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24 分) 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寥廓 瞳(tng)孔 不屈不挠(ro) 蹑手蹑脚B. 苔(ti)藓 狙(z)击 一愁莫展 昂首阔步C. 编辑 塑像 直栏横槛(jin) 烟熏火燎(lio)D. 瓦砾(l) 倒坍(t) 凝眸远眺 色彩斑斓【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2、,考生要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读音正误,或根据字义和字音辨析字形正误。本题中,A 项, “不屈不挠”的“挠”应读 no, “挠” ,弯曲,屈服。B 项, “狙击”的“狙”应读 j,埋伏在隐蔽地点伺机袭击敌人;“一愁莫展”的“愁”应未“筹” , “一筹莫展”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筹” ,计策,办法。D 项, “倒坍”的“坍”应读tn,倒塌。故选 C 项。【点睛】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如鲜多半考的是 xin 的音。善用排除法。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
3、,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字形题一般可以采取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
4、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如果题干是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排除肯定- 2 -无错别字的;如果是全对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有错别字的;如果题干是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就先排除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看词语不宜太长久,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接触到这个字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 “四大名著”除红楼梦外,其他几部都是当时的通俗小说,但这并不构成
5、对它们经典性的否定。同理,以是否属于通俗小说来评判金庸武侠小说文学价值的高低,无异于舍本逐末。B. 在行驶的车辆上,任何试图干扰正常驾驶的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只是口头教育警告了事,无疑是姑息养奸。C. 随着中国战队 IG 以 3 比 0 拿下英雄联盟世界总决赛的冠军奖杯,电竞游戏成为一项全民体育运动的潮流已难以阻挡。与此同时,主流社会对蔚然成风的电竞游戏带给青少年负面影响的担心也在加重。D. 无数次的网络狂欢后,传统新闻业的严冬已至。我们发现,重大事件中的媒体缺席已成为一种常态,我们从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多是骇人听闻的明星八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6、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A 项, “舍本逐末” ,是指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此处指用金庸作品的通俗性来评判其作品的价值,是指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不合语境,可改为“缘木求鱼” 。B 项, “姑息养奸” ,由于无原则地宽容助长坏人坏事,符合语境。C 项, “蔚然成风” ,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属褒义词,此处说的是“电竞游戏带给青少年负面影响” ,情感色彩不当,可以改为“风靡一时” 。D 项,“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恐惧,多指
7、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句中形容“明星八卦” ,不合语境。故选 B 项。【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 3 -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3.下列对文章内容解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劝学是荀子首篇,文章
8、以荀子的“性善论”思想为基础,取类譬喻,层次分明地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以及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B. 阿房宫赋先用近三分之二的篇幅铺叙了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情况,总结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最终向秦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C. 辛弃疾写词多用典,有人说他好卖弄学问,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的典故,多为和“京口”有关的古事古人,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愤懑、隐忧之情。D.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各色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大观园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9、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内容解读完全正确的一项” ,考生要依据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来解答本题。本题中,A 项, “文章以荀子的性善论思想为基础”错误,荀子的思想基础是性“恶”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的。B 项, “阿房宫赋最终向秦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错误, 阿房宫赋是借古讽今的作品,是借秦的骄奢亡国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D 项, “对各色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大观园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错误, 林黛玉进贾府一回,大观园还没有兴建。故选 C 项。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检验。B.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际:边界。C.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殆:几乎。
10、D.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杳:深远。【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 4 -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B 项,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中“际”如解释为“边界” ,在语法上讲不通,且与语境不合,这句话是说“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 ,句中的“际”应为动词,交会。故选 B 项。【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
11、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盘盘焉,囷囷焉B. 金就砺则利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 相与枕藉乎舟中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 不赂者以赂者丧 洎牧以谗诛【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
12、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A 项,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焉”是兼词,于之;“盘盘焉,囷囷焉”中“焉”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 项, “金就砺则利”中“则”是副词,就;“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中“则”是副词,却。C 项, “相与枕藉乎舟中”中“乎”是介词,相当于“于” ,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中“乎”是句末语气词,表疑问。D 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故选 D 项。【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
