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期中)试卷(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岳阳市一中 20108 年2019 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一、选择题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 上图中代表金星的是( )A. B. C. D. 2. 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A. 行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B. 行星轨道和行星轨道之间C. 行星轨道和行星轨道之间D. 行星轨道和海王星轨道之间【答案】1. B 2. A【解析】【1 题详解】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据图可知,为水星,为金星,故 B 项正确。【2 题详解】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图中为火星,故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2、行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A 项正确,B、C、D 项明显错误。读“太阳辐射能随波长变化的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2 -3. 关于太阳辐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以机械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B. 太阳辐射中的大部分能量能够到达地球C.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为 0.4076 微米D. 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部分集中在可见光区4.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 水循环 B. 大气运动 C. 太阳能发电 D. 地震【答案】3. D 4. D【解析】【3 题详解】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故 A 项错误;只有很少一部分的能量能够到达地球表面,故 B 项错误;在地球大
3、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的 99以上在波长 0.154.0微米之间,故 C 项错误;大约 50的太阳辐射能量在可见光谱,故 D 项正确。【4 题详解】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的来源之一,水循环、大气运动和太阳能发电等现象都与太阳辐射有关;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与太阳辐射无关,故 D 项正确。公元前 28 年,史籍曾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5. “黑气”是指A. 黑洞 B. 耀斑 C. 黑子 D. 带电粒子6. 此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内部【答案】5. C 6. A【解析】材料中“黑气”是指太阳活动的黑子活动。黑洞不是太阳
4、活动,耀斑是增大增亮的斑块。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色球层太阳活动是耀斑,日冕层太阳活动是太阳风,太阳活动- 3 -发生在太阳外部大气。【5 题详解】材料中“黑气”是指太阳活动的黑子活动,C 对。黑洞不是太阳活动,A 错。 耀斑是增大增亮的斑块,B 错。带电粒子肉眼看不到,D 错。【6 题详解】此现象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A 对。色球层太阳活动是耀斑,B 错。日冕层太阳活动是太阳风,C 错。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外部大气,D 错。 我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正在拨动地球仪,做模拟地球自转运动的实验(地球仪代表地球,白炽灯泡代表太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5、()昼夜的更替四季的更替运动物体偏向地方时差异A. B. C. D. 8. 图示季节内,哈尔滨A. 一年中气温最高位 B. 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C. 当地时间 6 时日出 D. 次日过后夜逐渐变长【答案】7. B 8. B【解析】【7 题详解】图中实验演示的是地球的自转,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包括昼夜的更替、运动物体的偏向和地方时差异,图中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昼夜的更替和地方时差异,故 B 项正确。【8 题详解】据图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半球为冬季,一年中气温最低位,故 A 项错误;哈尔滨距离直射点的纬度最远,故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B 项正确;当地春秋分时,6点日出,故 C
6、 项错误;次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白昼逐渐变长,故 D 项错误。下表为北京市某日发布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9. 该日可能是( )- 4 -A. 3 月 21 日 B. 4 月 7 日C. 9 月 23 日 D. 10 月 7 日10. 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随后几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 北半球 向北移 B. 南半球 向北移C. 北半球 向南移 D. 南半球 向南移【答案】9. B 10. A【解析】【9 题详解】根据日出和日落时间可知,该日昼长夜短,而且白昼渐长,黑夜渐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故 A、C、D 项错误,B 项正确。【10 题详解】
7、根据上题可知,白昼大于黑夜,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再根据第二日白昼时间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故 A 项正确。【点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每时都在向西移动,每小时移过 15 度经度。在地理题的计算中可粗略取每天移动 0.25 度纬度。春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 6 月 22 日(即夏至)到北回归线。夏至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 9 月 23 日(即秋分)到赤道。秋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 12 月 22 日(即冬至)到南回归线。冬至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 3 月 21 日(即春分)回到赤道。下图中 K 为
8、晨昏线,Q 为经线,R 为 Q 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 当 Q、K 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5 -A. 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B. 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C. R 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D. 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12. 下面四幅图中,虚线表示物体初始运动方向,实线表示偏转方向,能正确表示 R 地沿纬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A. B. C. D. 【答案】11. B 12. C【解析】【11 题详解】据图可知,a、c 两线重叠,为春秋分时,全球昼夜等分,直射点在赤道上,北极圈及其以北无极昼也极夜现象,故 A 项错误;北京和海口昼夜
9、等长,故 B 项正确;R 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故 C 项错误;地球公转近日点的时间是 1 月初,故 D 项错误。【12 题详解】据材料可知,Q 为经线,R 为 Q 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说明 R 点位于赤道上;赤道上没有地转偏向力,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结合选项,C 项正确。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产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甲)与“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3. 下列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一组是( )A. 立春 谷雨 B. 芒
10、种 白露C. 小雪 大寒 D. 寒露 清明14. 下列关于图乙中四点日期的判断,最有可能的是( )- 6 -A. 表示大雪 B. 表示谷雨C. 表示秋分 D. 表示芒种【答案】13. C 14. D【解析】【13 题详解】北京的昼长的季节分布规律:夏至日昼长达一年中最长;冬至日昼长达一年中最短,故昼长时间接近应为关于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结合选项可知,小雪和大寒是两个以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C 项正确。【14 题详解】根据图乙中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的纬度位置判断,晨昏线与 6634纬线相切则判断为冬至日或夏至日;应为冬至日或夏至日过后,A 错误;晨昏线与 90纬线相切,判断为春秋分
11、日,故应位于春分夏至日之间或秋分日冬至日之间,B 错误;应表示冬至日或夏至之前的节气,故 D 正确。读“地壳结构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15. 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岩石圈的是( )A. B. C. D. 16. 图中的各层中,在海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的是( )A. 硅铝层 B. 硅铝层 C. 硅镁层 D. 硅镁层【答案】15. D 16. A【解析】【15 题详解】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故图中构成岩石圈的是,故 D项正确。【16 题详解】地壳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硅铝层位于上层,地壳中硅和铝的比重大些,密- 7 -度相对小些;硅镁层位于下层,铝的成分相对减
12、少,镁和铁的比重相对增加,密度较大;硅镁层是连续分布的,而硅铝层在大洋底部很薄甚至多有缺失。据图可知,为位于上层的硅铝层,故 A 项正确。【点睛】地震波内部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圈层 范围 特点地壳 莫霍面以上固态:平均厚度 17 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 33 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 6 千米) 。地势越高,地壳越厚。莫霍面(在地面以下 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地幔莫霍与古登堡面间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古登堡面(距离地表 2900 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地核古登堡面以下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
13、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17. 图中所示 ABC 分别为( )A. 水、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18. 下列对 C 圈层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A. 岩石圈就是地壳 B. 软流层属于地壳C. 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D. 整个岩石圈都是生物的生存空间【答案】17. D 18. C【解析】- 8 -【17 题详解】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据图中各圈层的特点可知,ABC 代表的圈层分别是生物圈、水圈、岩石圈,故 D 项正确。【18 题详解】据上题可知,C
14、 圈层代表岩石圈,岩石圈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故 C 项正确;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故 A、B、D 项错误。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9.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 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B. 圈层即岩石圈C. 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D. 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20. 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纵波、横波通过莫霍面、古堡面时,波速都增加B. 在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C. 水圈由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D. 地球内部、外部各层都是连续且規则的:【答案】19. C 20. B【解析】【19 题详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岳阳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地理 学期 第一次 质量 检测 期中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