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 T 1-2013 植物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pdf
《SW T 1-2013 植物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W T 1-2013 植物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国际商务标准 SW/T 12013 SW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 2013-9-10 发布 2013-10-1 实施 植物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 Ginkgo leaves extract SW/T 12013 1 前 言 本标准 由中 国医 药保健品 进出 口商 会提 出。 本标准 由中 华人 民共和国 商务 部归 口。 本 标准 由中 国医 药 保健品 进出 口商 会国 际商 务标准 化技 术委 员会 负责 解释。 本标准 起草 单位 : 浙江 康恩 贝制 药股 份有 限 公司。 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 王如 伟、 方玲 、姚 建标 、叶剑 锋、 姚德 中、 苏一 多、章 江生 、
2、雷 凯琴 、 胡江宁 、何 厚洪 、吴 旭明 、吴健 、乔 洪翔 。 SW/T 12013 2 国际商 务标准 植 物提取物 银 杏叶提 取物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银 杏叶 提取 物的技 术要 求、 检验 方法 、检验 规则 和产 品标 志、 包装、 运输 、贮 存要求 。 本标准 适用 于以 银杏 叶为 原料经 提取 分离 制成 的银 杏叶提 取物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列文 件中 的条 款通 过本标 准的 引用 而成 为本 标准的 条款 。凡 是注 日期 的引用 文件 ,其 随后 所有的 修改 单( 不包 括勘 误的内 容) 或修 订版 均不 适用于 本标 准, 然而 ,鼓 励
3、根据 本标 准达 成协 议 的各方 研究 是否 可使 用这 些文件 的最 新版 本 。 凡 是 不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 , 其 最新版 本适 用于 本标 准。 GB 9685 食品容 器、 包装 材料用 添加 剂使 用卫 生标 准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药典 (2010 版) 一 部银杏 叶提 取物 (鉴别)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药典 (2010 版) 一部 银杏 叶提 取物 ( 含量测 定) :总 黄酮 醇苷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药典 (2010 版) 一部 附录IX B 铅、镉、砷 、汞 、铜 测定 法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药典 (2010 版) 一部 附录 IX E 重金 属检查 法 中
4、华人 民共 和国 药典 (2010 版) 一部 附录 IX J 炽灼 残渣检 查法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药典 (2010 版) 二部 附录 B 粒度测定法 第二 法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药典 (2010 版) 一部 附录 XIII C 微生物限 度检 查法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药典 (2010 版) 一部 附录 IX H 水分 测定法 第一法 美国药典(USP36-NF31 )银杏叶 提取 物 (IDENTIFICATION): B.HPLC 3 名称、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银杏叶 提取物由 多个 有效 成分组 成, 其 名 称、 结构 式、分 子式 、相 对分 子质 量见表1。 表1
5、 银杏叶提取物组分名称、结构式特、分子式及相对分子质量 组分名称 结构式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白果内酯 (Bilobalide ) C 15 H 18 O 326.30 8银杏内酯 A (Ginkgolide A) C 20 H 24 O 408.40 9SW/T 12013 3 银杏内酯 B (Ginkgolide B) C 20 H 24 O 424.40 10银杏内酯 C (Ginkgolide C) C 20 H 24 O 440.40 11槲皮素 (Quercetin ) C 15 H 10 O 302.23 7山奈酚 (Kaempferol ) C 15 H 10 O 286.2
