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2019 届高三化学 10 月月考试卷(含解析)卷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8 分)1.下列诗句或谚语可能与化学现象有关,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B. “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 “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D. “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状态【答案】C【解析】【详解】A水乳交融没有新物质生成,油能燃烧,火上浇油有新物质生成,选项 A 正确;B龙虾和螃蟹被煮熟时,它们壳里面的一种蛋白质-甲壳蛋白会受热扭曲分解,释放出一种类似于胡萝卜素的色
2、素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 B 正确;C石头大多由大理石(即碳酸钙) 其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Ca(HCO 3) 2,Ca(HCO 3) 2是可溶性物质,包含反应 CaCO3CO 2H 2O=Ca(HCO3)2,Ca(HCO 3)2 CaCO3CO 2H 2O,属于化学变化,选项 C 不正确;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说的是表面看没发生变化,实际上在不停的发生溶解平衡,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C。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粗硅 SiCl4 SiB. Mg(OH)2 MgCl2(aq) MgC. Fe2O3 FeCl3(aq) 无
3、水 FeCl3D. S SO3 H2SO4【答案】A【解析】【分析】ASi 可与氯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 SiCl4,SiCl 4可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 Si 和 HCl;B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氯气和氢气;C氯化铁易水解,加热溶液生成氢氧化铁和HCl;D硫在氧气中燃烧得到二氧化硫。【详解】ASi 可与氯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 SiCl4,SiCl 4可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 Si 和2HCl,该反应可用于工业提纯硅,选项 A 正确;B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氯气和氢气,工业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镁,选项 B 错误;C氯化铁易水解,加热溶液生成氢氧化铁和 HCl,蒸发时应在 HCl 氛围中进行,选
4、项 C 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得到二氧化硫而得不到三氧化硫,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A。【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转化的特点、反应条件,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3.草酸晶体(H 2C2O42H2O)100 开始失水,101.5 熔化,150 左右分解产生 H2O、CO和 CO2。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某些气体,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图中加热装置已略去)( )。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草酸晶体受热时会熔化,同时反应中生成水蒸气,为避免液体回流,装置只能选择 D。答案选 D。视频
5、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gD2O 和 18gH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10NA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离子数为 2N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 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D. 密闭容器中 2molNO 与 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 2NA【答案】C【解析】3试题分析:A18 g D2O 和 18 g H2O 的物质的量不相同,其中含有的质子数不可能相同,A 错误;B亚硫酸是弱电解质,则 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离子数小于2NA,B 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氧元
6、素化合价从1 价水的 0 价,则生成 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C 正确;D密闭容器中 2 mol NO 与 1 mol O2充分反应生成2molNO2,但 NO2与 N2O4存在平衡关系,所以产物的分子数小于 2NA,D 错误,答案选 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名师点睛】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目的关系涉及的知识面广,涉及到核素、弱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胶体、化学键等知识点。与微粒数的关系需要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转移电子数目时一定要抓住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化合
7、价的改变以及物质的量,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或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就是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视频5.下图是印在食品包装内常见小袋子上的部分图案,该小袋子内的物质最有可能是( )A. 铁粉 B. 氧化钠 C. 亚硫酸钠 D. 生石灰【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物质可作脱氧剂,则物质应具有还原性,从这方面作答。【详解】A、铁粉具有还原性,能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因此铁粉可作为食品包装中的脱氧剂,A 符合题意;B、氧化钠不具有还原性,B 不符合题意;C、亚硫酸钠虽然具有还原性,但亚硫酸钠对人体有害,可损害肝、肾等器官,因此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脱氧剂等,C 不符合题意;D、生石灰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作
8、脱氧剂,D 不符合题意。6.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Fe4H NO 3=Fe3 NO2H 2OB. 实验室盛碱液的瓶子不用玻璃塞:SiO 22OH =SiO32H 2O4C. 碳酸氢镁和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 2 OH HCO 3=CaCO3H 2OD. 向 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2ClO H 2OCO 2=2HClOCO 32【答案】B【解析】【详解】A、Fe 3 显棕黄色,Fe 2 显浅绿色,故 A 错误;B、玻璃中含有 SiO2,能与 OH 发生反应:SiO 22OH =SiO32 H 2O,故 B 正确;C、碳酸
9、氢镁是少量,因此离子方程式为Mg2 2HCO 3 2Ca 2 4OH =Mg(OH)22CaCO 32H 2O,故 C 错误;D、因为通入过量CO2,因此离子方程式为 ClO CO 2H 2O=HClOHCO 3 ,故 D 错误。【点睛】本题难点是选项 C,书写离子方程式中涉及量的问题时,少量系数为 1,Mg(HCO 3)2系数为 1,2molHCO 3 消耗 2molOH ,生成 2molCO32 和 2molH2O,2molCO 32 消耗2molCa2 ,生成 2molCaCO3,1molMg 2 消耗 2molOH 生成 Mg(OH)2,离子方程式为Mg2 2HCO 3 2Ca 2 4
10、OH =Mg(OH)22CaCO 32H 2O。7.下列有关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Fe(OH)2易被氧化成 Fe(OH)3,说明稳定性:Fe(OH) 2I,则 HI 比 HBr 的热稳定性弱,错误;BP 与 Si 是同一周期的元素,由于 P 的非金属性强于 Si,所以 H3PO4比 H2SiO3的酸性强,正确;CAl 2O3是两性氧化物,可以与 NaOH溶液发生反应,而 MgO 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不可与 NaOH 溶液反应,错误;D在酸性条件下,NO 3-具有氧化性,会将 SO2氧化为硫酸,所以 SO2和 SO3混合气体通入 Ba(NO3)2溶液均可得到 BaSO4沉淀,错误。考
