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8图文转换(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8图文转换(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8图文转换(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08 图文转换1.给下面这幅漫画配上一段对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这些树枝能活吗?乙:管它呢,等领导检查完就全拔掉。B.甲:为什么要种这么多树?乙:好制造氧气,综合你吐出的“毒气” 。C.甲:种了这么多,达标了吗?乙:越多越好,多了好上报。D.甲:前人多栽树,乙:后人好乘凉。【答案】A【解析】题干要求选出“给下面这幅漫画配上一段对话,最恰当的一项” ,这是针对漫画设题。首先要明2.阅读下面的图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7 年中国网民春节网络红包问题调查A.收发网络 红包,已成为中国绝大多数网民认可的一种春节娱乐方式。B.如果网民一味沉迷于收发网络红包,那么传统的年味就变
2、淡了。C.热衷收发网络红包,对身体健康、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会有一定的影响。D.支付平台在依靠网络红包拓展用户市场的同时,也应该履行其社会责任。【答案】A【解析】这是 2017 年中国网民春节网络红包问题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认为长时间低头的占 43.6%,2认为冲淡了年味的占 41.7%,影响家庭成员交流的占 30.9%,表示基本没有问题的占 26.5%,其他的占 3.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网民对待红包的态度。 A 项,26.5%,即近三成的网民认为网络红包基本没有问题,所以“绝大多数”不正确。 3.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3、B.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人不送迎。C.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答案】B【解析】画面中主体应是白云和草屋中的人;主题应是云雾锁住了庭院,一个人在窗下安然地看书、4.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图片以三口井为主体,每口井都配有一个木桶,而打水的绳子从“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顺序大幅增长。B.图片巧妙地运用对比、比喻手法,随时间的向前推移,绳子越变越长,强调了打水的不易及人们贪婪的生活方式。C.图片生动形象地点出了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地下水资源日渐匮乏的现实。呼吁人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和十分珍惜水资源。D.图片没
4、有人物的出现,没有响亮的口号,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3【答案】B【解析】图片以三口井为主体,每口井都配有一个木桶,而打水的绳子依“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5.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D.欲知别后思今夕,溪水东流是寸心。【答案】D【解析】画中明月高悬,人凭桥,看溪水东流。A 项不是柳树;B 项没有鸟,也不是山涧;C 项写的是梅花,D 项今夕对明月。答案选 D 项。6.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人如果立于高处但蒙上眼睛,就看不到前面的危险B.人与人之
5、间的利益总是有看不见的滑轮和绳线相连C.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朋友之间也就会变得尔虞我诈D.谁试图想要加害于他人,事实最终必将祸害到自己【答案】D【解析】画面包含的内容有两个人、一个椅子、两个滑轮、一根绳子,细节是踢出的那只脚。从上往下来看,上面是两个滑轮,滑轮上是一根绳子,绳子的两端分别吊着一个人,其中左边那人站在地上,他想要把右边站在椅子上的那人脚下的椅子踢倒,其结果可想而知,右边的那个人从椅子上掉下来,左边的那个人必然会被吊死。这幅漫画要说明的是试图加害别人的人,最终也会害到自己。A 项,忽略了漫画的细节,强调蒙上眼睛,只关注了右边的人,理解片面。B 项,强调相连是对的,但“利益相连”不对,
6、图4画中显然强调的是“生死” ,偏离了主题。C 项, “尔虞我诈”表示两人都想加害对方,从图上看不出“尔虞我诈” 。D 项,侧重于左边人的行为,方向正确,害人最终害己符合绳套的寓意。正确。7.春华中学举行“全校师生读书月”徽标征集活动,下列是各徽标及推荐理由,其中最切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A.以学生作为画面主体,展现当代青年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定能引起学生的共鸣。B.画面洗练风趣,猫头鹰专心读书的神态启迪学生读书要专注,给学生方法的指导。C.众人开卷阅读的画面,既突出了读书的主题,又强调了此次活动“全体性”的特点。D.人形的树表达了读书助人成长的寓意,地球图案传达了读书人要行万里路的理念。【
7、答案】C8.下列四组文字,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草堂松桂已胜攀,梢梢新月几回弯。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D.露坐榕阴须痛饮,暮山新月两徘徊。【答案】C【解析】此画题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A 项,忽略了月下关于人的景物;B 项,非柳梢,没有人,且月已高挂;D 项,没有山作为背景,且痛饮只能是饮酒,画中应是饮茶。9.对下面图表内容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2016 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情况比较表城乡 地区城镇 农村 南部 中部 北部人均收入(元)30 654 9 009 9 627 6 836 4 6065增长率(%) 13.5 10.6 9.
