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永城实验高中 2017-2018 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1.有学者认为,古希腊土质薄而硬,山地多,开垦难,但易发现金属,铁器使用早于其他 地区,生产力水平较高,氏族成员个体经济实力较强,他们对氏族群体的维系力量大大削弱,所以平民对贵族的斗争往往能够取胜。其意在表明A.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 B. 希腊地理环境只能导致内部矛盾激化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 地理环境是希
2、腊民主形成的重要因素【答案】D【解析】“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故 A 项错误;“希腊地理环境只能导致内部矛盾激化”错在“只能” ,也过于绝对,故 B 项错误;希腊的地理环境与民主制度之间不是唯一的因果关系,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希腊地理环境与民主形成之间有很大的的联系,故 D 项正确。故选 D。2.公元前 536 年,郑国把刑书铸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 449 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刻写于 12 块铜牌之上。这表明A. 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B. 中西方很早就有法治文明交流C. 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 D. 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答案】C【解
3、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把刑书铸刻刻在青铜鼎上和法律条文刻写于 12块铜牌之上均是强调要形成成文的法律,即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国比西方更晚进入法治社会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法治文明“交流” ,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方面的信息,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3.公元前 5 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 2 -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4、( ) A. 公民民主 B. 人民民主C. 间接民主 D. 代议制民主【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说明雅典是全体公民的直接民主,故 A 项正确;人民民主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故 B 项错误;雅典属于直接民主,故 C 项和 D 项错误。4.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的著名政治家西塞罗曾说:十二铜表法是“必要的诗歌,小孩子可得而诵读之” 。据此可知,该法A. 是口头流传的生活习惯B. 是古罗马专门的儿童保护法C. 是古罗马的成文法D. 是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十二铜表法并不是口头流传的,故 A 项错误;十二铜表法也
5、不是是古罗马专门的儿童保护法,而是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故 B 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成文法,故“可得而诵读之” ,故 C 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并不是儿童文学作品,故 D 项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可得而诵读之”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十二铜表法是成文法的角度进行正确理解,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5.古希腊历史上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那些著名的思想家,都对民主持批评或否定的态度,如柏拉图是拥有民主权利的雅典公民,但他却反对雅典的民主制。这是因为古代雅典的A. 民主制不能够确保公平和正义B. 民主制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利C. 下层公民没有享受到民
6、主权利D. 民主制使平民和贵族矛盾激化【答案】A- 3 -【解析】材料“柏拉图是拥有民主权利的雅典公民,但他却反对雅典的民主制”是因为古代雅典的民主制不能够确保公平和正义,是少数人的民主,故 A 项正确;B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它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是奴隶主自由民阶级的民主这种有限的阶级民主决定了这种民主有巨大的局限性和狭隘性。6.“它超越了城邦制狭隘的政治框架,创立了一个将地中海世界的不同国家合为一体的世界国家”
7、。 “它”的经验受现代国家推崇的是A. 创建民主政治,公民轮番而治 B. 推行以法治国,追求万民平等C. 不断进行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 调整政治制度,强化公民权力【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创立了一个将地中海世界的不同国家合为一体的世界国家”可知, “它”指的是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推行依法治国,追求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故答案为 B 项。其他三项是雅典城邦的经验,排除 ACD 项。7. 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 突出依法行政 B. 对君权的制约C. 强
8、调主权在民 D. 对权力的监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内阁制强调政府对议会负责,君主立宪制对君主及议会的权力有明确规定,两党制下两党轮流执政互相监督,三者均体现了对权力的监控。故选 D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8. 19 世纪 70 年代,法德通过不同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下列关于两国政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两国权力中心不同 B. 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C. 议会行使立法权力 D. 都体现一定的民主精神- 4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法国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而德国的权力中心在皇帝,故 A
9、正确;法国的元首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而德国的皇帝由世袭产生,故 B 符合题意;两国的议会都行使立法权力,两国的政体也都体现一定的民主精神,故 CD 正确。【名师点睛】法德两国代议制政体的异同点:相同点有:都实行两院制,议会作为立法机构;国家元首都拥有大权,可以统率部队;下议院的权力都比较小,立法权都受到限制。不同点有:(1)国家元首方面: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在参议院同意下可以解散众议院;德国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拥有巨大权力,可以召集或解散议会。(2)行政和立法机构关系方面:法国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受议会限制;德国皇帝
10、任命帝国政府的宰相,宰相不由选举产生,所以不对议会只对皇帝负责,帝国议会虽是立法机构,但所有法案都需经皇帝和联邦议会批准。(3)官员和代表产生方式:法国总统和参议院议员由选民间接选出,众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德国皇帝世袭,宰相由皇帝任命,联邦议会代表不经选举,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比较9.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斯弗里德曼说:“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和硅谷,不在于空军和海军,不在于言论自由和自由市场,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美国强大的真正力量在于我们所继承的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
11、系。 ”汤姆斯弗里德曼颂扬的是美国的( )A. 强大的国力和先进的制度B. 完善的经济体制和先进的科技C. 宪法和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D. 联邦制度和两党轮流执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宪法和民主制度,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干关键信息“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可知,材料强调美国的强大在于其法律和政治制度,故 C 项为正确答案。其他三项均没有涉及美国的法律,理解片面。- 5 -10.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英国 1882 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度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与。1887-1889 年,
