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盐城市伍佑中学 20182019 学年秋高二阶段一考试政治试题考试时间:60 分钟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A.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答案】A【解析】诗中的青天、大地、海洋、万物等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 项
2、符合题意;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物质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而不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也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C 项与题意不符; 材料体现的唯物主义观点,D 项错误;正确选项为 A。【点睛】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朴素”之处在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也是唯一科学的唯物主义。但唯物主义的这三种基本形态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都是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2.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论语)心得一书的扉页中写道:“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
3、长。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 B. C. D. 【答案】A- 2 -【解析】“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说明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故选项符合题意,应选;选项说法错误,具体知识是哲学产生的基础,哲学对具体知识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排除;选项说法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3.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D. 世界观就是方法论【答案】D【解析】本题要求选
4、择观点不正确的选项。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本身观点正确,A 项不选;方法论体现世界观观点正确,B 项不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观点正确,C 项不选;世界观就是方法论观点错误,D 项应选,故本题答案应为 D。【点睛】世界观是阐释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即是什么,世界是怎么样的,重点谈对世界的认识。方法论是阐释人们对待事物的方法和态度、即怎么看,怎么做,重点谈方法。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其中,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为世界观所决定。4.考试来临时,会有少部分考生在 QQ 空间分享下图,还有一部分考生和家长会选择另一种心理解压方式一一到寺庙烧香许愿,他
5、们认为这样会保证考试顾利通过。他们的做法属于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 主观唯心主义D. 客观唯心主义【答案】D- 3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漫画题,观察漫画,题目,考神,其次,观察漫画内容,通过,联系材料中一部分考生和家长会选择另一种心理解压方式到寺庙烧香许愿,他们认为这样会保证考试顺利通过。明显,这部分考生与家长,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把烧香拜佛作为通过的目标,因此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就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
6、在和世界的本原,因此本题选 D。考点:本题考查客观唯心主义。5.芸芸众生整天为生计而忙碌,超不出两件事: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哲学家却告诉人们,人还要做第三件事,这关乎人生的成败,这就是:认识你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哲学的魅力是A.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B.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D. 哲学分为唯物和唯心两大阵营【答案】A【解析】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真正的哲学能够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材料中“哲学家却告诉人们,人还要做第三件事,这关乎人生的成败,这就是认识你自己”体现了哲学的作用,选 A;C 错误,因为只有真正的哲学
7、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B 和 D 与材料中主旨无关。【考点定位】哲学的作用【知识归纳】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2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4 -3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
8、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激发想象
9、力和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6.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的两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问题A. B. C. D. 【答案】C【解析】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强调的,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选;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正确;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问题不是哲学基本问题所包括的内容,不选,故本题
10、答案应为C。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5 -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同程度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科学之科学” ,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把握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A. B. C. D. 【答案】D【解析】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正确;真正的哲学是反映自己所处时代的任务和要求,不是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11、不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不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这说明真正的哲学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把握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 D。【点睛】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8.“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A.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 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C.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D. 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答案】C【解析】“没有景物,何来感情”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没有感情,
12、何来景物”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这两者的根本分歧实质上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的问题,C 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A、B、D 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 C。【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本原,物质与意识有没有同一性;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则研究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的基本哲学问题,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 -9.新华网最近刊文称, “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 。其中
13、,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A. B. C. D. 【答案】A【解析】“累不累取决于心态”认为人的心态决定了累不累,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体现,应选;“心宽,天地自然宽”认为心态决定天地万物,这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体现,应选;“奋斗改变命运” 、 “快乐其实很简单”均没有体现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 A。【点睛】如何判断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凡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凡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天道)的外化
14、和表现的观点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10.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顾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一致的世界观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物是观念的结合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排除;符合题意,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 “物是观念的结合”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符合题意, “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属于古代朴素唯
15、物主义观点。故本题答案选 C。【考点定位】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7 -【名师点睛】比较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一方面要看到三者之间的历史联系,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必须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正确主张那里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另一方面要明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局限性,因而具有科学性。11.“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 ”这说明了A.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B. 社会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C. 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D
16、.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 ,体现了具体科学发展对哲学发展的作用,故选项 A 正确;选项 B 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选项 C 说法明显错误,故排除;选项 D 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答案选 A。考点:哲学具体科学的作用1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般来说。静止的情形有事物绝对的不运动、不变化的拔态事物运动的平衡状态事物运动的稳定物体的位置变化A. B. C. D. 【答案】C【解析】事物绝对的不运动是错误的,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静止,不选;事物运动的平衡
17、状态、事物运动的稳定都属于运动的特殊状态,属于静止的两种情形,正确;物体的位置变化指的是运动,不是静止,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 C。13.毛泽东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 ”歌德曾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 ”这两种观点- 8 -A. 都认为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B. 强调参加实践可以拓展书本知识C. 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根本对立D. 都否认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答案】B【解析】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不分哪一个更重要,A 项不选;“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强调了还有许多知识要来自于实践,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也强调了实践对于理论(书本知识)的重要性,故这两种观点都
18、强调了参加实践可以拓展书本知识,B 项正确;这两种观点不属于经验论,也不属于唯理论,不是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根本对立,C 项不选;这两种观点没有否认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 B。14.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 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C.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D.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答案】C【解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实践第一性的观点,强调了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是量变质变的道理,与题意不符,A 项不选;“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强调的是认识获得的途径可以是
19、间接经验,与题意不符,B 项不选;“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强调了实践,强调了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与题意相符,C项应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强调的是量变会引起质变的道理,与题意不符,D 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 C。【点睛】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只能是实践。而认识获得的途径却是多种的,有通过直接经验即亲身实践获得,也可通过间接经验即通过学习和他人处获得。15.300 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空谈误国”之说。300 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有勉于史,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 。从哲学角度看,“空谈”之所以“误国,是因为忽略了意识的能动性- 9 -割裂了理论和
20、实践的关系陷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空谈误国”在于批评割裂“知”与“行”关系的行为;“空谈”是指脱离实际的谈、脱离实践的谈,没有从实际出发、对行动和实践没有指导意义,所以会“误国” 。由此可见,两项符合题意,正确;空谈也是人的一种意识,不过是错误的意识,空谈并没有忽视人的意识,说法错误;空谈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故不是唯物主义,说法错误。该题选 D。考点: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6. 东晋僧人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这一观点( )A.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21、B. 属于唯物主义观点C. 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D. 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常常看到的动的东西其实是不动的,如吹着的风(旋岚)是静的,奔流的江河是不流动的,奔跑的野马的鬃毛飘扬实际上没动,循环的太阳和月亮却不是周而复始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因此答案 C 正确;选项 ABD 均不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17.从意识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体力、情绪、智力三种节律的盛衰波动都是有周期的,人自出生之霞起,三节律就同生命一起开始运行。这一发现说明了A. 人的生命运动是有规律的B. 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 人
22、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 10 -D. 规律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答案】A【解析】B、C、D 三项说法错误,不选。18.“人生易老天难老”和“一年一度秋风劲”的哲学寓意是A.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B.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 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D. 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答案】B【解析】A 选项观点错误,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有规律,没模式,故排除。人易老天难老,都是规律,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 B 入选。C 选项观点不符合题意,本题不是强调规律的永恒不变,而是强调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排除。D 选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本题不是强调认识利用规律,而是强
23、调规律的客观性,故排除。19.萄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下列诗句与此寓意相近的是A.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D.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答案】A【解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意思是说自然界运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体现草木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与题意寓意相近,A 项与题意相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B项与题意不符;“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体现了量的积累的艰辛,C 项与题意不符;“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盐城市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政治上 学期 第一次 阶段 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