13、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 5 -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6.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14、.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 思厥先祖父D. 徘徊于斗牛之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 ,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设题,考生可以把该词的现代意代入句中,以此来验证是否是古今异义词。本题中,A 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博学”在这里指广泛地学习,今义指知识、学识的渊博。B 项,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中“众人”在这里指一般人,今义指大家,很多人。C 项, “思厥先祖父”中“祖父”在这里指祖辈和父辈,今义指爷爷。D项, “徘徊于斗
15、牛之间”中“徘徊”古今都指往返回旋。故选 D 项。7.下列各句中不含有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C.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D.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明确考查的具体方向,如本题“下列各句中不含有借代手法的一项” ,这是针对“借代”这种修辞设题。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A 项,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句中以“千堆雪”来比喻浪花,这是比喻。B 项, “管弦呕哑
16、,多于市人之言语”中“管弦”本是指管乐器和弦乐器,此处代指音乐,是借代。C 项,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中以“烽火”代指金兵的劫掠,是借代。D 项,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中“纨绔、膏粱”都是借代,借指富贵子弟。故选A 项。- 6 -8.下列对呐喊和边城两部作品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边城以 20 世纪 30 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B. 呐喊这本短篇小说集的思想内容很丰富:祝福对吃人的封建礼教思想进行了揭露;一件小事对知识分子自身卑微的灵魂进行批判;药对新旧时
17、代交替和辛亥革命成果进行深刻反思。C. 小说边城用三次端午节串起了整个爱情故事。第一次端午节,翠翠巧遇傩送,两人暗生情愫;第二次端午节,翠翠去看赛船,傩送外出,天保和翠翠结识;第三次端午节,翠翠无意中知道了傩送宁要渡船不要碾坊的爱意。D. 狂人日记既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写出了一个真实的“迫害症”精神病人;又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在狂人的臆想疯话中寄寓着深刻的真理,清醒的精神品格。【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识记能力。该题的难度越来越大,原来考查的时候,仅仅是考查对名著情节、人物特点等识记能力,现在的考查上升到鉴赏的程度,无形中加大了难度。本题四个选项涉及边城 呐喊两本名著。B
18、 项, “呐喊这本短篇小说集的思想内容很丰富:祝福 ”错误, 祝福选自小说集彷徨 。 呐喊中主要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 药 明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波 故乡 阿 Q 正传 端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社戏等。故选 B 项。9.边城让我们了解了许多湘西民俗,请阐释“车是车路,马是马路”是哪两种求婚方式?【答案】车路:指请人提亲,明媒正娶;马路:通过男女双方唱歌的方式自由表达爱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概括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把握设题的方向,如本题“边城让我们了解了许多湘西民俗,请阐释车是车路,马是马路是哪两种求婚方式” ,这是针对边城中的风土习
19、俗设题,难度不大。从书中来看, 边城中主要提到两种求婚方式,一种是走车路,就是婚姻由家长作主,请了媒人到女方家中提亲。一种是走马路,就是婚姻由小伙子自己作主,那就为姑娘唱三年六个月歌。【点睛】考纲要求“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但分析近几年的考题,我们- 7 -会发现,考查的内容越来越细致、具体,包括重要的形象、情节、主题、艺术特色、个人感受等。应对方法:一要点面结合,范读与精读相结合,既要了解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把握全篇的主题思想与语言风格。又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精读其中重要的章节(回) ,例如名著中最能体现重要人物性格的主要情节;名著中最能体现作品
20、思想意义的情节;名著中最能体现艺术特色的章节,名著中对全书思想内容的展开最具意义的章节。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描写技法、语言风格、作品主题等多个侧面作读、写、议结合的专题训练。如进行复述、评点、批注、讨论交流等。 二要化整为零,强化记忆、落实到位。名著考查的内容明显记忆性特征较突出,因此要细水长流,不间断的复习记忆。教师可以帮学生整理出一些重要信息,节省学生的时间,印成讲义,供学生记诵。每周学生之间可抽点时间互相交流提问本周记诵的内容,以便强化。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每周一练,这样,通过记诵、检查、练习再到记诵,达到巩固记忆效果的目的。三要留下个人的思考。10.N 先生、七斤嫂、方玄绰、单四嫂
21、子这些人物分别对应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几篇作品?【答案】 头发的故事 、 风波 、 端午节 、 明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概括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把握设题的方向,如本题 N 先生、七斤嫂、方玄绰、单四嫂子这些人物分别对应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几篇作品” ,这是针对鲁迅的小说集呐喊设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考生在平时阅读呐喊的时候要把握每一篇中的主要人物。如狂人日记主要人物:“我” (狂人) 、赵贵翁、古久先生、大哥等,如孔乙己中孔乙己、 “我” (小伙计) 、掌柜,如药 中华老栓、小栓、华大妈、康大叔、夏瑜等,如明天中单四嫂子、宝儿、蓝皮阿五、王九妈等
22、,如一件小事中“我” 、车夫等,如头发地故事中“我” 、N 先生,如风波 中九斤老太、七斤、七斤嫂子、六斤、赵七爷等等。二、文言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上枢密韩太尉书宋苏辙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 8 -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辙生年十有九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
23、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 ,出则方叔、召虎 。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
24、,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注】 周公、召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曾辅佐武王灭商。 召虎:周宣王时名将、贤臣;方叔:西周周宣王时卿士,曾率兵车三千辆南征荆楚,北伐玁狁。11. 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称其气之小大 称:称赞B. 恐遂汩没 汩:迅速C. 恣观终南、嵩、华之高 恣:尽情D. 未能通习吏事 通:普遍、全1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扬州市 扬州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