6、3 6异鼠李素 (Isorhamnetin) C 16 H 12 O 316.26 74 技术要求 4.1 工艺要求 4.1.1 植物原料 为 银杏 科银 杏属 植物 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 叶, 每年 610 月采摘, 除去 杂质 , 经 快速干 燥而 成。 4.1.2 工艺过程 用乙醇 和水 一定 比例 混合 溶液提 取, 浓缩 ,稀 释, 沉淀, 经大 孔吸 附树 脂吸 附、洗 脱, 洗脱 液 回收乙 醇, 干燥 ,粉 碎, 过80目筛, 即得 。 4.2 产品要求 4.2.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2规定。 SW/T 12013 4 表 2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7、求 检查方法 色 泽 浅棕黄色至棕褐色 启开试样后, 立即嗅其气和尝其味; 另取试 样适量置于白色瓷盘中观察其色泽、外观, 并检查有无异物 气 味 气微,味微苦 外 观 均匀,无可见异物的粉末 4.2.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3规定。 表 3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鉴别(1 )、(2 ) 应符合规定 指标成分含量 总黄酮醇苷含量,% 24.0 总萜类内酯含量,% 6.0 黄酮苷元 峰面积比 槲皮素峰面积/ 山奈酚峰面积 0.7 异鼠李素峰面积/ 槲皮素峰面积 0.1 芦丁含量,% 4.0 游离槲皮素含量,% 0.5 游离山奈酚含量,% 0.5 游离异鼠李素含量,% 0.2 总银杏酸含量(以
8、白果新酸计),mg/kg 5.0 粒度(80目筛通过率),% 95 水分,% 5.0 炽灼残渣,% 0.8 重金属(以Pb 计),mg/kg 10 铅(Pb ),mg/kg 1.0 镉(Cd ),mg/kg 0.3 砷(As ),mg/kg 1.0 汞(Hg ),mg/kg 0.1 4.2.3 微生物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 4 微生物要求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cfu/g 1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版)一部附录 XIII C 霉菌及酵母菌数,cfu/g 100 大肠埃希菌 不得检出 4.2.4 其他污染物 其他污染物限量要求,依 据不同用途,应符合我国 相关法
9、规的规定。对于出 口产品,应符合出 口目的 国相 关法 规的 规定 。 5 检验方法 SW/T 12013 5 5.1 感官检验: 启开试 样后 ,立 即嗅 其气 和尝其 味; 另取 试样 适量 置于白 色瓷 盘中 观察 其色 泽、外 观, 并检 查 有无异 物。 5.2理化检验 5.2.1 鉴别试验 (1 )、鉴别试验 (2 ) 按中华 人民 共和 国药 典(2010版)一 部 银杏叶 提取 物 (鉴 别) 规定 的方 法进 行测定 。 5.2.2 指标成分含量 5.2.2.1 总黄酮醇苷含量 按中华 人民 共和 国药 典 (2010 版)一部 银杏 叶提 取物 (含量 测定 ) : 总黄
10、酮醇苷 规定 的方 法 进行测 定。 5.2.2.2 总萜类内酯含量 按附 录 A 中 A2 规定 的检 验方法 进行 测定 。 5.2.3黄酮苷元峰面积比 按美国 药典 (USP36-NF31 )银杏 叶提 取物 (IDENTIFICATION): B.HPLC 关于 黄酮 苷元 峰面 积比规 定的 方法 进行 测定 。 5.2.4 芦丁含量 按附录A 中A3规 定的 方法 进行测 定。 5.2.5 游离槲皮素、游离山奈酚、游离异鼠李素含量 按附录A 中A4规 定的 方法 进行测 定。 5.2.6 总银杏酸限量 按附录 A5规定的 检查 方法进行 测定 。 5.2.7 粒度 按中华 人民 共
11、和 国药 典(2010版 )二部附 录 B 第二 法 进行 测定 。 5.2.8 水分 按中华 人民 共和 国药 典 (2010版) 一部 附录 IX H 水 分测定 法第 一法 进行 测 定。 称样量2.000g, 干燥温 度105 0 .5 。 SW/T 12013 6 5.2.9炽灼残渣 按中华 人民 共和 国药 典 (2010版) 一部附 录 IX J 炽灼残渣 检查 法进 行测 定 , 称样量1.000g, 炽 灼温度60025 。 5.2.10 重金属(以 Pb计) 按中华 人民 共和 国药 典(2010版)一 部附 录 IX E 重 金属检 查法 进行 测定 。 5.2.11 铅
