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6写作教学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6写作教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6写作教学案(含解析).doc(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写作【2019 高考考纲解读】新课标全国卷近三年的作文题主要采用材料作文形式,启发和思辨性强,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和人生,进行全面、理性的思考。从材料的形式看,以生活故事和生活现象为主,材料内容平易近人,贴近考生的生活和情感实际;从价值取向看,重视对考生正面的道德引领与熏陶,材料暗含的主题不脱离基本的道德规范,如仁爱、善良、守法、明礼、诚信、感恩、勇敢、自强等一再出现,应引起考生重视;从审题的要求看,越来越重视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多元思维倾向明显,立论角度不唯一,或正或反或对比分析皆可,关键是要联系社会,联系人生,做出具体而深入的开掘。【考情分析】题目信息 考点考向年份卷别 试题材料任务驱动型
2、材料作文传统材料作文2018全国卷 世纪宝宝中国梦。 2018全国卷战后幸存飞机和没能返航飞机弹痕偏差。2018全国卷改革开放 40 年,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精神。2017全国卷通过关键词,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2017全国卷提供 6 句中国古今诗词,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立意。2017全国卷 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 2016全国卷成绩优者受到奖励,成绩差者受到惩罚;成绩优者因退步而受到惩罚,成绩差者因进步而受到奖励。(漫画材料)2016全国卷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2阐述看法和理由。2016全国卷小羽自主研发,获得专利,公布工艺流程,拟定标准,规范市场
3、,不断创新,最终成为致富带头人。【重点、难点剖析】一、审题与立意(一)命题作文准确审题,首先要仔细研究作文命题,反复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进而明确写作的各种要求。(1)分解试题一般来说,一篇作文试题可分解为“标题” “材料”和“注意”三个组成部分。当然,不是每年每道作文题都必有这三个部分。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试题组成的各个部分作准确、细致、全面的审理。只有这样,考生在行文时,才能不折不扣地按要求表述,否则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2)找关键词在三个组成部分中寻找关键词(或词组)。关键词是试题中的重点,就像人的眼睛,文章该写什么,甚至该怎样写,都可以从这个词中看出。同时在寻找关键词的过程
4、中,试题的各种要求都会变得简单明显,容易让考生在紧张的考试中把握。(3)变隐为显将试题中的隐含信息说破,使其变为明示信息。(4)化大为小在高考作文时,要选一条思路、一个角度,一旦选好了,就要一心一意走到底。也就是说,文章角度要小,就其一点,纵深开掘,把一人、一事、一物、一理写得深刻有力。(5)巧妙联想以某一事物作为触发点,由此任意联想出与之有关的事物。在进行多向联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想的广度、深度和新颖度。(二)材料作文无论哪种形式的材料作文,准确解读材料,都是考生成功写作的基础。要想从材料中捕捉到最有价值的话题,考生就要全面阅读材料,理清思路,找到思维的聚合点。1文字型材料3(1)整体把握
5、材料的内涵,审题立意。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当然,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正确而且必需的,但必须在整体框架下进行。(2)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审题立意。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3)注意材料的情感倾向性,审题立意。有些材料,客观地叙述一件事,说明事物或现象,不带命题人任何主观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有些材料则正好相反,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会明显地流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这样考生就应从材
6、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由事及理,由果溯因,领会寓意,审题立意。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5)从比较和辨析中把握判断,审题立意。对于多材料作文,要抓住几则材料的相同点,或者比较几则材料的不同点,从而提炼出论点。2图画型材料图画型材料作文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材料作文,它只不过是用图画代替文字材料而已。一般说来,所提供的图画大都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漫画。图画作文与其他材料作文一样,都对考生进行了适当的限制,考生要观察、判断图画的含意、目的、价值取向