12、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 84.5%。美国在 18851889 年,总统否决议案达 324 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A. 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 B. 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C. 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D. 行政机构权力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答案】D【解析】据材料“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与” 、 “总统否决议案达 324 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英国和美国的行政机构对议会的极大的制约,说明行政机构权力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故 D 选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的信息,故 A 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行政权对议会的制约,无法说明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
13、策中心,故 B 选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故 C 选项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明确英国内阁和美国总统属于行政权,议会属于立法权,再扣住材料关键信息“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与” 、 “总统否决议案”即可推理出行政机构权力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的结论,此时注意排除教材知识的干扰即可。11.近代英国和美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逐步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但两国政治制度各具特色。以下表述属于英国代议制与美国不同的是A. 体现司法独立原则B. 政府掌握行政权C. 首相为国家元首D. 内阁对议会负责【答案】D【解析】美
14、国的政府对总统负责,总统对选民负责,英国的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故 D 符合英国,不符合美国,故选 D;ABC 是相同点,排除。12.近代以来法国共产生了 16 部宪法,其中在 17891875 年的近 90 年内,法国平均每 7 年更换一部宪法,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近 70 年一直未改变,这反映了A. 启蒙运动使法国思想极其活跃- 6 -B. 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力量多元C. 法兰西共和之路历程非常艰难D. 外国干涉频繁打断民主化进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90 年内更换 12 部宪法”可知法国宪法的频繁更迭说明法国国内各种势力较量的激烈,法国 1875 年宪法最终确立了
15、共和政体,从而表明法国在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C 项正确。A B D 三项只是强调宪法变更的原因,排除。所以选 C13.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 1875 年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 ”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A. 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B. 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C. 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D. 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答案】C【解析】本题属最佳选择题,戴高乐主要解释
16、了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的关系,参议院起监督作用,这正是启蒙思想宣扬的民主与理性,四个选项表述虽然都符合史实,但只有 C 选项紧扣戴高乐的解释。14.马克思:“人们对(巴黎)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 ”这说明巴黎公社A. 完全代表了工人阶级利益 B. 国家政权性质具有不明确性C. 是各阶级阶层的联合政权 D. 政治形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答案】D【解析】据材料“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不仅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包括其它城市平民,故 A 选项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故 B 选项错误;巴黎公社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
17、,且没有联系和发动农民阶级,故 C 选- 7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在政治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故 D 选项正确。15.1852 年,马克思在总结法国 1848 年革命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摧毁和打碎旧国家机器,但是对“打碎”的含义还没加以具体的阐述。1871 年 6 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详细阐述了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 “打碎”包括破坏旧的国家压迫性机关,也包括改造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合理职能。这说明A. 共产党宣言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指南B.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逐步完善C. 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摧毁旧的国家机器D. 巴黎公社的失败是由于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18、指导【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巴黎公社并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排除 A;材料中对怎样打碎国家机器,马克思由深入的探讨,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逐步完善。无产阶级的首要人物是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制,排除 C;巴黎公社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还没有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之一,排除 D。16. 某地称自己籍贯为“越人” ,逐渐让位为“会稽郡人” ,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三省六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越人” 一词来源于分封制,即“越国地区人” ;
19、“会稽郡”是郡县制度下地方的一个行政单位。 “越人” ,逐渐让位为“会稽郡人” ,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郡县制的实行。B 项宗法制度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D 项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的政治制度。故选 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点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分封制 郡县制- 8 -时 代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与中央关系被分封的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影响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不同点划分标准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目的
20、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共同点性质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17. 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今天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此职,最可能的原因是( )A. 秦始皇为了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B. 秦始皇为了自己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 秦始皇缺乏可委以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 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秦朝统一中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其中太尉负责全国的军事,但是,皇帝担心军权旁落,虽设置其职,并无安排相关人员接任,皇帝直接管理全国军事。故选 B。A 项是丞相职责;CD 项明显错误。- 9 -考点:秦代专制主义中
21、央集权制度点评: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代 2000 多年一直沿用。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代替。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矛盾斗争以及所采取的措施也需要掌握。18. “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殓,报仇。帝嘉之,拜中大夫。 ”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 二十等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答案】B【解析】材料显示丁兰对母之德是其做官的主要依据,而古代依据品德作为选官依据的制度是察举制。19.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永城市 实验 高级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历史 下学 期末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