8、9 12.7 14.9注:2016 年,该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 5248.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4%。A.该省居民人均收入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B.该省居民人均收入增幅明显低于地方财政收入增幅。C.该省城乡高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率高于低收入群体。D.该省地区之间的收入增长率呈正态分布。【答案】D【解析】本题 D 项错在“呈正态分布” 。仔细读图,图表中的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率分别是 13.5%与10.6%,南中北三个地区人均收入增长率分别是 9.9%、12.7%、14.9%。可见该省地区之间的收入增长率非正态分布,应该相反。10.为下面的公益广告图拟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A 美德点亮生活 B.
9、携手创造光明C.节能人人有责 D.科技驱散黑暗【答案】A11.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B.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答案】A【解析】从画面中的弯月、人及人站立的姿态、树及影子等可知。B 项, “八月十五夜”与画面中的弯6月不符;C 项, “月明”与画面不符;D 项与画面意境不符。12.下列对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借用书法元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B.用汉字笔画的变形展现冰雪运动员的英姿,
10、体现了冬奥会运动项目的特征。C.其中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寓意要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才能获得圆满成功。D.赋予汉字“冬”以动感和力度,代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答案】C【解析】寓意牵强附会,没有“历经坎坷”之意。 13.对下列漫画揭示的寓意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考上大学的子女不知体恤父母辛劳。B.父母溺爱子女,为他们操劳过多。C.大学收费太高,农民家庭不堪重负。D.教育已成普通家庭的沉重负担。【答案】D14.下列书法作品中,可用“结构呈矩形,上紧下松,布白平衡匀称,用笔圆起圆收,线条粗细一致,具有端庄从容、遒劲圆润的美感”来描述的一幅是( )A.甲 B.乙7C.丙 D.丁【答案】A
11、【解析】篆书字的点划均为线条,粗细一致,圆起圆收。字体端庄严谨,有实有虚,疏密得当,从容平和且劲健有力,字的结构上紧下松。有人评之为“画如铁石,千钧强弩” 。题干所列是“篆书”的笔法,所以选 A。15.下面一幅题为“目标”的漫画,其寓意与格言不相吻合的一项是( )A.翱翔始于学步,登高起于足下B.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足下始C.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D.一步登天终成空,脚踏实地才是真【答案】C16.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贴切的一项是( )A.讽刺某些人好高骛远,不切实际。B.讽刺某些人自吹自擂,夸大成绩。C.赞扬某些人兢兢业业,一心为公。D.讽刺某些人不自量力,自我夸耀。【答案】B
12、【解析】题干要求理解漫画的寓意。分析其寓意,抓住主要信息,展开联想,组织答案。图中信息为,母鸡下蛋(某人取得成绩),自夸为“个个大” 。17.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8A.讽刺了社会上许多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给孩子定下过高的学习目标的现象。B.揭示了社会上许多家长因怕孩子落后一心想让孩子接受最佳教育的心理。C.揭示了人生学习过程就像爬山的过程,要不断攀越新的高峰。D.揭示了人生学习过程就像爬山的过程,生命不息,攀越不止。【答案】A18.观察下面的漫画,最贴合漫画寓意的一项是( )A.要静听花开的声音。B.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C.不要削足适履。D.不要在夏天采
