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14_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苏教版.doc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14_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14_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苏教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 2014-2015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积累运用(32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歼灭(jin) 亘古 (gn) 伫立(ch) 笨拙(zhu)B两颊(xi) 精湛(zhn) 憎恶(zng) 繁衍(yn)C框架(kung) 纤柔(xin) 嫉妒(j) 契合(qi)D踮脚(din) 晕船(yn) 对峙(zh) 翩跹(xin)【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中应是“ 伫立(zh)笨拙(zhu) ”;B 中应是“两颊(ji)憎恶(zng) ”;C 中应是“契合(q)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
2、记 A。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B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C在西南地区遭遇了 60 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被当地人称为大方之家!D4 月的扬州,春如四季,昨天还热得穿夏装,今早气温骤降,让人不寒而栗。【答案】B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A以首届“朱自清读书节”为载体,今年扬州全民阅读活动以阅读成就梦想书
3、香美丽扬州为主题,全市 144 项活动贯穿全年,以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B “说真的,我也说不清小李最近为什么情绪低落, ”他拨弄一下手中的纸盒, “但我相信他一定能够走出来。 ”C郑板桥做官期间,关心民生疾苦,曾赋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D专家建议:不要吃很脆的四季豆,要煮烂一点,需要二、三十分钟。【答案】B2【解析】试题分析:A 中主题不能用书名号,应用引号;C 中句号应放在引号内;D 中概数词之间不能用顿号。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A瘦西湖畔的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
4、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B一场大雪让扬城交通事故量频发。据统计,截至 15 日晚上 7 点半,当天扬州市区交通事故共有近320 多起,远远超过了 2008 年大雪的接警纪录。C安倍政府越是歪曲历史,日本市民社会需要宣扬历史真相的声音就越来越大,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D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影响和吸引了相当一批的读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中语义重复,这里“停下脚步”和“驻足”重复;B 中应删去“量” ;“近”与“多”表达重复;D 中不合逻辑,应是“吸引和影响”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5下列课文内容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黔之驴这则寓言按照虎识
5、驴、惧驴、吃驴的顺序,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B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常按照“次重要重要最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它的写作要求真实、及时、简明。C 三个太阳是一篇以一位女画家的南极之行和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生活为内容,以歌颂“南极精神”为主题的通讯。D 松鼠作者法布尔和松树金龟子作者布丰,都是法国学者、作家。这两篇文章都充满了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之情,渗透着人文关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中应是“惧驴、识驴” ;B 中应是常按照“最重要重要次重要”的顺序;D 中应是松鼠作者布丰和松树金龟子作者法布
6、尔。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作为扬州第一张精心打造的综合性音乐大碟, 玉箫声处扬州慢既是面向世界展示扬州文化艺术mi( )力的一张名片,也是扬州优秀文化 xn( )火相传的精品之作。专辑用当代语言演y( )扬州民歌,rng( )入国际化流行音乐元素,以音乐的方式介绍扬州、推广扬州,进而让人们向往扬州、爱上扬州。3【答案】魅、薪、绎、融(各 1 分,计 4 分)【解析】试题分析: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到一些形近字的写法,比如“演绎”中“绎”不能写成“译
7、”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7默写。 (每空 1 分,共 9 分)(1)居高声自远, 。(2) ,鸣噪自纷纷。(3) ,佳人才唱翠眉低。(4)荷叶罗裙一色裁, 。(5)多谢浣纱人未折, 。(6) ,卷舒开合任天真。(7)无情有恨何人觉? 。(8)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答案】 (1)非是藉秋风(2)(7)略(8)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8综合实践活动。 (8 分)(1) 西游记的作者是 (朝代)的 。 (2 分)(2) 西游记师徒 4 人中,你最喜欢谁?理由是什么?(3 分)我喜欢 ,理由 (3
8、)你的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请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 (3 分,不少于 40 字。 )【答案】4【解析】(1)试题分析:学生了解古代作家的简介常识,正确填写即可。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2)试题分析: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3)试题分析:学生就活动话题,进行活动设计,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不
