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十讲散文阅读三课件201902201136.ppt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十讲散文阅读三课件201902201136.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十讲散文阅读三课件201902201136.ppt(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十讲 散文阅读(三),语文,1推敲、体会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从多种角度赏析句子。 3辨识表现手法,分析其作用。,一、词语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辨析词语的特定含义。 解答此类试题的步骤是:首先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其次分析语 言环境。在分析语言环境时,先分析词语所在句子的意义和结构,再寻找和词语相关的语言信息,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从修辞义、隐含义、临时义、情感义等多方面去分析。 【答题格式】词语语境义:“”一词原指_,这里指_,起到了_的作用。,2问某词能否去掉,调换等题型。 【答题格式】(1)回答“可以”或“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
2、的原文时)。 (2)结合句子分析用该词强调突出了(限制、说明、修饰了)_,更能形象(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或该词与上文有对应关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等,所以不能调换。 3文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方法:(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其他、以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二、词语的表达效果 1精确性作用。指词语(主要为动词、形容词)在表达概念上的准确、恰当,修饰、限制作用,补充性词语在表意上的精确、严密等方面的作用。 2形象性作用。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的作用(包括色彩性、音乐性)等。
3、3情感性作用。指表达喜好、热爱、赞美、颂扬或厌恶、贬损、批判等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注意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和双关义。 4结构性作用。指词语在全篇(或本段)中的地位和作用。如照应、过渡、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情节发展、总领下文等。,三、佳句赏析 1从修辞角度赏析。 答题三步:(1)判断采用什么修辞手法;(2)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3)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含义。(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表现了、描写了)_,表现了(人或事物)_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某某事物的_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
4、刻的印象。,几种常见修辞及表达效果。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答题格式】把_比作_,生动形象地表现了_。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把写活了,使_富有人情味。,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答题格式】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表现了_,表达了_的感情。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答题格式】加强_语气,意思是说_,表达了_的感情。,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 (1)议论
5、句:揭示_的道理,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 (2)抒情句:抒发作者_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3)描写句: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从_(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写出了景物_的特点,渲染_气氛,烘托人物的_情感(预示人物的_命运,表现人物_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_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_环境气氛,衬托人物_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3从句式角度赏析。(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2)设问句
6、:提醒注意,引发思考。(3)反问句:加强语气。(4)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感情。,四、表现手法 广义的表现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作用具体如下: 【答题格式】1.小中见大: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_入题,抓住_的_特点,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或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2对比:本文巧用对比,把_和_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
7、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觉的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出_。 3象征:本文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抓住了与_相似的特点,通过对_准确地描写刻画,更好地达到了表现_的目的。 4巧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巧合,_,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生活的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现了主题,令人读后不免颔首称许。,5抑扬:本文运用了抑扬之法,作者的本意是_,而先_,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_,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 6衬托:本文运用了衬托之法,用的_衬托_的_,使作者对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7烘托:本文大量运用环境烘托,把表现对象的_心理,放在一个_的环境里,更好地表现了
8、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8托物言志: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紧紧抓住_的_特点,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的理想(或人生观或生活态度或精神品质)。 9卒章显志:本文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点明了_的主旨,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 10悬念: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悬念的表现手法,先把_抛给读者而又并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主题的目的。,11首尾呼应:文章首尾呼应,使结构、内容更_,中心更_,从而加深读者印象,引起读者共鸣。 1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描写_的情景,烘托了一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中考 语文 名师 复习 第十 散文 阅读 课件 201902201136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