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 10 月月考化学试题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石油、流水、风力、氢气为一级能源B. 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火力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PM2.5 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D. 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答案】D【解析】【详解】A、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能源为一次能源,而经过人为加工才能获得的是二次能源,故天然气、石油、流水和风力是一次能源,而氢气是二次能源,故 A 错误;B、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火力发电是将
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 B 错误;C、铅、镉、铬、钒属于金属元素,砷属于非金属元素,故 C 错误;D、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以燃煤为主,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故 D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D。2.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 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 2O(l)2H 2(g)+O2(g) H 1=+571.6kJmol1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 2O(g)CO(g)+H 2(g) H 2=+131.3kJmol1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 4(g)+H2O(g)CO(g)+3H 2(g) H 3=+206.1kJmol1A.
3、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反应为放热反应C. 反应使用催化剂,H 3减小 D. 反应 CH4(g)C(s)+2H 2(g)的H=+74.8kJmol 1【答案】D【解析】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 A 错误;焦炭与水反应制氢 H20,反应吸热,故 B 错误;使用催化剂, H3不变,故 C 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得 CH4(g)= C(s)+2H 2(g)的 H3= +74.8 kJmol1,故 D 正确。视频3. 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2A. C2H4和 C3H6 B. 1mol 碳和 3mol 碳 C. 白磷和红磷 D. 淀粉和纤维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4、C 2H4和 C3H6属于不同物质具有的燃烧热不同,A 错误;B、燃烧热是物质的性质,与量的多少无关,可燃物相同,该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B 正确;C、白磷和红磷属于不同物质具有的燃烧热不同,C 错误;D、淀粉和纤维素属于不同物质具有的燃烧热不同,D 错误。答案选 B。考点:考查燃烧热的概念。4.已知 723 K 时,2SO 2(g)+O 2(g) 2SO3(g) H= QkJ ,在相同条件下,mol-1向一密闭容器中通入 2 mol SO2和 1 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Q1kJ;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1 mol SO2和 0.5 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5、Q2kJ则Q1、 Q2、 Q 满足的关系是A. Q2=Q1/2 B. Q2 Q1/2 C. Q2 Q1 Q D. Q=Q1 Q2【答案】C【解析】【详解】Q 指生成 2mol SO3时放出的热,若把 2molSO2和 1molO2混合,达到平衡时生成的SO3小于 2mol,则 Q1Q;若将反应物的量减半,由于其他条件相同,压强减小,平衡左移,SO2的转化率减小,生成 SO3的量比第一容器的一半少,放出热量 Q2Q 1/2;所以Q2 Q1 Q ,C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C。【点睛】可逆反应 2SO2(g)+O 2(g) 2SO3(g) H= QkJ ,在相同条件下,mol-1向一密闭容器中通
6、入 2molSO2和 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Q1kJ;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1 mol SO2和 0.5 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Q2kJ,同比例减小反应物浓度相当于减压过程,平衡左移,所以 Q2Q 1/2;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4mol SO2和 2 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Q3kJ,同比例增加反应物浓度相当于加压过程,平衡右移,所以 Q3Q1/2。5.H2和 I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H 2(g)I 2(g) 2HI(g) H akJmol1 。已知:3(a、 b、 c 均大于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7、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断开 1 mol HH 键和 1 mol II 键所需能量大于断开 2 mol HI 键所需能量C. 断开 2 mol HI 键所需能量约为( a b c) kJD. 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H2和 2 mol 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 2akJ【答案】B【解析】【详解】A、H 2和 I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H 2(g)I 2(g) 2HI(g) H a kJmol1 ( a 大于 0)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故 A 不选;B、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
8、能量,所以 1 mol HH 键和 1 mol II 键所需能量小于断开 2 mol HI 键所需能量,故 B 选;C、 H反应物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b+c-2H-I)kJ/mol=-akJ/mol,得到断开 2 mol HI 键所需能量约为(a+b+c)kJ,故 C 不选;D、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根据焓变意义分析,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H2和 2 mol 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 2a kJ,故 D 不选;综上所述,本题应选 B。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 N
9、2(g)和 O2(g)反应生成 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 mol N2(g)和 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 180 kJ4B. NO 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C. 在 1 L 的容器中发生反应,10 min 内 N 2减少了 1 mol,因此 10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v(NO)=0.1 mol L-1min-1D. 1 mol N2(g)和 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 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答案】D【解析】【详解】A.焓变=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N 2(g
10、)+O2(g)=2NO(g) H2=946+498-2632=+180 kJmol1,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 A 错误;B.一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故 B 错误; C.在 1L 的容器中发生反应, 10 min 内 N 2减少了 1 mol,因此 10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 2)=1/(110)=0.1 molL -1min-1;根据反应 N2(g)+O 2(g)=2NO(g)可以知道,v(NO)=2 v(N 2)=0.2 molL -1min-1;故 C 错误; D.根据 A 计算可以知道反应是吸热反应,故 1 mol N2(g)和 1 mol O2(g)具
11、有的总能量小于 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故 D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D。【点睛】含有氮元素的非金属氧化物有的是酸性氧化物,如 N2O5 、N 2O3;而 NO 既不与酸反应,又不与碱反应,为不成盐氧化物;NO 2虽然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NO 2不是酸性氧化物。7.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 1 mol Cl ,ClO x ( 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e 是 ClO3B. ba+c 反应的活化能为 60 kJmol1C. a,b,c,d,e 中 c 最稳定D. ba+d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ClO
12、 (aq)= ClO 3 (aq)+2Cl (aq) H=116 5kJmol1【答案】D【解析】【详解】A.e 中 Cl 元素化合价为+7 价,而 ClO3 中 Cl 元素化合价为+5 价,故 A 错误;B.根据图中数据无法判断 ba+c 反应的活化能,故 B 错误;C.a,b,c,d,e 中 a 能量最低,所以最稳定,故 C 错误;D. ba+d ,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该反应方程式为 3ClO (aq)= ClO3 (aq)+2Cl (aq) ,反应热=(64+20)-360=-116 kJmol1 ,所以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3ClO (aq)= ClO 3 (aq)+2Cl (aq) H=