7、等。所以,我们在审读图画型材料作文时,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图画的标题。图画的标题是图画的“眼睛” ,透过这个“眼睛” ,考生可以洞察整幅图画的主题。(2)看清图画的画面内容。绘画是一门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勾画出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而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图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首先要观察图画。主要是观察图画的构图要素:是单幅漫画还是连环漫画;单幅漫画中,有哪些构图要素,主要构图要素是什么;漫画的布局怎样,各构图要素有怎样的摆布关系;漫画的构图要素即形象(人、物)有什么特点,处于什么状态(静止、运动);多幅漫画由几幅构成,各幅画面的摆布顺序及画面内容的不同(变化);漫画
8、中的文字材料,包括题目、人物语言、相关的注释等等;漫画中的细节,如人物的4表情、过度夸张的“部件” 、显示“故事性”或寓意的细节等。其次要认识图画。主要是从整体上来把握漫画,弄清漫画的画面意义。这主要看画面特征及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从特征中找到“话题” ,从关系中找到“情节” ,从而找到画面显示的显性主题或故事。再次要理解图画。一般来讲,漫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喜剧化、夸张化、荒诞化表现,往往含有“借题发挥”的深刻寓意,画面中越是夸张得厉害的地方越是问题的症结,也越是体现寓意的地方。因此,要注意透过夸张解读其寓意,理解漫画针对什么问题,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或思考。最后要拓展图画。依据画面寓意,联系现实
9、生活,找到与画面主旨相应的现实素材,尽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侧面来确定话题及立意的方向。(3)品味图画的语言文字。图画为了更清晰、更准确地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的语言文字。考生要仔细品味画面中的语言文字,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作者的观点。【特别提醒】材料作文绝对不可以抛开材料来写,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开头作 为引出自己的观点的引子;二是在文中作为证明观点的材料。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概括材料,不能简单照搬照抄。从写作实践看,以第一种情况为好。二、拟题与点题(一)拟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与阅卷者的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传递作品主题、展示作
10、者才情的重要内容。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 “文题善,佳篇成一半” ,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因此,考生一定要在文题上多下工夫,最好不要将话题直接作为标题。简洁醒目有文采的标题方能快速攫住阅卷人的目光,为自己的作文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标题应力求简洁凝练,形象生动,拟题原则是“小” “准” “新” ,能展示文采,先声夺人。可借用以下手法:(1)借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如考生作文标题“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情要深深,理要昭昭”巧用对偶, “岂以亲疏辨好恶?”巧用反问。(2)化用古诗文。考生作文标题“莫让浮云遮望眼” “海棠依旧?绿肥红瘦?” “只缘身在此山中”化用古诗文均十分耀5
11、眼。(3)有地方乡土气息。如考生作文标题“因为俺是俺大亲生的”乡土气息浓郁。(4)化用历史、文学素材。如考生作文标题“宝钗鸣冤” “吊屈原赋” ,借用历史素材,有厚重感。(5)化用流行语。如考生作文标题“糖醋排骨有点酸” ,化用流行语,活泼生动。(6)揭示哲理。如考生作文标题“公则生明” “走出情感笼罩,正确认识事物” ,极具哲思。此类作文标题新颖、别致,富有内涵,当然就技高一筹,足以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这就启发我们平时拟题时要多推敲,多润色,让题目首先 成为亮点。(二)点题无论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点题非常重要。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 “奠基石” ,是想要获取高分的妙招,是挽救离题文的“
12、救命草” 。高考作文不喜欢含蓄,一定要点题。某高考语文阅卷老师曾说:“有时候一个关键词、一句关键性的话,就会救活一篇高考作文!这是未曾阅卷的朋友想象不到的!”材料作文不同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那么没有话题点什么呢?就是点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没有关键词句,就点材料的中心。点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开头点题;(2)用题记点题;(3)用小标题点题;(4)独立成段点题;(5)段首句点题;(6)议论分析中点题;(7)结尾点题;(8)用后记形式点题。三、记叙与议论多数省市高考卷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因此,考生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写擅长的文体。如果没有擅长的文体,写议论文还是比较稳妥的,因为议论文更容易得到省
