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第二篇主题3第二单元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课件.ppt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第二篇主题3第二单元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第二篇主题3第二单元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12018济宁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CCOCO2BMgMgOMgCl2CCuOCu(OH)2CuCl2DNaOHNaClNaNO3,C,22018宿迁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C,32017杭州滨江区二模如图是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对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的循环B碳循环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密切相关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D碳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A,42018甘肃A、B、C、D、E是
2、九年级科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与D的反应:_; B转化为A的反应:_; C转化为A的反应:_ _,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B与E的反应是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 _。,CaCO32HCl=CaCl2H2OCO2,Zn2HCl=ZnCl2H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置换,放热,作食品干燥剂(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5郴州中考某科学兴趣小组完成了下列两个实验:实验1:用试管取一定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酚酞试液,再加入稀盐酸,红色恰好消失。实验2:用试管取一定量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饱和的Na2CO3溶液。实验结束后,把两支试管里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上层澄清液显红色。同学们欲对该澄清液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问题分析】(1)实验1的目的是验证_(填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2)实验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 _。 (3)澄清液显红色,说明该澄清液显碱性,其中溶质除一定有NaOH外,还可能含有_。 【实验验证】 (1)取澄清液,加入适量的
4、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澄清液中不含_。 (2)取澄清液,通入CO2气体,产生浑浊,写出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交流反思】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确定,既要考虑反应产物,也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Ca(OH)2Na2CO3=,CaCO32NaOH,Na2CO3或Ca(OH)2,Na2CO3,CO2Ca(OH)2=CaCO3H2O,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考点1 知道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a) 碳循环 1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通过_来进行。 2二氧化碳的产生:人和动植物的_作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_以及微生物的_作用等都会产生_进入大气中。 3二氧化碳的消耗:
5、绿色植物通过_作用将大气中的_和水转变成_。,二氧化碳,呼吸,燃烧,分解,二氧化碳,光合,二氧化碳,有机物,4碳循环的主要途径,考点2 知道自然界中氧循环的主要途径(a) 氧循环 1氧气的来源:绿色植物在_中制造_,除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要,其余都以气体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2氧气的消耗:人和动植物的_作用、微生物的_ _作用、燃料的_、其他氧化反应(如铁生锈、食物的腐烂)等都要消耗_。,光合作用,有机物,呼吸,分解,燃烧,氧气,3氧循环的主要途径4在自然界中,碳循环与氧循环是两个密不可分、紧密联系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_是一个关键的“桥梁”。由于碳、氧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保持了大气中_
6、_和_含量的相对稳定。,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氧气,二、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考点1 知道一般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并举 例说明(b)2反应通常是某些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_ _碱。如CaOH2O=Ca(OH)2。,氧气,可溶性,5反应通常是超活泼金属(K、Ca、Na等)能与水直接反应生成可溶性碱和氢气。 6有时金属也可以和非金属(除氧气外)反应生成化合物。,还原剂,不溶性,考点2 能根据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物质 制备的方案(c) 考点3 会进行简单的物质鉴别(b)三、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 考点1 知道一般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
7、间的转化关系, 并举例说明(b),考点2 能根据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 物质制备的方案(c) 考点3 会进行简单的物质鉴别(b),【考点延伸】 1初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网络图,2以某物质为核心的网络图以O2为核心 以CO2为核心,以HCl、H2SO4为核心 以NaOH、Ca(OH)2为核心,3物质转化规律(八圈图)如图所示。,(1)图中每一条线都表示各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从一种物质出发就是这种物质的主要性质,箭头的指向就是这种物质的制备。 (2)应用 各类物质的相互转变关系; 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某类物质的可能制法。 (3)在设计具体反应时,还应特别注意反应所需的外
8、界条件(如加热、点燃、高温、催化剂)、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4)若离子间发生反应,能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类型一 理解无机物之间的转化规律 典例 2017江阴期中氧气和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可以是CO2,反应通过呼吸作用实现B乙可能是H2O2CO2丙的转化可能属于缓慢氧化D丁可能是氯酸钾,B,跟踪训练 2018连云港甲、乙、丙、X、Y、Z六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中箭头所示的转化。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 ( ),D,【解析】 若甲是氧气,则乙可以是一氧化碳,丙可以是二氧化碳,X是水,
9、则Y可以是氢氧化钙,Z可以是碳酸钙,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若甲是二氧化碳,则乙可以是氧气,丙可以是一氧化碳,X是碳酸钙,Y可以是氧化钙,Z可以是氢氧化钙,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若甲是铁,则乙可以是硫酸亚铁,丙可以是氯化亚铁,X是四氧化三铁,Y可以是水,Z可以是氧气,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若甲是氢氧化钠,X是硝酸钠,硝酸钠不能一步反应转化生成氢氧化钠,不符合上述要求。,类型二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典例 2018杭州某化工厂利用含有1%2% BaCO3的废料制取BaCl2(废料中其他物质不溶于水和稀盐酸、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其部分流程如下:滤渣必须经过充分洗涤,确保其中Ba2含量达到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中考 科学 化学 部分 第二 主题 单元 物质 循环 转化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