13、116 kJmol 1 ,故 D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D。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 跟 B 反应生成 C,反应速率 v(A)、v(B)、v(C)之间存在以下关系:v(B)3v(A),v(C)2v(A),3v(C)2v(B),则该反应可以表示为( )A. AB C B. 2A2B 3CC. 3AB 2C D. A3B 2C【答案】D【解析】【详解】由 v(B)3 v(A), v(C)2 v(A),3 v(C)2 v(B),得, v(A) v(B) v(C)132,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方程式为 A3B 2C,故答案为D。9.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N2和 O2,在电火
14、花作用下发生反应 N2O 2=2NO,经测定前 3 s 用 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1 mol/(Ls),则 6 s 末 NO 的浓度为A. 1.2 mol/L B. 大于 1.2 mol/L C. 小于 1.2 mol/L D. 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详解】随反应进行 N2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故 3s-6s 内 N2的速率小于 0.1 mol/(Ls),即 6s 内 N2的速率小于 0.1 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NO)小于 20.1=0.2 mol/(Ls),故 6s 末 NO 的浓度小于 60.2=1.2 mol/L ,C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15、C。610.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NH 3(g)+5O 2(g) 4NO(g)+6H 2O(g) 。反应开始时 NH3的浓度是 1.0 mol/L,经过 20 s 后,它的浓度变成了 0.2 mol/L,容器体积不变,在这 20 s 内 H2O 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 0.04 mol/(Ls) B. 0.06 mol/(Ls)C. 0.6 mol(Ls) D. 0.8 mol(Ls)【答案】B【解析】开始时 NH3的浓度是 1.0 mol/L,经过 20 s 后,它的浓度变成了 0.2 mol/L,故,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故选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
16、应速率计算的相关问题。结合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11.已知 298K 时,合成氨反应:N 2 (g ) + 3H2 ( g ) 2NH 3 ( g ) H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 1 mol N2 和 3 mol H2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A. 一定大于 92.0 kJ B. 一定小于 92.0 kJC. 一定等于 92.0 kJ D. 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详解】N 2和 H2反应生成 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为:N 2+3H2 2NH3,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
17、 100%,此温度下的 1molN2和 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不能生成 2molNH3,则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 92.0kJ,故 B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可逆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可逆反应的特征,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 100%。12.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7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 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一定使用了催化剂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若生成物质量增
18、大小于混合物总质量增大,生成物的质量分数可能降低,故错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故正确;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但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也向正反应移动,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自身转化率降低,故错误;如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比改变条件前大,故错误;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故正确;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故错误;综上所述只有正确,故选 C。13.已知 3A(g)+2B(g) C(s)+4D(g) H 0。 图中 a、b 表示在一定条件下,A
19、 的体积分数随时间 t 的变化。若使曲线 b 变为曲线 a,可采取的措施是A. 增大 A 的浓度 B. 升高温度 C. 加催化剂 D. 缩小容器体积【答案】C【解析】【详解】A、增大 A 的浓度,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平衡会移动,A 的体积分数会发生变化,与图像不符,故 A 错误;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A 的体积分数升高,与图像不符,故 B 错误;C、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不影响平衡移动,与图像相符,故 C 正确;D、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平衡移动,A 的体积分数变化,与图像不符,故 D 错
20、误;8综上所述,本题选 C。14.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 2(g)O 2(g) 2SO3(g) 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表示的是 t1时刻增大 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 图表示的是 t1时刻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图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剂效率比乙高D. 图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答案】B【解析】【详解】A.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瞬间,正反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之后逐渐增大,图应是增大压强的原因,故 A 错误;B. 图在 t1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仍相
21、等,平衡不发生移动,应是加入催化剂的原因,故 B 正确;C.图 III 甲、乙两个平衡状态不同,而加入催化剂,平衡不发生移动,故 C 错误;D. 图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到达平衡消耗的时间较少,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与图像不符合,故 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B。【点睛】对于有三个变量的图像,处理的方法是“定一义二” ,即先让一个量保持不变,讨论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先拐先平,条件高” ,即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对应的温度高、压强大。15.对可逆反应 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
22、到化学平衡时,4v 正 (O 2) = 5v 逆 (N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 x mol NO 的同时,消耗 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 正 (NH 3) = 3v 正 (H 2O)9【答案】A【解析】达到化学平衡时,用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的速率比等于系数比,故 A 正确;根据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单位时间内生成 xmolNO 的同时,生成 xmol ,故 B 错误;若增加NH3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故 C 错误;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比一定等于系数比:,故 D 错误
23、。3正 (NH3)=2正 (H2O)16.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 的浓度变为原来的 60%,则( )A. ab B.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C.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D. 物质 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答案】B【解析】【分析】先假设体积增加一倍时若平衡未移动,A 的浓度应为原来的 50%,实际平衡时 A 的浓度是原来的 60%,比假设大,说明平衡向生成 A 的方向移动,则 ab。【详解】A、减小压强,平衡向生成 A 的方向移动,则 ab,选项 A 错误;B、假设体积增加一倍时若平衡未移动,A 的浓度应为原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西安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化学 学期 10 月月 考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