理由: .。,类型二 实验操作类简答题,1.实验现象的描述,知能储备,实验现象的描述要做到全面:看到的(
7、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逸出、液面的变化、生成烟雾等);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体的气味);摸到的(温度变化等)。还要叙述简洁准确,使用化学术语。 (1)气体的变化现象 生成色、味的气体 气体由色变为色 气体先变色,再变色,(2)溶液中的现象 溶液颜色由色变为色 溶液中产生色沉淀 溶液变浑浊(澄清) 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差) 溶液发生倒吸 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有色气体逸出) 液体分层(上层显色、下层显色) (3)固体的变化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最后完全消失(固体部分溶解) 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固体由色逐渐变为色 溶液中有色固体析出 (4)其他常见现象描述 发出的光 产生色的火焰 产生色的烟
8、(雾),典例示范,【例1】 (2018全国卷,26节选)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 gmol-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 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S2O3)=4.110-5。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溶液,(3)依据反应,描述现象。,答案:加入过量稀盐酸 出现乳黄色浑浊 (吸)取上层清液,滴入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题组巩固,1.(2017全国卷,26节选)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
9、,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1)C、D中的溶液依次为 (填标号)。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 e.浓H2SO4,解析:(1)FeSO4在分解时生成红色粉末即为Fe2O3,Fe的化合价升高,则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有SO2生成,据原子守恒还应有SO3生成,所以检验产物SO3用BaCl2溶液,SO2用品红检验,故C、D中的溶液依次为c、a,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褪色。 答案:(1)c、a 产生白色沉淀、褪色,(2)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某化学小组
10、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金属与浓硫酸的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上图装置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B装置的目的是 ; x溶液为 。,(2)将上述实验中的铜改为黄铜(铜锌合金),实验后阶段可观察到倒立漏斗边缘有气体冒出,且越来越快。该气体可能为 ,气体产生越来越快的原因可能是 (至少两点)。 验证该气体的实验方案如下:装置连接顺序:x ; 能证明上述假设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解析:(2)若将上述实验中的铜改为黄铜(铜锌合金),实验后阶段浓硫酸变稀,与锌反应会产生氢气,所以实验后阶段可观察到倒立漏斗边缘有气体冒出,且越来越快,该气体可能为H2;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结合
11、该实验原理及条件,气体产生越来越快的原因可能是:黄铜为铜锌合金,反应后期,与硫酸形成原电池,产生H2速率加快,反应放热,加快反应速率等。 若要验证该气体是氢气,根据可供选择的装置及药品,先除去二氧化硫,再吸水干燥,然后通入灼热的氧化铜,最后检验产物是水,所以装置连接顺序:xcdefabg。 若E中(硬质玻璃管)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生成了铜单质,同时H中(球形干燥管)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生成了水,由此可证明上述假设成立。,答案:(2)H2 黄铜为铜锌合金,反应后期与硫酸形成原电池产生H2速率加快;反应放热 cdefabg E中(硬质玻璃管)黑色粉末变红,H中(球形干燥管)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2
12、.物质的检验,知能储备,(1)气体检验 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特征试剂判断是否相互干扰(影响)确定检验顺序验证、确认。 单一气体检验:将气体通入(或通过)试剂溶液(或固体)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混合气体的检验:检验气体甲除去气体甲确定气体甲已除尽检验气体乙。,液体:取少量溶液(待测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溶液,观察到现象(产生色沉淀或溶液变色或生成气体),表明溶液中存在离子。,典例示范,【例2】 (2018全国卷,28节选)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2
1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 、 。,解析:(1)空气中含有O2,为防止Fe2+被O2氧化,应先通入N2,隔绝空气,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答案:(1)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2)CO2 CO,(3)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4)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的残留物含有FeO和 Fe2O3,检验Fe2O3存在的方法是 。,解析:(3)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倒吸,应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 (4)检验Fe2O3的方法是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
14、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2O3。,答案:(3)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 (4)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2O3,题组巩固,1.(2018辽宁沈阳郊联一模)已知:甲醛(HCHO)与葡萄糖化学性质相似,都具有还原性。为探究过量甲醛和新制Cu(OH)2反应的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1)在如图装置中进行实验,向a中加入0.5 molL-1CuSO4溶液50 mL和5 molL-1 NaOH溶液100 mL,振荡,再加入40%的甲醛溶液50 mL,缓慢加热2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仪器a的名称是 。 能说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二轮 复习 专题 语言 描述 问题 答题 思路 规范 课件 201902252152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