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天水市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17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6 分)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 ,还是楚辞、
2、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 “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
3、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
4、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2 -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 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选自长空诗话 ,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2 分)( )A. 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5、。B. 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C. 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D. 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2 分)( )A. 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B. 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C. 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D. 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 分)( )A.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B. 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
6、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C. 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D. 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漆树的眼泪我家在大山深处,离家不远有一个叫首蓿坝的地方,那里长着一种叫作漆树的树木。大大小小的漆树长在半是石块半是泥土的混合土壤中,有碗口那么粗的,也有手腕那么粗的。黑黝黝的皮很厚实地趴在树干上,一旦把皮剥开,就会渗出乳白色的汁液,这就是能咬人的漆液。好多对漆树过敏的人,一看到这乳白色汁液就心里发麻。大滴大滴的
7、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 3 -一个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我亲眼看见漆树哭泣,是在苜蓿坝放牧的时候。几个外乡人不知何时来到我们村子,村里人很亲近地与他们搭讪。他们在各山各岭转悠着,那天到了苜蓿坝,突然大动干戈,对漆树动起手术来。我看见漆树冒出浓浓的汁液,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在我心里翻腾,刺激着我,呼唤着我,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漆树的疼痛。植物一旦遇到伤害,无法喊出声音,只能用自己的本能做着力所能及的弥补。在渗出汁液的那一瞬间,漆树迅速做出选择,集聚力量开始修复被割裂的皮肤。那些外乡人拿出大塑料桶,让汁液慢慢地流到
8、桶里,割了一棵又一棵,直到桶盛得满满的才罢休。“为什么只割漆树,其他树不割呢?”我满含着对漆树的同情问那些外乡人。 “漆树的汁液是宝贝呀!”我眼睁睁地看着,心里怅然若失。一棵棵伤痕累累的漆树无声地抗议着,一个都都葱葱的坝子几天工夫便失去了往日的勃勃生机。漆树身上布满了刀伤,从树根开始,直延伸到细小的枝干,几乎所有的皮肤都被割破了,一个个伤痕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我在心里嘀咕:“漆树会不会死?那些外乡人要漆树的汁液做什么?”我后来知道那些外乡人来自四川,他们把漆树的汁液收集起来,经过几道程序,提炼纯度很高的漆。这种漆不添加其他成分,又叫土漆、生漆。用这种漆漆过的家具,油光可鉴,而且不褪色,表面还
9、耐高温。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晴。漆树的眼泪被提取后,却在家具的表面重生。每当我看见用土漆漆得光亮无比的家具时,总会想到苜蓿坝那一坝漆树的命运。人类为了撷取自身需要的东西,完全不顾植物的感受。再次去苜蓿坝放牧时,原本以为死亡的漆树会大煞风景。但当我们纵着骡马来到苜蓿坝时,却看见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漆树,原来的伤痕处长出了厚厚的痴。我抚摸着伤痕,想象着漆树被割伤后,是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其中又有多少艰难。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 ”可是漆树被割破树皮提取汁液后还能生存下来。对割破树皮这件事,漆树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漆树的眼泪,不是哭泣后的残余物,而是新生命的一种见
10、证。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文章开头交代漆树的生长环境和状态,其中“趴”写出漆树树皮紧紧裹着树干的情态,“咬人”用拟人手法写出漆液的毒性之大。B. “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睛” “在家具的表面重生” ,形象地写出了家具被漆过生漆后的光亮,突出了漆树的价值。C. 看到外乡人割破漆树树皮收集漆液, “我”怅然若失,因为漆树不仅是“我”的朋友,也- 4 -是故乡的财产,是属于家乡人的。D. 全文围绕着“漆树的 眼泪”来组织内容,先后写了漆树的眼泪咬人、漆树流泪、漆树流泪后结痂重生,体现出漆树顽强的生命力。5. 请简要赏析文章画横
11、线的段落。 (4 分)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6. 作者从漆树树皮被人割开流出汁液这件事得到哪些感悟?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5 分) 古诗文阅读(33 分) 文言文阅读(共 4 题,共 15 分)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 故与李斯同邑 而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
12、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馀,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
13、 ,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 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注释:釐 ( x):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5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是时贾生年二十 /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
14、老先生不能言 /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B是时贾生年二十馀 /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C是时贾生年二十 /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D是时贾生年二十馀 /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 A秀才: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设秀才科,后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称呼,文中指优异的
15、才能。 B博士:古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超迁:越级提拔。迁,在古代指官职升迁。与“拜” “擢” “拔” “除”等词语同义。 D改正朔:改用新的历法。正朔即正月初一。夏商周以来,每更换一个朝代,也相应地改变一次历法,故有“夏历” “周历”之称。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 B贾谊奉命制定新的法令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遭到朝中绛侯灌婴等人的诽谤,说他年轻学浅,总想擅权弄事。 C
16、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说明,使文帝夜半前席。 D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反对分封,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否则将兴起灾难。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1)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5 分)(2)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4 分)(二)诗歌鉴赏(共 2 题,共 8 分)- 6 -雪夜感旧陆游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17、【注】本诗作于 1197 年,陆游 73 岁,闲居江阴。江月亭:在今四川广元。桦烛:用桦树皮做的烛。龙门阁:在今广元市北。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两当:今甘肃两当县。1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 分)A. 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B. 颔联中“经” “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C. 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D. 尾联写到绿沉枪和金锁子甲,意在比喻
18、诗人的从军生涯,如今只能委身尘埃,诗人借此表达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E. 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12.有人认为“颈联中那信二字尤佳” ,请结合全诗对“那信”一词进行赏析。 (4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氓第三章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_,_!”起兴,抒写“无与士耽”之情。(2)屈原离骚中“_,_”两句写自己用荷叶荷花做衣裳,表现了诗人超尘 脱俗的高洁品格。(3) 诗经氓中,作者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主人公看不见心上人时伤心的样子的两句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天水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二 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