12、 按中华 人民 共和 国药 典 (2010年版 ) 一部 附录IX B 铅、镉 、砷 、汞 、铜 测定 法进行 测定 。 5.2.12 镉 按中华 人民 共和 国药 典 (2010年版 ) 一部 附录IX B 铅、镉 、砷 、汞 、铜 测定 法进行 测定 。 5.2.13 砷 按中华 人民 共和 国药 典 (2010年版 ) 一部 附录IX B 铅、镉 、砷 、汞 、铜 测定 法进行 测定 。 5.2.14 汞 按中华 人民 共和 国药 典 (2010年版 ) 一部 附录IX B 铅、镉 、砷 、汞 、铜 测定 法进行 测定 。 5.3 微生物检验: 按中华 人民 共和 国药 典(2010版
13、)一 部附 录 XIII C 微生物 限度 检查 法进行测 定。 6 包装、标签、运输、贮存 6.1包装 包装材 料应 符合 GB 9685 食品容 器、 包装 材料 用添 加剂使 用卫 生标 准的 要求 。 6.2 标签 6.2.1 包 装标 志上 应标 注 :银杏 叶提 取物 、批 号、 规格、 净重 、毛 重、 产地 、生产 日期 、保 质期 、 贮存条 件等 内容 。 6.2.2 外包装 箱体 上应 标有 : 防潮 、 防晒 、 勿重 压、朝 上(朝 下 ) 等字样 或标志 。 标志内 容清 晰可 见,标 志应 粘贴 牢固 。 6.3 运输 6.3.1 运 输工 具应 清洁 、 卫生,
14、 不得 与有 毒、 有害 、有腐 蚀性 或有 异味 的物 品混装 混运 。 SW/T 12013 7 6.3.2 搬 运 时应 轻装 轻卸 ,运输 时防 止挤 压、 曝晒 、雨淋 。 6.4 贮存 6.4.1 产 品 不得 与有 毒、 有害、 有腐 蚀性 或有 异味 的物品 混合 存放 。 6.4.2 产 品 应贮 存于 阴凉 、干燥 的仓 库中 。 6.5 保质期 在符合 规定 的贮 运条 件、 包装完 整、 未经 开启 封口 的情况 下, 保质 期不超过 24 个月。 SW/T 12013 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 A 1一般规定 本标准 所用 试剂 和水 , 在 没有注 明
15、其 他要 求时 , 均 指分析 纯试 剂和GB/T 6682 规定的 三级 水。 实 验中所 用溶 液在 未注 明用 何种溶 剂配 制时 ,均 指水 溶液。 A 2 总萜类内酯含量的测定方法 A 2.1方法提要 本品用 甲醇 溶解 后, 经酸 性氧化 铝柱 纯化 ,采 用高 效液相 色谱 法( 蒸发 光散 射检测 器) 测定 , 标准曲 线法 对数 方程 定量 , 分别计 算白 果内 酯、 银 杏 内酯 A 、 银杏内 酯 B、 银杏内 酯 C 的百 分含 量, 将各组 分的 百分 含量 累加 计算总 萜类 内酯 的百 分含 量。 A 2.2 仪器和用具 A 2.2.1 分 析天 平: 感量0
16、.01mg 。 A 2.2.2 高 效液 相色 谱仪 ( 附蒸发 光散 射检 测器 ) 。 A 2.2.3 超声波清 洗器。 A 2.3 试剂和耗材 A 2.3.1 甲醇,色 谱纯。 A 2.3.2 层析柱 (装有100 200 目 酸性 氧化铝3g,柱 径0.8 1.0 cm , 使用前加10mL甲醇活化处理;或 Merck 硅藻土SPE固 相 萃取柱 )。 A 2.3.3 0.45 m 微孔 滤膜 (有机相 )。 A 2.3.4 标准对照 品 白果内 酯对 照品 :CAS 号33570-04-6,纯度90% ; 银 杏内酯A 对照 品:CAS 号15291-75-5,纯度 90%;银杏 内
17、酯B对照品 :CAS 号15291-77-7,纯度90%;银杏 内酯C对照品 :CAS 号15291-76-6, 纯度90% (均购 自中 国食 品药品 检定 研究 院) 。 A 2.4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 A 2.4.1 色谱 条件 a) 色谱 柱:Agilent XDB C 18 Time(min) 2504.6mm 5m ; b) 流动 相: 流动 相A:甲醇;流 动相B:水。 梯度 洗脱程序 见下 表A1 。 表A1 梯度洗 脱程 序 A (%) B (%) SW/T 12013 9 0 35 2548 7552 3536 48100 520 36 45 100 0 c) 检测 器:
18、 蒸发 光散 射检 测器 d) 柱温:25 ; e) 流速 :1.0 mL/min 。 A 2.4.2 系统适用性 理论塔 板数 以白 果内 酯峰 计算应 不低 于 2500 。 A 2.5 操作方法 A 2.5.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白果内酯 、银杏内 酯A 、银杏内 酯B 、 银杏内酯C 对照品适 量(精确至0.01mg),加入甲醇 溶解, 制备 得每1 mL 含白果内酯 2.4mg 、银杏内 酯A 1.6mg 、银杏 内酯B 0.8mg、银杏内 酯C 0.8mg 的混合对照品甲醇溶液。 再分别稀释2倍、4倍、8倍、16倍,制备得到5份已知 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 液,浓 度系 列见 表A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W 2013 植物 提取物 银杏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