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06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06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06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6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2014-2018年数据统计,(1)考查范围:近五年考查篇目均为课外篇目,主要集中在唐宋诗词。 (2)题量分值:近五年均为2题4分,题型均为选择题,考查形式为课外单一考查,不作对比。本专题将对江西卷的选择题的设误方式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摸准命题规律,找出考点突破口。 (3)体裁类别:近五年共考查诗2次,考查词3次。其中诗考查了律诗,词考查的主要是唐宋诗词。作者注重选择爱国、江西诗人或词人。在专题训练中将对诗词的各种体裁类别进行全面训练,并突出唐宋诗词。 (4)主题分布:主要涉及自然风光、山水田园、边塞类等。在专题训练中将对这些高频主题重点设题考查与预测。,(5)考点频率:
2、主要考查内容理解(5年5考)、思想情感(5年5考)、画面描绘(5年5考)、艺术手法(5年5考)、作品风格(5年3考)、品味炼字(5年3考)、作品构思(5年3考)、人物形象(5年1考)。本专题将对这些高频考点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同学们高效备考,精准把握各考点的设分项。 (6)难度评估:诗歌鉴赏题只有2道题,且出自课外,有一定的难度,但贴近中学生的能力水平。只要认真备考,总结方法,规范语言,就能取得满分。 (7)篇目预测:近五年诗与词呈现轮替考查的规律,因此2019年考诗的可能性较大,主要来源为唐宋诗,内容主要涉及山水、边塞、田园以及其他自然风光等类别。在题型上仍以选择题出现,还是侧重内容理解和诗歌
3、赏析两大方面。,附表 古代诗歌常用表现手法,第1讲 内容、情感、画面、手法、炼字,真题体验,一、2018江西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每小题2分,共4分) 临江仙 金元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释 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至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济源:地名,今属河南。,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的
4、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 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 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答案】 D,【解析】D项,原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意思是“桥下的流水倒是善解人意,殷情传情,怎奈路途遥远,何时才能将这离愁寄到东州呢?”句子并没有写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D项理解不正确。,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
5、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D.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 D,【解析】 D项,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借物抒情;赤壁采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和以小见大的方法。两者的表现手法没有“异曲同工之妙”。D项赏析不正确。,二、2017江西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山 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
6、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释 枥:同“栎”,落叶乔木。,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答案】 D,【解析】颈联描写了茅舍飘出的烘茶蒸茗的气味和隔着竹篱传来的缫丝声,并未直接描写烘茶的过程。,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
7、绘的两幅画富有动态之美。 C.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答案】 C,【解析】诗人描写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选取了“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事物,以及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与缫丝来开拓诗歌的意境。因此,C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是不准确的。,三、2014江西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问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春光好 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
8、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迸发出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答案】 A,【解析】这道题要求选出内容理解有误的选项,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正确作答,需要先对原词做出正确理解。上片写天气、时长、万汇,是总写春天的特点,下片描写笋、苔钱、花、柳条、斜阳,是对春天的景象作详细描绘,所以,A项,概括词的上下片意思时,正好写颠倒了。应当是“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下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2.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
