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烟台市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化学试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B. 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铜,会使蛋白质发生聚沉而制得豆腐C. 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D. 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A【解析】【详解】A. 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种油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为肥皂,A 正确;B.硫酸铜电离产生的 Cu2+是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于制豆腐,B 错误;C.人体内没有能够使纤维素水解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变为葡萄糖,C 错误;D.碳纤维是单质碳,不
2、是有机化合物,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A。2.宋代开宝本草记载,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 。该制取 KNO3的方法是A. 过滤 B. 蒸馏 C. 重结晶 D. 升华【答案】C【解析】【详解】KNO 3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冬天温度低时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将得到的晶体再溶解于水中,升高温度蒸发溶剂,得到高温下 KNO3的饱和溶液,再降温,KNO 3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这种制取 KNO3方法就是重结晶法,故合理选项是 C。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乙醇的分子式:C 2H5OH B. 次氯酸的电子式:C.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中子数为
3、 146、质子数为 92 的铀(U)原子:14692U2【答案】B【解析】【详解】A.乙醇的分子式是 C2H6O,结构简式是 C2H5OH , A 错误;B.HClO 分子中 O 原子最外层有 6 个电子,分别与 Cl、H 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从而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因此电子式是 ,B 正确;C.Cl 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17,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 错误;D.中子数为 146、质子数为 92 的铀原子质量数是 238,用原子符号表示为 ,D 错误;23892U故合理选项是 B。4.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玻璃、水泥、陶瓷工业中,石灰石都是主要的生
4、产原料B. 在氯碱工业中,电解槽被离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C. 在合成氨工业中,采用循环操作提高原料利用率D. 在侯氏制碱工业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详解】A.在陶瓷工业中,主要的生产原料是硅酸盐,不是石灰石,A 错误;B.在氯碱工业中,电解槽被离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可以防止两极的产物接触发生反应,B 正确;C.在合成氨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为可逆反应,原料不能完全转化为产物,采用反应物的循环利用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C 正确;D.因为氨气溶解度非常大,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能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有利于生成产品,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 A。5.室温
5、时,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pH=1 的溶液中:K +、Fe 2+、Cl -、NO 3-B. 含大量 Fe3+溶液中:NH 4+、Na +、HCO 3-、Cl -C. 在 c(H+)=110-13mo1/L 溶液中:NH 4+、A1 3+、SO 42-、NO 3-D. 在强碱溶液中:Na +、K +、A1(OH) 4-、CO 32-3【答案】D【解析】【详解】A. pH=1 的溶液显酸性,含有大量的 H+,H +、Fe 2+、NO 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 错误;B.Fe3+、HCO 3-会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C.c(H+)=110-13mo1/
6、L 的溶液显碱性,含有大量的 OH-,OH -与 NH4+、A1 3+会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D.在强碱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OH-,OH -与选项的离子不发生反应,且四种离子之间也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 D。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乙烯与 SO2均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B. 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C. 酸性条件下,CH 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 CH3COOH 和 C2H518OHD. 甲烷和 Cl2的反应与乙烯和 Br2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答案】C【解析】【详解】A.乙烯使溴水褪色是由于发生加成反应;SO 2能
7、使溴水褪色是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者褪色原理不相同,A 错误;B.C4H10有正丁烷、异丁烷二种同分异构体,二者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B 错误;C.CH3CO18OC2H5是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产生乙酸 CH3COOH 和乙醇 C2H518OH,C 正确;D.甲烷和 Cl2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乙烯和 Br2发生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二者反应类型不同,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C。7.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每一步都能实现的是A. Si SiO2 H2SiO3O2/点 燃 H2OB. Mg(OH)2 MgCl2(aq) MgHC1(aq) 电 解4C. Al2O3 A1Cl3(aq) 无