9、设统一标准和答案,学生只要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合理都能得分。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二、阅读理解(55 分)(一)诗歌赏析(6 分)柳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9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3 分)10试析这首诗的对比手法,并分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 分)【答案】9 “逐” ,运用拟人手法, (1 分)生动形象地写柳
10、枝追逐春风的景象, (1 分)突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1 分) 。10用春柳的繁盛与秋柳的衰落进行对比(1 分) ,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1 分)的悲凉心境(1 分) 。【解析】9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此处运用拟人手法,生动5形象地写柳枝追逐春风的景象,突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10试题分析: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就是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这里用春柳的繁盛与秋柳的衰落
11、进行对比,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二)文言文阅读(15 分)雏雀逐猫窗外有枣林,雏雀习飞其下。一日,猫蔽身林间,突出噬雀母。其雏四五,噪而逐猫,每进益怒。猫奋攫之,不胜,反奔入室。雀母死,其雏绕室啁啾,飞入室者三。越数日,犹望室而噪也。哀哉!猫一搏而夺四五雏之母,人虽不及救之,未有不恻概于中者。而猫且眈眈然,唯恐不尽其类焉。乌乎,何其性之独忍于人哉?物与物相残,人且恶之;乃有凭权位,张爪牙,残民以自肥者,何也?(选自薛福成庸庵全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 分)(1)猫蔽身林间 (2)每进益怒 (3)猫奋攫之 (4)
12、人且恶之 12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2 分) ( )A以丛草为林 B普又以其人奏C残民以自肥者 D以为神13翻译句子。 (6 分)(1)越数日,犹望室而噪也。(2)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3)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14这则故事讽刺了我们生活中什么样的人?(3 分)【答案】11躲藏 更加 用爪子抓 讨厌12C13 (1)过了几天, (幼鸟)仍然向着房子吵嚷着。14揭露了那些残民自肥、有权有势之人,他们比猫的残忍有过之而无不及。6【解析】11试题分析: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
13、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12试题分析:ABD 都是介词;C 为连词。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13试题分析:要求翻译的句子中往往有一些关键的词,这些词往往是一些实词,他们影响着句子的含义,当然,在老师阅卷时这些关键的词就成了评分的 “分点”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词语解释”上来了。这就是所谓的“拆分” ,然后把这些“拆分”出来的词再进行“整合”成一句话。整合不是作简单的加法,整合后的句子还要通顺流畅。为了做到通顺流畅,我们可以将省略的部分补足,甚至可以添一些辅助性的词语让语句更合理通畅;有时候还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式,
14、这些文言句子的语序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的时候要将他们调整成现代汉语的语序。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14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 ,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三)阅读植物“预测术” ,回答 1519 题。 (15 分)植物“预测术”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写了发生在大观园里的一件怪事:那
15、些本该在阳春三月开花的海棠树,在花木凋零的十一月却突然开满了鲜花。聪明过人的探春心想:“大凡顺者昌,逆者亡;草木知运,不时而发,必是妖孽。 ”不久,大观园开始走向衰落。植物究竟有没有预知天灾人祸及天气变化的能力呢?虽说预知人祸的能力大多在文学作品中才能看到,但预测天灾及天气变化的本领却是活生生的事实。许多科学家对这一有趣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科学家发现,含羞草能预测地震等自然灾害。含羞草的叶子排列整齐、对称轻轻触动一下它的叶尖,整个叶子都迅速合起来,真像低眉顺目、含羞自持的少女一般。通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是白天打开,夜晚闭合;日出前30分钟舒展枝叶,日落30分钟后枝叶则收拢。假如一反
16、常规,白天闭合,夜晚舒展,则表示大自然将发生变异,这种反常表现很可能是地震发生的前兆。有人观察到,如果周围60公里的范围7内将发生大地震时,约40分钟前,含羞草会发生行为改变,会在白天将叶子闭合起来。看来,含羞草的确能预知地震,给人以警示。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有一种植物,人们称它为“地震花” ,可能是属于樱花一类的植物。它们生长在山坡上,地震发生之前,便会开花。岛上的居民把这种植物当作观测装置,只要发现它开花了,马上作应急准备。一些树木也具有这样奇异的“超能力” 。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在地震来临之前,蓟县穿芳峪一个地方的柳树,在枝条顶部20厘米处,全部出现枝枯叶黄的现象。人们发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扬州市 中学 2014 _2015 学年 年级 语文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苏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