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卷(一).doc
《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卷(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卷(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鄱阳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基础年级阶段性检测(一)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总分:100 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这表明孔丘在当时 ( )A.希望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 B.不满社会现状回到远古社会C.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 D.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2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 ,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 。符合两者观点的是 ( )A.主张“因材施教” B.通过教化使人从善C.认为“人性本
2、善” D.重视人民群众力量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天行有常 B.礼法并用 C.人性本恶 D.民水君舟4 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 )A.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 B.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 D.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5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贵贱贫富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礼治,可以使小
3、人变为君子,普通人变为圣人6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A.孔子有教无类 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D.“五经”的流传7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C.“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D.“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8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 ,汉代重在“尊” 。其相同点是( )A. 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B.禁绝其他思想学派C.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D.强化儒家伦
4、理道德9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包括( )受佛教、道教冲击而失去正统地位 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 2 -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所接受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A. B. C. D.10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 B. C. D.11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王阳明 C.朱熹 D.程颢 12王阳明在主持
5、山东乡试时,引用论语中“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作为试题。这体现了他( )A.强调知行合一以遏止伪善 B.传播致良知以提高修养C.借助科举以灌输心学理论 D.秉承道统论以维护纲常13王守仁认为,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王守仁的话( )A.体现了天理良知自在人心 B.反映了因果报应源于良知C.体现了“格物致知”的实践论 D.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14朱 熹 曾 解 释 过 “存 天 理 , 灭 人 欲 ”论 : “饮 食 , 天 理 也 ; 山 珍 海 味 , 人 欲 也 。 夫 妻 , 天 理 也 ;三 妻 四 妾 ,人 欲
6、也 。 ”明 代 李 贽 主 张 “夫 私 者 , 人 之 心 也 。 人 必 有 私 , 而 后 其 心 乃 见 ; 若 无 私 , 则 无 心 矣 。”据此 可 知 ( )A.李贽的思想源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 B.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C.朱熹和李贽都肯定人正常的私欲 D.朱熹和李贽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15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反传统反教条 反对封建专制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A B C D 16顾炎武批评明代学风弊病说:“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 ”强调凡做学问, “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
7、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 ”在此,顾炎武( )A. 强调独立思考,有所创新 B.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C.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D.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17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 ”在此,王夫之( )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 B.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C.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 D.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18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 3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 ”对李
8、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 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B.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19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名言( )A.关注人类道德 B.批评苏格拉底C.否定神的意志 D.探究社会正义 20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指出:在理想的社会中,就像在一个好的灵魂中一样,每一部分都要遵循正确的等级,他把社会中的人划分为三个等级,最上面的是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第二等级是御国御侮的战士,第三等级是劳动者。由此可见,柏拉图( )A.崇尚怀疑主义的精神 B.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鄱阳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阶段性 检测 试卷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