8、水 AlCl3HC1(aq) 加 热D. CH3CHO CH3COOH CH3COOCH3O2催 化 剂 , CH3OH浓 硫 酸 , 【答案】D【解析】【详解】A.SiO 2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产生 H2SiO3,A 错误;B.在工业上是用电解熔融的 MgCl2的方法制取 Mg,B 错误;C.A1Cl3是强酸弱碱盐,将溶液加热,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 Al(OH)3和 HCl,HCl 加热挥发,故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是 Al(OH)3,不能得到无水 AlCl3,C 错误;D.CH3CHO 被 O2催化氧化产生 CH3COOH,产生的乙酸与甲醇在催化剂存在时,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 CH3COOCH
9、3和水,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 D。8.用还原法可以将硝酸厂烟气中的大量氮氧化物(NO x),转化为无害物质。常温下,将 NO与 H2的混合气体通入 Ce(SO4)2与 Ce2(SO4)3的混合溶液中,其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 I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Ce4+H2=2Ce3+2H+B. 反应 II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C. 反应前溶液中 c(Ce4+)一定等于反应后溶液中的 c(Ce4+)D. 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内 Ce3+和 Ce4+离子的总数一定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反应 I 为 2Ce4+H2=2Ce3+2H+,
10、A 正确;B.反应 II 的反应物为 Ce3+、H +、NO,生成物为 Ce4+、N 2、H 2O,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为 4Ce 3+4H+2NO=4Ce4+N2+2H2O,在该反应中 NO 是氧化剂,5Ce3+是还原剂,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 2:4=1:2,B 正确;C.反应前后溶液中 n(Ce4+)的物质的量不变,但由于反应后溶液中水的物质的量增多,所以反应后溶液中 c(Ce4+)减小,C 错误;D.由于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根据 Ce 元素守恒可知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内Ce3+和 Ce4+离子的总数不变,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 C。9.下
11、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A. 蒸发结晶B. 中和滴定C. 制 MgCl2D. 制乙酸乙酯【答案】C【解析】【详解】A.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使用的仪器是蒸发皿,不是坩埚,A 错误;B.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管不能伸入到锥形瓶中,B 错误;C.MgCl2晶体加热时,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 Mg(OH)2和容易挥发的 HCl,通入 HCl 气体可抑制氯化镁水解,最后得到无水氯化镁,C 正确;6D.制取乙酸乙酯时,导气管不能伸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导气管要在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液面以上,以防止由于乙醇、乙酸的溶解和反应引起的倒吸,D 错误;故合理
12、选项是 C。10.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24L N2和 2.24L CO 所含电子数均为 1.4 NAB. 300 mL 2molL-1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 0.6NAC. 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4NAD. 42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 6NA【答案】D【解析】【详解】A.无外界条件,不能确定气体的物质的量,则不能确定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目,A 错误;B.蔗糖溶液中含有蔗糖分子和水分子,故所含有分子数大于 0.6NA,B 错误;C.1 个 Na2O2中含有 2 个 Na+和 1 个 O22-,所以 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
13、总数为 3NA,C 错误;D.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是 CH2,最简式的式量是 14,42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有 3mol的 CH2,故含有 H 原子的个数为 6NA,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 D。11.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 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 NaOH 溶液吸收尾气B. 制氨气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C. 制乙烯时,可选择与实验室制 Cl2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D. 用锌粒与稀盐酸制氢气时,用饱和 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的同时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也是污染气体,不能被吸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气体
14、,A 错误;B.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 正确;C.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170制取乙烯气体,需要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在实验室是用7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取 Cl2,不需要测定温度,因此二者制取装置不相同,C 错误;D.用锌粒与稀盐酸制氢气时,盐酸有挥发性,挥发的 HCl 与饱和 NaHCO3溶液发生反应产生CO2气体,使 H2中混有杂质气体 CO2,不能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B。【点睛】本题考查气体的制备与收集、除杂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注意 C 选项中制取乙烯和氯气时原理的不同点。12.
