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综合练习05.doc
《2019年高考化学综合练习0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综合练习05.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综合练习 0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i 28 P 31 S 32 Cl 35.5 Cr 52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BBaSO 4在医学上用做钡餐,Ba 2+对人体无毒C 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 14C与 12C互为同素异形体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答案】D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2、)A.天工开物五金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 ”炒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碳含量,且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B.抱朴子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C.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利用到蒸馏D.梦溪笔谈中“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的剂钢是指铁的合金【答案】A【解析】A铁的合金含碳量越低,其硬度越小、延展性越好,故熟铁比生铁硬度小、延展性好,A 错误;B 抱朴子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主要发生了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属于置换反应,故 B正确;C蒸令气上,是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
3、点差异分离混合物,则该法为蒸馏,故 C正确;D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大,剑刃硬度要大,所以剂钢为铁的合金,故 D正确;故选 A。- 2 -3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 1L 0.3molL1 NaOH溶液中通入 0.2mol CO2,溶液中 CO 和 HCO 的数目均为 0.1NA23 3B2L 0.5mol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NAC1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D100g 质量分数为 46的乙醇溶液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为 6NA【答案】C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冰、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BNa 2O、Fe 2O3、Al
4、 2O3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C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答案】C【解析】A二氧化碳为非电解质,故 A错误;B氧化铝与强酸、强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为两性氧化物,故 B错误;C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和臭氧,都有单质参加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C正确;D根据分散系分散质微粒直径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 D错误;故选 C。5下图为有机物 M、N、Q 的转化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 生成 N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BN 的同分异构体有 6种C可用酸性 KMnO4溶液区分 N与
5、Q- 3 -D0.3mol Q 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 6.72L H2【答案】C【解析】A 项,对比 M、N 的结构简式,M 生成 N为加成反应,A 项错误;B 项,N 的分子式为C4H8Cl2,C 4H8Cl2为 C4H10的二氯代物,C 4H10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H 3CH2CH2CH3和 ,采用定一移二法,C 4H8Cl2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Cl2、CH 3CH2CHClCH2Cl、CH 3CHClCH2CH2Cl、CH 2ClCH2CH2CH2Cl、CH 3CH2CCl2CH3、CH 3CHClCHClCH3、 、 、 ,共 9种(含 N) ,B 项错误;C项,N
6、中官能团为氯原子,N 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Q 中官能团为羟基,Q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用酸性 KMnO4溶液能鉴别 N与 Q,C 项正确;D 项,1 个 Q分子中含 2个羟基,0.3mol Q与足量 Na反应生成 0.3mol H2,由于 H2所处温度和压强未知,不能用22.4Lmol1计算 H2的体积,D 项错误;答案选 C。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的小苏打溶液反应:Ca 2+OH HCO =CaCO3H 2O3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稀草酸反应:5C 2O 2MnO 16H +=2Mn2+10CO 28H 2O24 4CAgCl 的悬浊液中滴加
7、Na2S溶液:2AgClS 2=Ag2S2Cl DNH 4HCO3溶液加入过量 NaOH溶液加热:NH OH =NH3H2O+4【答案】C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C CO2 CO O2点 燃 C高 温 - 4 -Si SiO2 H2SiO3 O2点 燃 H2O 饱和 NaCl(aq) NaHCO3 Na2CO3 NH3、 CO2 Mg(OH) 2 MgCl2(aq) 无水 MgCl2 HCl(aq) NH 3 NO NO2 HNO3 O2、 催 化 剂 、 加 燃 O2 H2O A B C D【答案】A8短周期元素 X、Y、Z、W、R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 原子达到
8、稳定结构获得的电子数目和它的内层电子数目相等,X 与 Z同主族,Z 是所在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R 与 Z形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R、Z、W、Y BX、Y 分别与 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以存在非极性共价键C由 X、Y、Z、R 四种元素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在水中不能发生反应DZ、W、R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两两之间发生反应的生成物均能发生水解【答案】B【解析】Y 原子达到稳定结构获得的电子数目和它的内层电子数目相等,为 O元素,X 与 Z同主族,Z 是所在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 Z为 N