13、市平均分。(一)记叙文写作记叙文,就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文章。考生写记叙文,选材要真实,要能够表达真挚的情感,优秀的记叙文,要有鲜活的人物形象,或生活的细节描写。 “能写记叙文”是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有些高考作文题比较适合写记叙文,如“我想握住你的手” “踮起脚尖”等。因此,记叙文在高考备考中,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如下:61生活写真法(1)写亲历的情感故事。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动过情、流过泪的情感故事,如表现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故事等。(2)写熟悉的情感故事。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人物情感,抒写对真情的呼唤、赞颂等。2细节传情法(1)设置道具法。以设置道具的方式,将一件蕴涵人
14、物情感的物(丝巾、贺卡、硬币等)与人物动作、语言相结合,构成抒情性细节。(2)特写镜头法。以特写镜头的方式,锁定人物具有震撼力、个性化的动作,揭示人物内心深层的感情波动;以慢镜头的方式,将系列的动作分解,慢放,以蕴涵丰富情感的慢动作触动读者的心灵。(3)对比映衬法。以对比映衬的手法,在细节中融入人与人,人物自身的肖像、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对比,以揭示人物心理,突出人物个性。3凸显个性法(1)在语言、行动描写中突出人物个性。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我们写记叙文要善于使笔下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具有特色,充满鲜明的个性,以展示其独特的内心世界。(2)在细节
15、描写中突出人物个性。生动精彩的细节,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的 个性。它从细微之处着墨,表现人物最本质的性格特点。(3)在对比描写中突出人物个性。对比描写是写出人物个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真善美与假恶丑只有在对比中才最容易显示出来。对比描写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一个人的前后反应,表现他对同一事物认识的变化;二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来突出他们各自的精神境界。4一波三折法(1)设置悬念。悬念,就是在作品的某一部分故意设置疑团,引起读者对人物命运、矛盾冲突的关注,使读者产生急切期待,欲知后事的心理。7(2)运用抑扬。常见的有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两种方法。 “抑”是蓄势, “扬”是兴波
16、笔墨。(3)造成误会。利用时间、地点、人为因素,故意造成人物之间的误解,为行文推波助澜,丰富情节的戏剧性。(4)形成突转。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向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峰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用此方法构思情节,在结构上形成了奇峰突起、江河陡转之势。(二)议论文写作议论文,就是以议论事理、表达见解为主的文章。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能写议论文”是高考考试大纲的文体要求,从考生作文的实际情况来看,写议论文的占到 80%以上。因此,高考作文训练当中,议论文备受关注。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如下
17、:1选好立论角度(1)开门见山,直接立论。文章开头单刀直入,直接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这是立论的最常见的方法,特别适合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的写作。(2)就事说理,议中立论。针对具体的事例,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评述性材料作文的写作。(3)托物言志,喻中立论。就某一事物借题发挥,把精湛深刻的思想巧妙地寄寓在具体的、浅显的、常见的物(或比喻)中。2选择合适的论据(1)精挑细选,求典型。要证明一个观点,可用的材料可能会很多。哪些用,哪些不用,哪些简述,哪些详说,需要认真斟酌,精挑细选。从追求“典型”的角度看,筛选考虑两个方面:一是选用与自己所证明的观点本质精神高度一致,即针对性最强的论
18、据;二是选用最有代表性,最具说服力的论据。(2)旁征博引,求丰富。丰富的论据,需要旁征博引,掌握一些引述论据的手法,做到论据丰富而没有重复、堆砌之嫌。联想法。围绕中心,发散思维,从书本、家庭、社会,历史、现实,国内、国外等不同的角度联想8取材。引用法。引用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充实材料,彰显文化底蕴。排比法。一种方法是聚合浓缩材料,用排比法构筑材料群;一种方法是几个典型人物或事件,构筑排比段。(3)着眼生活,求新颖。论据新颖,就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新鲜材料。这里的现实生活指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大家关注的刚刚发生的热点事件。3严密深刻地论证(1)证明,