13、撷秋天的果实。【答案】D【解析】漫画展现的是“学前班中的小学化现象” 。抱着学前班的小孩来到一双又大又重的鞋面前,似乎要踏上起跑线。揭示出教育者或家长不尊重教育规律、急于求成、不能静待孩子自然成长的心理。A项,强调“了解人的想法,走进人的内心世界” 。B 项,强调“自身的体验与实践” 。C 项,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19.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9A.任何事情都是有联系的,机遇和危机是同时存在的。B.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被商家的宣传蒙蔽。C.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属性。D.商家为追求利润做虚假宣传,容易对消费者
14、造成误导。【答案】B【解析】本题漫画涉及商家、产品、宣传及消费者。商家提出的“清水免费供应”看似很好,但后面隐藏20某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计划组织同学慰问孤儿院的孩子们,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与温暖。下图是初步的活动构想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字。【答案】本次“不离不弃,互助进步”活动要求参加人员事先确定活动时间,并在活动日之前准备好所需物品。到达后先帮助孩子打扫卫生,再陪孩子讲故事、聊天。最后写下感想。【解析】本题解答时注意先描述大的部分,再表述具体的内容。如活动的主题是“不离不弃,互助进步” ,准备阶段要求参加人员事先确定活动时间,并在活
15、动日之前准备好物品;到达后先打扫卫生,再陪孩子们讲故事,聊天;回校后写感想。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21如图是“全国 18 岁成人教育活动”的标志图案,请你写一段说明文字,介绍这个标志图案;再10指出图案的象征意义。(1)图案介绍:(2)象征意义:【答案】 (1)图案介绍:该标志图案由阿拉伯数字“1”和“8”组成一只飞鸟的形象。(2)象征意义:“18”意味着成人,飞鸟象征青年的羽翼长成,可以独立翱翔于社会的天空。22下面是某校高中学生对语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情景扩写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描述内容,拟标25下面是活动策划前期准备阶段的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
16、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5 个字。11【答案】示例:先根据活动规划,搜集相关信息,激发创意拟定初步方案;然后依据时间、地点、规模、参与者和费用预算等对拟定的初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调整与修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主要考查流程图。答题时,注意看清楚题目要求。根据箭头的方向,先根据活动规划,搜集相关信息,激发创意拟定初步方案。以此类推即可,注意字数的要求。26下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会徽请写出该会徽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答案】构图要素:图的上方是一轮圆月,下方是一片海洋;圆月中左边是一书卷(书轴) ,右边
17、是月牙、祥云,右上角是一方印章。 (答出“书卷” “月牙”即可)(2)寓意:体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中国诗词如海洋浩瀚无边,神奇奥妙;中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共赏一轮明月,同吟中国诗词。 (答出两点且意思对即可)27下面是一幅保护生态环境的剪纸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90 字。12【答案】构图要素:排污管排出的污水、河中的游鱼及其尸骸、剪刀与“剪掉”的字样。寓意:污水排到河里导致游鱼死亡,代表环境污染及危害。污水图案上打开的剪刀正要剪断污水和“剪掉”字样,预示着环境治理的紧迫性(或:环境治理须从源头入手) 。 【解析】本题属于图
18、文转换题。从题干来看, “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 ,答案包括两个方面,28下面是某市举办的捐书助学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13【答案】捐书者将书捐到固定或流动捐书点,由管理固定存书仓库 的人员定期到这里收取并按需配送到各地的乡村小学,最后由各学校自行整理后归入本校图书馆。29下面是某洗衣房的工作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60 个字。【答案】工作人员先登记收费,再对衣物分拣归类,然后干洗或水洗,如不合格,需重新分类洗涤;合格后,烘干熨烫,最后配送。【解析】这是一道图表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解读 热点 难点 突破 专题 08 图文 转换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