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doc
《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物理 12 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7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下列关于科学家的贡献,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胡克发现了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间的变化规律B 亚里士多德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 伽利略科学思想的核心是把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在该思想引领下人们打开了近代科学大门D 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
2、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2人在平地上静止站立时,受到的支撑力等于人的重力做原地纵跳时,在快速下蹲和蹬伸的过程中,人体受到的支撑力发生变化(如图, 为重力, 为支撑力) 下列图像GF能正确反映该变化的是( )A B C D 3早期有两款自行车曾引起大家的注意。一款是将脚踏直接安在前轮上骑行,如图甲所示;另一款是无脚踏链条靠骑车者两脚在地上划着走,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这两款自行车在正常向前骑行过程中前后轮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款前轮所受摩擦力向前,后轮摩擦力向后B 甲图款前轮所受摩擦力向后,后轮摩擦力向前C 乙图款前轮所受摩擦力向前,后轮摩擦力向后D 乙图款前轮所
3、受摩擦力向后,后轮摩擦力向前24.如图所示,B、C 两个小球用细线悬挂于竖直墙面上的 A、D 两点,两球均保持静止,已知两球的重力均为 G,细线 AB 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 ,细线 CD 与30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 ,则:60A AB 绳中的拉力为 B CD 绳中的拉力为322GC BC 绳中拉力为 D 细线 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为 1G605 .发射时弦和箭可等效为图中的情景,已知弓的顶部跨度为 L(如图中虚线所示) ,弦均匀且弹性良好,其自由长度为 L假设弓的跨度保持不变,即箭在弦的正中间,弦夹在不计大小的类似动滑轮的附加装置上,将箭发射出去已知弦的劲度系数为 k,发射箭时弦的最大长
4、度为 2L(弹性限度内) ,则箭被发射瞬间所受的最大弹力为(设弦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 ( )A kL B kL C kL D 2kL6.如图所示,在水平粗糙横杆上,有一质量为 m 的小圆环 A,用一细线悬吊一个质量为 m 的球 B。现用一水平力 F 缓慢地拉起 B,在此过程中 A 一直保持静止不动,设圆环 A 受到的支持力为 FN,摩擦力为 f ,此过程中: ( )A F N增大,f 增大 B F N减小,f 减少C F N不变,f 减小 D F N不变,f 增大7.关于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力必大于分力B 一个力可能分解为两个大小相等方向不同的力C 两分力大小不变,
5、其合力随两个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减小D 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8. 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的水平地面上,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 5(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A 物体质量 m=10kg,B 物体质量 M=30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 A 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N/m。现有一水平推力 F 作用于物体 B 上,开始使 A、B 两物体缓慢地向墙壁移动,整个3过程中 A 物体始终没有从 B 物体上滑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g 取 10m/s2)( )A 刚开始推动该物体时,推力 F 的大小为 200NB 当 B
6、 物体移动 0.4m 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100NC 当 B 物体移动 0.4m 时,水平推力 F 的大小为 250ND 当 B 物体移动 0.4m 时,水平推力 F 的大小为 300N9. 如图所示,A、B、C 三球质量均为 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 A 球相连,A、B 间固定一个轻杆,B、C 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开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BA、B 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CA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DC 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
7、,大小为 g10.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上有一物块处于静止状态,物块的质量为 1 kg。现用沿斜面向下的恒力推物块,过一段时间撤去推力,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 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斜面足够长,重力加速度 g=10m/s2,sin37 = 0.6,cos37= 0.8。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块静止时,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大小为 8NB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C 推力的大小为 3ND 若推力增大为原来的 2 倍,则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小为 6m/ s2二、实验题(11 题 6 分,12 题 12 分,共 18 分)11.图中装置可用
8、来探究物块的运动情况,细线平行于桌面,遮光片的宽度为 d,两光电门AB 之间的距离为 s,让物块从光电门 A 的左侧由静止释放,分别测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 A、 B 所用的遮光时间分别为 tA和tB,用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遮光片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利用实验中测出的物理量符号写出:(1)遮光片到达光电门 A 处瞬时速度 VA=_4(2)物块运动的加速度 a=_。(3)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_(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遮光片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12. 如图所示为两位同学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 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中,两位同学
9、安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平衡摩擦力,他们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些后,在不挂砝码盘的情况下,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后,先接通电源,后用手轻拨小车,小车便拖动纸带在木板上自由运动。若打点计时器第一次在纸带上打出的计时点越来越稀疏(从打出的点的先后顺序看) ,则第二次打点前应将长木板底下的小木块垫的比原先更加_(选填“高”或“低” )些;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_的计时点,便说明平衡摩擦力合适。(2)平衡摩擦力后,在_的条件下,两位同学可以认为砝码盘(连同砝码)的总重力近似等于小车的所受的合外力。(已知小车的质量为 M,砝码盘(连同砝码)的总质量为 m)(3)接下来,这两位同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金溪县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物理 12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