19、求严密。证明,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写议论文要学会常用的证明方法。例证法。就是通过典型的、有针对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引证法。引用精练而富有思想内涵的名言警句或故事等,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丰富文章的内容。喻证法。就是运用比喻的方法进行论证,这种方法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使行文生动,易于读者理解,接受。(2)分析,求深刻。分析,即对论据的分析,对事理的分析,它是议论文实现说服力的重要途径。分析说理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因果分析。要善于探究事物的本源,以敏锐的目光,借助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探寻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结果。运用这种方法,通常是先摆事实,后分析因果,这种
20、方法用得好便能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辩证分析。一是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事物。事物有正面,有反面;有主流,有支流;有成绩,有问题;有长处,有短处。二是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由此及彼地分析事物。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三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向作出正确推断。(3)分点,求全面。分点,即将中心论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四、语言与文采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光亮与否,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没有9娴熟的语言技巧,如同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用事实与思想
21、凝聚的高级面料,缝织成一件得体的漂亮的外衣。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增强文采,感染读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在写景时,绘声绘色,使人身临其境;写人时,神形毕肖,让人如见其形;论理时,亦庄亦谐,准确鲜明,给人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下面介绍一下语言有特色、有文采的技巧。(一)活用事例议论文写作最重要的就是事例的运用,我们完全可以活用这些事例,发挥高中生长于叙述抒情的特点,增加文章的文采与情感,使事例呈现别样的状态,让文章变得灵动起来。1让事例散发哲理优秀作文那一缕馨香:始皇尝在无数目光的凄清中,让诸子百家在火光中彻底消亡,让天下儒生长眠于漠漠黄土。天下士子不屈的灵魂随着思想的湮没垂垂老去,可叹的是,
22、一个盛世的浮华,竟也在这一瞬间灰飞烟灭。勿以一叶障目,勿被所谓的智慧污浊了天地人世,勿因对人文思想的禁锢成为历史倒退的魁首!2让事例呈现细腻形象通过摹写事例的场景和人物的行为,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循着作者设定的思维轨迹,做出与作者一样的判断。如真诚的阳光:金銮殿上,面对高高在上的武则天,狄仁杰壮起了胆子:“陛下,娄师德为官不正,贪赃枉法,曾因一件小事而滥杀平民,铁证如山!”说到这里,他心虚了。娄师德与自己素来不合,不论是在官场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劲敌。可今天所参都系子虚乌有啊,怎么办?把心一横,豁出去了。武则天微微一笑,顺手拣了本奏折给狄仁杰:“爱卿,看吧。 ”狄打开一看,面色大变。上面全是娄师德
23、请求为自己加官进爵的话。多少年来,强烈的竞争意识使自己的心灵严重扭曲,对手送给自己的,竟是如此的一份真诚。也许激烈的竞争能蒙住人的双眼,然而心灵深处真诚的阳光必将冲破重重迷雾,照亮一片明朗的天地。人情之花,不应该被竞争的火焰熏得枯萎。(二)巧用名句经典名句,是历经岁月磨炼至今仍放出夺目光彩的思想精华。引用名言警句、民谚俗语、诗词佳句、歌曲等,增强文采,给人以深度感、厚度感,增强感染力,是冲击阅卷者视野的好办法。1用名句对比,突出中心。例如积极思维,快乐青春一文写道:10年轻没有“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伤感,也没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更没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有的是“有志者
24、事竟成”的澎湃激情和“少年心事当拿云”的豪迈壮志。作者将伤感、感慨、无奈的忧愁之情与澎湃激情、豪迈壮志的年轻之心进行正反对比,在对比中突出年轻人的心态特征。2用名句议论,具体形象。例如课本我的精神食粮一文,用议论的笔调表达自己人生的感悟:清晨,捧上语文书,踱步在操场上,慢慢地读,读出“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浪漫,读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精神,读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当益壮作者 巧妙地用几句典型的诗句表达对“浪漫” “奉献”等的理解。3用名句写景,境界优美。例如精彩语文一文中,作者借用诗句描绘出一幅幅美景:你让我怀着“东篱采菊,南山饮酒”的心境,去“坐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解读 热点 难点 突破 专题 16 写作 教学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