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总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
《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总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总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单元 王安石变法单元总结(三)一、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比较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中心内容整顿吏治 富国(理财)不同点 改革程度局部改革 经济、军事、教育全面改革目的 解决社会危机(直接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根本目的)性质 地主阶级的封建改革特点 在当时皇帝支持下自上而下进行的,有曲折性、复杂性相同点结果 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而失败二、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中的土地政策1.商鞅变法制定了“为田开阡陌封疆” 、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等措施,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2.孝文帝改
2、革推行均田制,按一定标准,将国家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荒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3.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即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这一措施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缓和了阶级矛盾。三、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1.相同点(1)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2)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4)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2.不同点(1)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
3、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2)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3)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四、对封建主义性质改革的总结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目的是建立或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一场改革运动。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1)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为挽救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对其内部政策的调整。(2)洋务运动是 19 世纪 6090 年代由清朝地主阶级
4、洋务派实行的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和生产技术的一场运动,就整体而言,是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而在内政外交方针上所作出的调整。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发生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洋务运动则发生在近代时期。它们的改革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并对当时及以后的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典例】 (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考 历史 第三 单元 王安 变法 总结 新人 选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