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阅读预热试题专题10整体思路分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阅读预热试题专题10整体思路分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阅读预热试题专题10整体思路分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10 整体思路分析命题规律从近三年的命题来看,散文考查的重点有四个:归纳概括文意、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意以及句子赏析、分析散文的表达技巧、结构思路分析。2017 年全国卷更是集中在语言上命题。试题选文主要是中国当代名家散文,偶有现代散文,这也是考生在课外阅读中应重视的方向。在考点复习上,考生在重视对语言艺术复习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和鉴赏表达技巧两个考点。整体思路分析“散文思路分析”类试题是散文考查的重要内容,与考试说明中“分析作品结构”的考点相对应,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试题涉及文章整体结构、段落结构、段与篇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题型一般有 3 种:行文
2、思路分析题,线索作用分析题,句段作用分析题。但是不论散文结构思路怎样变化,都要围绕散文中心主旨行文,也就意味着在分析散文结构思路时应着眼于“神聚”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高考设置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类型 审题 示例直接考查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梳理”“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写作思路”“构思”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间接考查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
3、往有“梳理”“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心理变化”“心理感受” “感情发展”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纵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段往事中“我”的感情发展脉络。答题方法题目类型 解答方法直接考查型 1.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2.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散文常见的线索有:具体事物、人物、中心事件、思想感情、时间推移、空间变化、作者见闻等。分清了文章2线索的归属类型,自然就厘清了行文思路。间接考查型 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解答此类题,首先也要结
4、合文本的层次或线索,然后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突破口,用心理词(感情词)组织成合理的先后顺序,有的心理词(感情词)从原文中提取,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基本答题步骤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更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模式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文章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模式二(
5、采用分条表述):写;写;写;全文整体上写。典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说起梅花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
6、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翻译成英语是 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 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 。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画成画挂在墙上,写进诗里。
7、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3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
8、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员,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弃官丢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 “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 。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 “真的。 ”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七律,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鳌头,无人能比。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我脱口而
9、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 ,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 。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
10、,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有一次和一个西方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4(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
11、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答案】 从作者名字的翻译切入,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为主要线索来谋篇布局,对梅花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丰富与深入,凸显了梅花独异的美感和魅力,构思巧妙而自然。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解析】本题从布局谋篇与立意的角度考查对文章思路结构主题的理解。题目实际上有两问,前一问“谋篇”梳理行文思路的“4 种方法”紧扣文体特征不同的文体其行文思路不同,表现在结构层次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叙事性散文重在叙事,往往以时间或地点的变化作为行文线索;哲理散文常常是开篇点题或卒
12、章显志;抒情散文则常以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分析情感脉络一篇散文要表现感情变化的过程。一般来说是局部服从整体,文章各语段、各层次所表达的内容总是围绕全文中心展开的,把各个层次能体现感情的词句找出来加以整合,就可以找到行文的情感脉络。抓住文章线索线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文章线索单一;有的文章线索双重,或虚实结合,或纵横交叉,或一主一次,或平行发展。线索的“线头”往往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和段首段尾的关节处,抓住这个“线头”就能顺利牵出所有线索,从而弄清散文的结构。依据标志性语句 文章或段落层次内,往往有一些衔接上下文的标志性语言。中心句提挈5全文;过渡句承上启下
13、,切分各个局部;照应句揭示文章和题目、开头和结尾、前文和后文的关系。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清晰地理清作者思路,从而准确抓住文章的结构特点,分清层次。典例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太阳梦晓浩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那境界好动人啊。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漫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桨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
14、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是不是在梦里?我走向那些经幡。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庙的金顶间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昂着哲人般的头颅,在大街上踱步。向生活深处走去,我知道这不是梦。远方的亲朋好友非说这就是梦,神秘,朦胧,可想而不可及。一位女友,曾在拉萨生活数月,后移居加拿大,她来信说:“想到拉萨我就想大哭一场,那真是一个梦,温暖而又明亮,它在我睡着的时候来了,醒来,它却飞走了。 ”对于我来说,拉萨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在我
15、那间常摇曳着烛光的小屋里,我认识了一群又一群的寻梦人。你见过一步一叩,跋涉千里而来的朝佛者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梦者的精神更为感人,他们为了追寻一个美丽的梦,翻越了无数精神意义上的大山,微笑着,走向太阳。尽管,他们的身心遍体鳞伤。一位年轻的战士,常年驻守在某个四季冰封雪锁的哨卡上,一天,下哨归来,迈过一个半米多的土坎,他跌倒了,再没爬起来,过度缺氧导致了他的牺牲。一位大学生,为了抢救别人,被汹涌的泥石流吞没。一次,在我出去采访的途中,车翻出十五六米,车棚碎了,我安然无恙还有啊还有,无数恶魔张开大嘴,要吞没我们这些寻梦者。6我常常仰望太阳,流着无法抑制的泪水,感情的大堤在瞬间决口了。想到夸父,他
16、没追赶上太阳,却不是也为后人称颂么?幸福在于追寻这种过程本身。朋友老刘实现了自己的梦。他独创了一种画派,叫西藏山水画,得到国内外普遍承认,台湾三原色艺术中心还专门为他搞了个人画展。我不止一次地为他的画所感动。画面上,塞满了山,绝少人间气息,那山汹涌呼啸,奔腾流动着,下降,再升腾,势不可挡。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最近,我又见到了老刘。只见他熊腰虎背,一摇一晃,整个一座山在晃动。他说他又陷入了苦闷期。他想在艺术上再上一个高峰。是啊。太阳只有一个,梦,是无数的。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 ,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答案】 (1)艰
17、辛寻“梦”画山画得苦。(2)“梦”的实现从太阳梦中获得灵感,独创“西藏山水画派”。(3)再寻新“梦”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个艺术高峰。(每点 2 分) 【解析】 三、四段,主要写其实现了“梦”独创了西藏山水画派;第三次集中写老刘在文章最后两段, “最近” ,老刘又陷入了“苦闷期” ,想在艺术上再上一个高峰,这是再寻新“梦” 。整体思路分析“4 步骤”1.明 明 确 题 材 , 把 握 全 貌通过阅读,明确散文内容,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还是阐发哲理,概括文章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或者谈的是什么问题,不同的文章类型,行文思路应该有所不同。 2.圈 圈 点 勾 画 , 抓 关 键 句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
18、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总领或收束内容的作用。3.标 标 示 段 意 , 显 露 脉 络结合找出的中心句、关键句,归纳概括每一段的段意,这样就能把握文章的脉络,从而提纲挈领,总7览全文。 4.理 理 清 思 路 , 把 握 结 构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如分号、冒号、句号等。 典例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童年随之而去(节选)木 心节略部分内容提示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 “我”随着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天天吵着要回家,终于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知识点 讲解 阅读 预热 试题 专题 10 整体 思路 分析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