15、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 Z 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 WYB. X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小C. Z 元素的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D. Y 的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分析】四种短周期元素中只有 Z 为金属元素,则根据元素的相对位置可知:Z 是 Al 元素,W 是 Si元素,X 是 C 元素,Y 是 N 元素,据此解答。【详解】四种短周期元素中只有 Z 为金属元素,则根据元素的相对位置可知:Z 是 Al,W是 Si,X 是 C,Y 是 N。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
16、径 WY,A 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 XW,所以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XW,B 错误;C.Z 是 Al 元素,Al 的氧化物 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以与强酸、强碱发生反应,C 正确;D.Y 是 N 元素。其氢化物是 NH3,N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 HNO3,二者会发生反应产生 NH4NO3,该物质是盐,属于离子化合物,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 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突破口是只有短周期元素 Z 为金属元素。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解题关键。81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用
17、食醋溶解水垢:2H +CaCO3=Ca2+H2O+CO2B. Ba(OH)2溶液中加 NaHSO4溶液至中性 Ba2+OH-+H+SO42-=BaSO4+H 2OC.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HCO 3-+OH-+Ca2+=CaCO3+H 2OD. 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铜片:3Cu+8H +2NO3-=3Cu2+2NO2+4H 2O【答案】C【解析】【详解】A.醋酸是弱酸,不能写成离子形式,要写化学式,A 错误;B. Ba(OH)2溶液中加 NaHSO4溶液至中性时离子方程式是 Ba2+2OH-+2H+SO42-=BaSO4+2H 2O,B 错误;C.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要以不
18、足量的 NaHCO3为标准,离子方程式是:HCO 3-+OH-+Ca2+=CaCO3+H 2O,C 正确;D.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是 NO 气体,不是 NO2气体,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C。14.“钙基固硫”是将煤中的硫元素以 CaSO4的形式固定脱硫,而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 CO又会发生反应 I 和反应 II,导致脱硫效率降低。某温度下,反应 I 的速率(v 1)大于反应 II的速率(v 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反应 I:CaSO 4(s)+CO(g) CaO(s)+SO2(g)+CO2(g) H 1=+218.4kJmol-1反应 II:CaSO 4(s)+4CO(g)
19、 CaS(s)+4CO2(g) H 2=175.6kJmol -1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详解】反应为吸热反应,说明反应 I 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排除 B、C 选项;反应的速率(v 1)大于反应的速率(v 2),则说明反应 I 的活化能较小,反应的活化能9较大,排除 D 选项,选项 A 正确;故合理选项为 A。15.I2在 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I-(aq) I3-(aq)H。某 I2、KI 混合溶液中,I -的物质的量浓度 c(I-)与温度 T 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HK2
20、C. 若反应进行到状态 D 时,一定有 v 正 v 逆D. 状态 A 与状态 B 相比,状态 A 的 c(I3-)大【答案】C【解析】【详解】A.随着温度升高,I -的浓度逐渐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 I2(aq)+I-(aq) I3-(aq)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T1,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I 3-)变小,所以 c(I3-): AB,即状态 A 的c(I3-)高, 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 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平衡常数的运用,据图得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不大。16.利用下图所示装置一定条件下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
21、忽略其他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A. A 为电源的负极B. E 极的电极式为 2H2O-4e-=4H+O2C. D 极生成目标产物的电极式为 C6H6+6H+6e-=C6H12D. 该装置的电流效率 75 ,则 b 中环己烷增加 2.8mol= (=生 成 目 标 产 物 消 耗 的 电 子 数转 移 的 电 子 总 数 100%)【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图知,在左侧 D 电极上苯中的碳得电子生成环己烷,则 D 作阴极,E 作阳极,所以 A 是负极、B 是正极, A 正确;B.根据 A 选项分析可知:E 是阳极,在阳极上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 2H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烟台市 2019 届高三 化学 上学 期末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