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第十七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辽宁省丹东市第十七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第十七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辽宁省丹东市第十七中学 2015-2016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答卷时间:120 分钟 满分值:100 分 一、基础知识 (25 分)1下列各选项中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撩起(lio) 沼泽(zho ) 强迫(qing) 污秽(hu) B衣襟(jn) 讪笑(shn) 磐石(pn) 深邃(su)C书塾(sh) 嫉妒(j) 炽痛(zh) 宰割(zi) D宿儒(s) 脑髓(su) 哺育(b) 难堪(kn)【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
2、前后鼻音的区别。用反选排除法,有就错排除,A“强”读第三声,B“讪”读第三声,C“炽” 读ch,答案为D。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2下列各组书写正确的是( )(2 分) A来势凶凶 锲而不舍 荒草萋萋 家喻户晓 B九曲连环 一泻千里 锋芒必露 亦复如是C妇儒皆知 人声鼎沸 炯炯有神 秩序井然 D当之无愧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 鞠躬尽瘁【答案】D【解析】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3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 分) A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
3、虚心接受。B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D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2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D“天伦之乐”是形容家庭生活中,不符合句意。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
4、举囊括了 13 枚金牌中的 11 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C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D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答案】D【解析】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5走进名著,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B 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快乐的“好事情”和执着的“小茨冈” 。C外祖母慈祥、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5、。D在黑暗污浊的生活环境中,阿廖沙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有关情节,比较判断。B错,小茨冈的性格是乐观、善良、纯朴。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 A。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结构严谨,作者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 ,后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在上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代表作有中
6、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3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C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普普通通却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的教师形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B错,朝花夕拾为散文集。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同节气合一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常要扫墓祭祖,郊外踏青。 B古时,君是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尊君、家君都是对
7、别人父亲的尊称。 C中国有 56 个少数民族,属于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就有 1000 多个。著名的少数民族节日有“泼水节” 、“火把节”等。D传统文化中,人们喜欢将经冬不凋、葱绿常青的松、竹和傲雪凌霜、冲寒怒放的梅花,并称为“岁寒三友”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阅读各项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所见所闻和知识积累,比较判断。B 错, “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称呼。考点: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8仿照例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 (2 分)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境;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感谢 ,因为他 。【答案】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
8、你的智慧 ;或 感谢藐视你的人,因为他唤醒了你的自尊。 (语意正确即可)【解析】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题要按例句的内容和结构形式用因果关系两个分句的形式来仿写。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9综合实践活动:(3 分)4“五一”小长假将要到来,很多人都想趁机放松一下,旅游是一个好的选择,某旅行社为此也特设了学生一日旅游专线。请你以旅行社的名义写一段话,向大家推荐家乡丹东的一处旅游景点。要求:语言简明、得体、连贯,有吸引力,40 字左右。【答案】 (1)出现旅
9、游景点名称(2)说明推荐理由【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口语表达能力,要考虑语言得体,即说话者的语言要符合“身份”“场合”“情景”“情感(语气)”等方面的要求。本题要使用称谓,根据要求生动、简洁地介绍丹东一景点,表达对游客的欢迎。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10诗句默写:(6 分)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 (1)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王维“独坐幽篁里, (2) ”的琴声与长啸。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畔是(3) “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 折
10、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 (4) 。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 (5) “ , (6) 。 ”我们领略了木兰征战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气氛的悲凉。徜徉于诗文中,我们渐渐长大。【答案】(1)竹中窥落日(2)弹琴复长啸(3)谁家玉笛暗飞声(4)双袖龙钟泪不干(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解析】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窥、啸、钟、朔、柝,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二、文言文阅读(10 分)甲 伤仲
11、永(节选)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5文,思其
12、义所得多矣。 ” 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患:担忧。若:如。下帷绝编:分别指董仲舒和孔子对于学习态度的两个典故。现指很努力、专心地读书。迨:到;等到。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 分)A日扳仲永 ( ) B或在马上( )12翻译句子(4 分)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B书不可不成诵 。 13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2 分)A我们从父亲的角度看,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_ 。B乙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14两则故事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谈谈你从两篇文章中得到的不同感受。 (2 分)甲文:乙文:【答案】11扳(pn):通“攀” ,牵,引; 有时12A从此,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让他)写诗,仲永立
13、刻完成;B读书不能不背诵。13A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B用力多者收功远。14甲: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缺少了后天学习,再好的天资也得不到发展,也会被埋没。乙:学习上只有肯多花力气下苦功的人才能收到长远的功效。 (要学会利用时间,不错过一点学习的机会。)【解析】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或”为古今异义,“ 扳”是通假字,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考点:理解或
14、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试题分析:梳理文字,读弄两文,第一空抓住甲文中“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一句理解作答即可,第二空,读弄乙文,即可知“书不可不成诵”是主旨句。6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试题分析:结合上一题的解答,了解两文所表达的思想都是与“读书”有关,两文是正反两人例子,根据两文的内容,谈谈对“读书”的认识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三、现代文阅读(一)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 (13 分)(1)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
15、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2)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3)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4)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5)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 (6)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7)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8)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
16、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9) “你说什么?老高。 ” (10)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5 爸爸的花落了选自 ,作者是 。 (2 分)16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丹东市 第十七 中学 2015 _2016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学 期期 试题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