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x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x(4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1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演讲人:,目 录 CONTENTS,600基础 考点&考法,考点38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考法 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思想,考法 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考法 维新变法思想,考法1 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思想,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1.背景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开始对外侵略扩张,输出商品,掠夺原料。 (2)清朝政治统治危机四伏,妄自尊大;外患日深 (3)鸦片战争失败,惊醒有识之士,爱国的士大夫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2.代表及思想 (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
2、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和各国律例。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主张: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2)魏源与海国图志。首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长技”主要指军事技术。但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影响不大。 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核心: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3)当时介绍世界的书籍还有姚莹的 康纪行和徐继畬的瀛环志略3.意义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对当时人们的思想有重要的启迪作用。,魏源与海国图志,例1海南单科201513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
3、河”。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 ) 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解析】本题考查魏源的思想。材料体现出魏源的思想以防守为主,且这一时期清政府仍未改变闭关锁国的政策,排除A项;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不属于洋务派,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魏源批评当时的海防主张,并未体现其学习西方海防模式,故C项错误;魏源之所以主张以防守为主,是因为当时清朝海军力量相对较弱,故D项正确。,D,考法2 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例1课标全国201629 19
4、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解析】本题考查张之洞的思想。题干所列词汇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含义,张之洞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在其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中禁用这些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符合题意;张之洞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政府学习西方教育制度、向近代化教育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与维新思想存在相似之处,因此排除A、C两项;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语言就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5、奏定学堂章程也不例外,排除B项。,D,考法3 维新变法思想,郑观应,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2.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意义 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 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促进人们觉醒,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推动了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实践:1898年开展戊戌变法 结果: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而失败,原因 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深刻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 与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和文化底蕴有关,特点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6、,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利用或借助,例1课标全国201428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解析】本题考查晚清社会变革与服饰变迁的关系。改穿西服有利于人们接受西方的思想,因此维新派重视易服是为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故B项正确;“改制”强调的是改革政治制度,“易服”只是其推行变法的手段,故A项错误;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的实
7、质在于B项,可排除。,B,例2课标全国201628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 )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解析】本题考查梁启超的思想。由材料时间“甲午战后”及梁启超诗句“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可知他倡导的“诗界革命”适应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兴起的时代需求,故C项正确;A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排除;白话文运动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时间不符,排除B项;晚清改良
8、思潮可以追溯至鸦片战争后开明地主阶级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排除D项。,C,例3课标全国201529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解析】本题考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在新学伪经考中,康有为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故该书因抨击封建统治思想,倡导变法而遭到清政府禁毁,C项正确。,C,考点39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法 新文化运
9、动,考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法1 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祭孔,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期起改为新青年) 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使用白话文,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蔡元培,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促进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推动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04 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态度,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13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 潮流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