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2008-02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pdf
《DD 2008-02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D 2008-02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pdf(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D200802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 (150000)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8 年 10 月 I 目 次 前言 . III 引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总则 . 1 3.1 目的 . 1 3.2 任务 . 1 4 基本要求 . 2 5 调查区分级 . 2 5.1 危害对象的确定及等级划分 . 2 5.2 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 . 2 5.3 调查区分级 . 2 5.4 调查基本工作量 . 3 6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 . 4 6.1 一般规定 . 4 6.2 地形地貌 . 4 6.3 地质构造 . 4 6.4 岩
2、(土)体工程地质 . 4 6.5 地表水和地下水 . 5 6.6 环境因素 . 5 6.7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 5 7 滑坡灾害调查 . 5 7.1 基本要求 . 5 7.2 滑坡灾害核查 . 8 7.3 滑坡灾害调查 . 8 7.4 滑坡灾害测绘 . 8 7.5 滑坡勘查 . 8 8 崩塌灾害调查 . 9 8.1 基本要求 . 9 8.2 崩塌灾害调查 . 9 8.3 崩塌灾害测绘 . 10 8.4 崩塌灾害勘查 . 10 9 泥石流灾害调查 . 11 9.1 基本要求 . 11 9.2 泥石流调查 . 14 9.3 泥石流灾害测绘 . 14 9.4 泥石流灾害勘查 . 15 10 不稳定
3、斜坡调查 . 15 10.1 基本要求 . 15 10.2 不稳定斜坡调查 . 16 10.3 不稳定斜坡测绘 . 16 II 10.4 不稳定斜坡结构和软弱结构面勘查 . 16 11 基本调查方法 . 16 11.1 资料收集 . 16 11.2 遥感调查 . 17 11.3 地面调查 . 19 11.4 钻探 . 19 11.5 山地工程 . 20 11.6 物探 . 20 11.7 测试与试验 . 20 12 设计编写和成果报告编制 . 21 12.1 设计书编写 . 21 12.2 成果报告编写 . 22 13 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 . 23 13.1 质量检查 . 23 13.2 最终
4、成果验收 . 24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野外调查表 . 25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岩体结构分类表 . 33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土体的主要宏观结构类型 . 34 II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有关单位。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殷跃平、张作辰、张茂省、郑万模、魏伦武、吴树仁、张永双、张开军、李晓春、胡瑞林、鄢 毅、王 军、王治华、周平根、魏兴丽。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解释。 IV 引 言 为规范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指导全国地质灾害严重区 1
5、50000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开展,制定本规范。 二十多年来,我国先后在全国有计划的开展了 1500000 环境地质调查、大江大河和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工作。1999年以来开展了覆盖全国山地丘陵区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初步摸清了我国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划分了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有效减轻了地质灾害损失。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呈加剧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需系统翔实,尤其是更大比例尺更高精度的调查资料。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将在全国地质灾害严重区开展 15
6、0000 地质灾害调查,为各级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实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提供基础依据。 全文共分十三章,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总则、基本要求、调查分级、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滑坡灾害调查、崩塌灾害调查、泥石流灾害调查、不稳定斜坡灾害调查、基本调查方法、设计编写和成果报告编制、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等内容。 1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 (15000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的目的任务、调查内容、控制精度、基本调查方法以及成果编制与验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调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
7、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022001 岩土工程勘查规范 GB/T 1415893 15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 DZ/T 009619 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万120万) DZ/T 009719 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DZT 01901997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15万) DZ/T 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 021920
8、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 02382004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 DZ/ 02452004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3 总则 3.1 目的 通过开展地质灾害严重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及不稳定斜坡调查、测绘与勘查,为减灾防灾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3.2 任务 3.2.1 开展地质条件调查,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岩土体结构条件,阐明其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评价和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行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区划。 3.2.2 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了解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等,并对其复活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估。 3.2.3
9、 对城市、村镇、厂矿、重要交通沿线、重要工程设施、大江大河、重要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文物保护点等潜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并对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价。 3.2.4 结合防灾规划,推荐应急搬迁避让新址,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建设适宜性初步评估。 3.2.5 收集气象水文资料,调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降水等对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影响,进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 3.2.6 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 3.2.7 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 2 4 基本要求 4.1 调查灾种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根据
10、现场实际,可以增加调查其它灾种。对危及人员及财产的潜在灾害点,如不稳定斜坡、泥石流流通区、采空区等也须进行调查。 4.2 调查方式采用点、线、面相结合,专业调查为主的方式进行。 4.2.1 点: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和群众报险线索,对灾害点或出险点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对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居民点都须进行现场地质调查,不得“漏查”地质灾害。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对所有的居民点须进行现场核查。 4.2.2 线:沿滑坡、崩塌、泥石流易发生的沟谷和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公路、铁路、水库、输气管线等进行追索调查。 4.2.3 面:采用网格控制调查,对地质条件进行修测,了解灾害形成演化的地形地貌、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D 2008 02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灾害 调查 规范 5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