9、a,X 为 H元素,W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应为 Al元素,R 与 Z形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可以知道 R为 S元素,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 X为 H、Y 为 O、Z 为 Na、W 为 Al、R 为 S;Y 为 O、Z 为 Na,对应的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O2Na+Al3+,A 错误;X 与 Z形成的 NaH只含有离子键,Y 与 Z形成的过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 正确;由 X、Y、Z、R 四种元素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可分别为- 5 -NaHSO3、NaHSO 4,二者可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 错误;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
10、物为氢氧化钠,R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硫酸,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钠为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D 错误;正确选项 B。9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关闭 K2,打开 K1,滴加硫酸,则装置 B中每消耗 1mol Na2O2,转移电子数为 NAB关闭 K1,打开 K2,试剂 X是酸性 KMnO4 或 FeCl3溶液,均可证明 SO2有还原性C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 C和 E中的试剂均取用饱和的石灰水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酸性、吸水性、难挥发性、强氧化性【答案】B10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
11、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A 向 NaAlO2溶液中滴加 NaHCO3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NaAlO2与 NaHCO3水解相互促进B向 1mL淀粉溶液中滴加 34 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冷却后再滴加碘水溶液呈无色 淀粉已完全水解- 6 -C用浓 HCl浸泡红砖粉末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 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 红砖中含有 FeOD向 3mL 0.lmolL1AgNO3溶液中先加入 45 滴 0.1molL1NaCl溶液,再滴加 45 滴 0.1molL1NaI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答案】B【解析】A向 NaAlO2溶液中滴
12、加 NaH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钠,不是水解反应,A 错误;B碘遇淀粉显蓝色,根据溶液呈无色可以判断淀粉已完全水解,B 正确;C四氧化三铁中也含有亚铁离子,所以不能说明含有氧化亚铁,C 错误;D反应中硝酸银过量,滴加碘化钠一定产生碘化银沉淀,不能说明二者的溶度积常数相对大小,D 错误,答案选 B。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以铁作阳极,铂作阴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备烧碱B25下,在 NH3H2O的稀溶液中加水稀释, 的值不变C工业生产硫酸时,接触室催化氧化 SO2时使用热交换器可以充分利用热量,降低生产成本D反应 Al2O3(s)+3Cl2(g)+3C(s)=2Al
13、Cl3(g)+3CO(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 H0【答案】A 12某混合物 X由 Al2O3、Fe 2O3、Cu、SiO 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校课外兴趣小组以两条途径分别对 X进行如下实验探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7 -A不可以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 Al2O3B由图可知 X中一定存在 Fe2O3C混合物 X中含 0.64g CuD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H+=Cu2+H2【答案】B13当 1,3-丁二烯和溴单质 11 加成时,其反应机理及能量变化如下:不同反应条件下,经过相同时间测得生成物组成如下表:实验编号 反应条件 反应时间 产物中 A的物质的量分数 产物
14、中 B的物质的量分数1 -15 T min 62 382 25 T min 12 88- 8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产物 A、B 互为同分异构体,由中间体生成 A、B 的反应互相竞争B相同条件下由活性中间体 C生成产物 A的速率更快C实验 1测定产物组成时,体系己达平衡状态D实验 1在 t min时,若升高温度至 25,部分产物 A会经活性中间体 C转化成产物 B【答案】C14一定温度下(T 2T 1) ,在 3个体积为 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 2NO(g)+Cl2(g)2ClNO(g)(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 1物质的平衡浓度/mol
15、L1容器温度()c(NO) c(Cl2) c(ClNO) c(ClNO) T1 0.20 0.10 0 0.04 T1 0.20 0.10 0.20 c1 T2 0 0 0.20 c2A达到平衡时,容器与容器中的总压强之比为 12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的 ClNO的转化率小于 80C达到平衡时,容器中 c(ClNO)/c(NO)比容器中的大D若温度为 T1,起始时向同体积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0.20mol NO(g)、0.20mol Cl2(g)和0.20mol ClNO(g),则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9 -【答案】C【解析】A容器相当于是 0.4molL1NO和 0.2molL1氯气开始建
16、立平衡,正反应体积减小,相当于是容器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因此达到平衡时,容器和容器中的总压之比大于 12,A 错误;B容器相当于是 0.2molL1NO与 0.1molL1氯气开始建立平衡,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达到平衡时,容器中的 NO转化率小于容器中的 NO的转化率(20%),所以达到平衡时,容器中的 ClNO的转化率大于80,B 错误;C容器相当于是 0.4molL1NO和 0.2molL1氯气开始建立平衡,正反应体积减小,相当于是容器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因此,达到平衡时,容器容器中 c(ClNO)/c(NO)比容器中的大,C 正确;D根据容器中数据可知该温度
17、下平衡常数为K= 20.4168= .,若温度为 T1,起始时向同体积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0.20mol NO(g)、0.20mol Cl2(g)和 0.20mol ClNO(g),则浓度熵为20.1=10K,所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D 错误,答案选 C。15一种突破传统电池设计理念的镁锑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所用液体密度不同,在重力作用下分为三层,工作时中间层熔融盐的组成及浓度不变。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可由太阳能电池充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Mg(液)层的质量减小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g 2+2e=MgC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发生还原反应D该电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综合 练习 05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