11、点:考查元素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的知识。视频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装有 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 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HNO 3分6解成了 NO2B. 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红色C. 灼热的铂丝与 NH3、O 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D. 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 Fe 发生剧烈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NO 3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 Fe2 氧化成 Fe3 ,本身被还原为NO,NO 与氧气转化成 NO2,因此红棕色气体可能是上述反应造成,故 A
12、 错误;B、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 B 错误;C、根据题意,灼热的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 C 正确;D、浓硝酸与铁在常温下发生钝化反应,阻碍反应的进行,故D 错误。11.下列选用的实验仪器或实验装置符合实验要求且安全的是( )A. 实验室制备少量蒸馏水B. 实验室制备氨气C. 实验室制备 NO2 D. 实验室制备氢气【答案】B【解析】【详解】A、缺少石棉网,蒸馏烧瓶容易受热不均,使蒸馏烧瓶炸裂,不符合实验安全,故7A 错误;B、实验制备 NH3,利用 NH4Cl 和 Ca(OH)2共热产生 NH3,因为 NH3的密度小于空气,因此收集 NH3时,导管尽可能伸入
13、试管的底部,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形成对流,符合实验要求,且安全,故 B 正确;C、NO 2能与水反应,因此收集时应用排空气法收集,故 C 错误;D、应用分液漏斗,故 D 错误。12.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向苦卤中通入 Cl2是为了提取溴B. 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 工业生产中常选用 NaOH 作为沉淀剂D. 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 SO2将其还原吸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向苦卤中通入氯气置换出溴单质,分离得到溴,通入氯气是为了提取溴,A正确;B、粗盐中含有钙离子和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杂质,精制时通常在溶液中依次加入过
14、量的氯化钡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到溶液呈中性,再进行重结晶进行提纯,B 正确;C、工业常选用生石灰或石灰水做沉淀剂,C 错误;D、还是提取溴一般用氯气置换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溴单质,再用二氧化硫将其还原吸收转化为溴化氢,达到富集的目的,D 正确,答案选 C。【考点定位】考查海水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名师点睛】本题以海水的综合开发利用为载体重点考查了粗盐的提纯、海水提取溴、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操作、试剂的选取等,题目难度中等。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溴离子氧化为单质溴,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 SO2将其还原吸收,据此解答即可
15、。视频813.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A CO(g) CO2(g) NaOH 溶液、浓 H 2SO4 洗气B NH4Cl(aq) Fe3 (aq) NaOH 溶液 过滤C Cl2(g) HCl(g) 饱和食盐水、浓 H2SO4 洗气D Na2CO3(s) NaHCO3(s) 灼烧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二氧化碳与 NaOH 反应,而 CO 不能,则洗气后利用浓硫酸干燥即可除杂,A正确;B、NaOH 与 NH4Cl、Fe 3+均反应,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的原则,B 错误;C、HCl 极易溶液水,而食盐水抑制
16、氯气的溶解,则洗气后利用浓硫酸干燥即可除杂,C 正确;D、NaHCO 3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直接加热即可实现除杂,D 正确,答案选 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及选择【名师点晴】明确除杂原则是解答的关键,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 ,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 ,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解答时注意灵活应用。视频14.O2F2可以发生反应:H 2S+4O2F2SF 6+2HF+4O2,下列说法正
17、确的是( )A. 氧气是氧化产物B. 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9C. 若生成 4.48 L HF,则转移 0.8 mol 电子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O 元素由+1 价降低到 0 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氧气是还原产物,故 A 正确;B在反应中,O 2F2中的 O 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该物质是氧化剂,而硫化氢中的 S 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反应后升高为+6 价,所以 H2S 表现还原性,O 2F2表现氧化性,故 B 错误;C不是标准状况下,且标准状况下 HF 为液态,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HF 的物质的量,
18、所以不能确定转移电子的数目,故 C 错误;D该反应中,S 元素化合价由-2 价升高到+6 价被氧化,O 元素由+1 价降低到 0 价被还原,氧化产物为 SF6,还原产物为 O2,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是 4:1,故 D错误;故选 A。【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名师点晴】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答题注意把握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反应 H2S+4O2F2SF 6+2HF+4O2中,S 元素化合价由-2 价升高到+6 价被氧化,O 元素由+1 价降低到 0 价被还原;氧化产物为 SF6,还原产物为 O2,以此解答该题。视频15
19、.下列曲线图(纵坐标为沉淀的量,横坐标为加入物质的量)与对应的选项相符合的是( )10A. 向 1 L 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 Ba(OH)2、NaAlO 2混合溶液中加入 0.1 molL1 的稀H2SO4B. 向 1 L 浓度分别为 0.1 molL1 和 0.3 molL1 的 AlCl3、NH 4C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L1 的稀 NaOH 溶液C. 向烧碱溶液中滴加明矾溶液D. 向 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向 1L 浓度均为 0.1 molL-1的 Ba(OH) 2、NaAlO 2混合溶液中加入 0.1 molL-1的稀 H2S
20、O4,0.1molBa(OH) 2消耗 0.1mol 硫酸,0.1molNaAlO 2消耗 0.05mol 硫酸,硫酸过量时氢氧化铝溶解,0.1mol 氢氧化铝消耗硫酸 0.15mol,故 A 正确;B向 1L 浓度分别为 0.1 molL-1和 0.3 molL-1的 AlCl3、NH 4C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0.1 molL-1的稀NaOH 溶液,AlCl 3与 NaOH 反应生成沉淀,然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水,最后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沉淀溶解,此时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 1:1,图象不符,故 B 错误;C铝离子与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偏铝酸根离子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民乐县 第一 中学 2019 届高三 化学 10 月月 考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