9、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画卷。 B.词的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 C.“花偎雪坞浓香”与“笋迸苔钱嫩绿”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尽现。 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答案】 D,【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欧阳炯的这首春光好,描写早春的景色,作者抓住最能体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来描写,笋、苔钱、花、柳条,无不展现春天生机勃勃的风采,表达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爱之情,属于借景抒情,D项,“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是不正确的。,【考点定位】2018江西 6.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
10、,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错误) 2014江西 7.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错误),考点1 内容理解,技法精讲,1.构成部分: 古诗词曲鉴赏的选项中,诗句的理解还是较常出现的,既有对诗句的简短概括或翻译,也有对整个诗词内容的概括与分析。选项的设误点是一些细枝末节,往往会让人忽略。 2.设误类型: (1)曲解文意。2018年江西第6题中D项的理解,与原句的意思相差甚远,原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意思是“桥下的流水倒是善解人意,殷情传情,怎奈路途遥远,何时才能将这离愁寄到东州呢?”句子并没有写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2)流于
11、表面。指的是诗词的解释只注意到了表层含义,而忽略了深层含义。比如“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并非表现诗人的热情好客,而是隐约透露了他归隐山林的想法。,(3)内容颠倒。指的是翻译不准确,偷换反义词,比如将诗句中的“茂盛”反说成“荒芜”。有时候选项前后部分或上下片内容故意混淆,迷人眼目。如2014年江西第7题A项概括词的上下片意思时,正好写颠倒了。应当是“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下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 (4)指代错误。指诗词中涉及多个人物或多项景物,选项设置张冠李戴,判断错误。 (5)背景不符。指对诗词中的朝代、事件、时间(时令)、典故等基本知识弄错。 3.辨别方法: (1)从
12、题目入手。题目往往是整体感知的切入点,往往能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信息等。 (2)从作者入手。从对作者的生平了解入手,分析诗歌的创作背景,是理解诗歌内容的关键。,(3)从注释入手。注释往往对诗人有所介绍,或对诗词的重点词句进行解释,之所以添加注释,正是因为它对理解诗词、解答题目有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反复阅读注释。 (4)抓关键字词。一个选项,仅仅是短短一两句话,但是信息量还是比较大的,为了不遗漏,需要抓住关键字词。这些关键字词有些是带有概括性的词语,有些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然后将关键字词与诗句一一对应,一一辨别。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关乎是否可以辨别出错
13、误。因此辨别时,需要认真仔细,一一排查设误的角度。,【考点定位】2014江西 8.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错误),考点2 思想情感,1.构成部分: 诗人的情感,可以是一首诗的整体情感,也可以是一句话中所体现的情感。 (1)一首诗的情感,一般会直接叙述出来。 (2)通过一句话,体现整首诗的情感,一般也会直接叙述出来。如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希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的壮志,抒发了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3)通过一句话,体现作者的情感,但不是整首诗的情感。如这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技法精讲,2.设误类型: (1)偷梁换柱。即将情
14、感中的关键字词,偷偷换为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如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可以将选项中的悲愤与豪迈相对调,意思便大相径庭了。 (2)正话反说。此种设误类型可以用到某句诗中的情感,将表达情感的关键字眼换成与之相反的词语。如将诗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设误成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 (3)顺序颠倒。此种设误类型指的是将诗词中作者或人物的情感变化顺序颠倒,比如本来应该是由喜到悲,选项却设误为由悲到喜。 (4)张冠李戴。指的是将诗人的情感和诗词中人物的情感混淆,把诗词中人物的情感错误理解为诗人的情感。或者将直抒胸臆设误为间接抒情。,3.辨别方
15、法: (1)情感的方向是否准确。某句诗的情感都是有感情倾向的,一般是贴合诗歌主题方向的,如喜悦、欢快、恬淡、闲适、烦闷、愤懑、壮志未酬、借古讽今、旷达乐观、爱国、建功立业等。辨别时要与整首或某句诗一一对应。 (2)审视标题与注释。通过标题可以知道诗歌的类别,通过注释可以了解创作背景,从而大致推断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离愁别绪,羁旅诗的漂泊愁苦,边塞诗的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等。 (3)抓住诗中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古诗词中常用到一些直接表露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从题目中的“寄”及诗中的“共剪”,可以看出诗人对妻子的一片
16、深情。,(4)分析意象。意象即诗中已经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景和物,如杨柳表示送别怀远,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松柏表示坚强、正直,梧桐表示凄凉悲伤,抓住这些意象可以帮助考生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考点定位】 2017江西 6.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正确)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错误),考点3 画面描绘,1.构成部分: 画面描绘主要是将诗词中的画面展现出来,并带有一定的概括性,同时还有作者情感的体现。所以画面描绘主要包括三部分。 (1)画面的描绘。将画面的景象场面展现出来,看到此句,能够感受到具体的画面。如“有景,有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2019 年中 语文 复习 第二 部分 古诗文 阅读 积累 专题 06 古代 诗歌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