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4N”高中联合体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4N”高中联合体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4N”高中联合体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4+N”高中联合体期中联考试卷高二历史(文科)(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从秦到宋的中国帝制社会中,官僚体制运作中存在宰相制度、封驳制度、谏官制度等,这些制度设计的目的是A.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 保障皇权体制正常运转C. 制约专制主义皇权D. 预防专制皇权出现错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宰相制度、封驳制度、谏官制度等都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产物,它们的设立都是为了保障皇权体制正常运转,故
2、B 项正确,C 项错误;这些制度中有的可以提高效率,有的并没有涉及到效率的提高,因此提高效率并不是目的所在,故 A 项错误;这些制度的存在并不能预防专制皇权出现错误,只能起到减少错误的作用,故 D 项错误。2.亚里士多德评价雅典政治时说:“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A. 天赋人权B. 直接民主C. 分权制衡D. 轮番而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交互做统治者” ,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得出材料强调轮番而治,D 项正确;ABC 三项并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ABC 三项。3.从法律上称为看,英国政府被“英王陛下的政府” ,首相和内阁是英
3、王的臣仆。而实际上,2英王临朝而不理政,从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其全部政务活动根据内阁的“建议”执行。这说明A. 英王实际上对内阁负责B. 英王的法理地位较高C. 英国政体存在缺陷D. 英国法律具有象征性【答案】B【解析】“英王临朝而不理政,从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说明英王统而不治,而名义上“首相和内阁是英王的臣仆” ,故选 B;A 不符合题意,因为英王统而不治,说不上负责,故排除A;题干没有说到英国政体是否有缺陷,故排除 C;D 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4.朱德曾说:“大革命时代,许多进行军事运动的同志,当时中央军委的负责人周恩来、聂荣臻、李富春等同志,以及党所举办的秘密军事训练班的同志,
4、对我军的创建是有功劳的。 ”这反映出A. 民主革命离不开军事武装力量B. 中共对大革命失败早有准备C. 大革命推动了红色起义的爆发D. 大革命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答案】D【解析】【详解】 “对我军的创建是有功劳的” ,说明国民革命时期训练了一批军事人才,故 D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民主革命与军事武装的关系,排除 A 项;B 项的表述并不符合史实,且与材料主旨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大革命与红色起义的关系,排除 C 项。5.卢沟桥事变后,桂系军阀李宗仁表示“今日的局势只有两条路可循,不是抗战图存,便是投降亡国” ,他表示要秉“先国难而后私仇”的大义,拥护中央参加抗战。这表明A. 军阀
5、派系纷争消除B. 国民政府威望高涨C.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D. 抗日战争开始兴起【答案】C3【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卢沟桥事变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桂系军阀李宗仁要求“先国难而后私仇” ,这体现了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故 C 项正确;李宗仁要求民众“先国难而后私仇”并不表明当时军阀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故排除 A 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国民政府的威望,故 B 项排除;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就开始了抗日战争,故 D 项错误。【点睛】解题时注意“卢沟桥事变后” 。6.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A. 巴黎公社成立B.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C. 共产党宣言发表D. 新中国的成立【答案】A
6、【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可得出这是指巴黎公社革命运动,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与“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无关,排除 BCD 三项。7.下图中历史文件的发表,表明A. 对台政策转变为和平统一B. “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提出C. 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D. “冷战”结束两岸关系缓和4【答案】A【解析】图中历史文件是 1979 年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它的发表,表明中国政府改变了对台湾的基本态度,由原来的解放台湾改为和平统一,故选 A;“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提出是在该文件发表之后的 20 世纪 80 年代初,故排除 B;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是在 1
7、992 年,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两岸关系缓和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而不是冷战结束后,且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D。8.下表为 19701973 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时间 国家1970 年 加拿大1971 年 奥地利、比利时、冰岛1972 年 荷兰、奥地利亚、西班牙、英国、联邦德国1973 年 西班牙A. 中美建交推动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B. 西方国家放弃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C. 中国注重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以应对苏联的威胁D. 中国推行的不结盟外交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根据材料的时间可知,这一时期中
8、苏关系恶化,中国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与美国关系开始缓和,并改善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应对苏联威胁的需要,故 C 项正确;中美建交于1979 年。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材料也不能证明这一点。中国推行的不结盟外交是 20 世纪 80 年代。故排除 ABD 三项。9.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欧洲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一方面在维护美欧联盟的前提下,5增强西欧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通过北约,通过美国在西欧的驻军和核武器来“保护”西欧安全。这说明了A. 西欧与美国之间结成军事同盟B. 西欧与美国之间既依赖又竞争C. 西欧国家已彻底摆脱美国控制D. 美国在西欧的政治地位
9、已丧失【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一方面西欧增强自身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依靠美国来保护自己。可以看出西欧与美国之间既依赖又竞争的关系,B 项正确;A 项的表述并不全面,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A 项;西欧国家通过北约、美国来保护自己表明西欧国家并没有彻底摆脱美国控制,也说明美国并没有丧失在西欧的政治地位,CD 项错误。10.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B.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C.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答案】D【解析】工种繁多反映了生产专业细化,
10、监督人员多反映了官府掌控官营手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效率低下的信息,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官营手工业生产成本高,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面向市场,选项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11.有学者指出,明清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 ”该学者意在A. 指出明清缺乏社会转型的动力B. 强调程朱理学对乡村渗透C. 说明徽商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D. 描述明清徽商的豪奢生活【答案】A【解析】6【详解】明清徽商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
11、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使得生产领域失去了扩大再生产的动力,无法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转型,故 A 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理学的影响,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徽商的政治地位的状况,故 C 项错误;“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并不是豪奢生活的体现,故 D 项错误。12.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叶、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传遍世界;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 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C. 新航路开辟带来经济繁荣D. 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新
12、航路开辟后,新的物种传入到欧洲,而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到美洲,由此可见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故 B 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 A 项;材料并没有反映经济繁荣的内容,排除 C 项;材料中并没有强调农作物的种植问题,D 项错误。13.1837-1886 年,中国茶叶从销售情况来看,外销增长了 5 倍多。由此可见A. 中国种茶技术有质的飞跃B. 中国垄断世界茶叶市场C. 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 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中国茶叶外销增长快速,根据材料时间可得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打破自给自足的状态,故 D 项正确;茶叶外销并不能
13、反映种茶技术的进步,排除 A 项;材料只涉及到中国茶叶外销的增长,并不能说明中国垄断世界茶叶市场,排除 B 项;中国茶叶外销增长并不是清政府政策而导致的,清政府也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C 项错误。14.某同学在搜集研究性学习材料时发现了一幅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上面有“老母鸡,真7稀奇,生只蛋儿一斤几”等字样。此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B. 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C. 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D. 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 ,可知画的内容反映了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故 A 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并不是经济成就的体现,也不
14、是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的表现,故 BC 项错误;“老母鸡,真稀奇,生只蛋儿一斤几”明显脱离了实际,故 D 项错误。15.“大数据+大生态、大数据+实体经济、大数据+大共享” ,一组组关键词,不断勾画出贵州大数据发展的新蓝图。大数据作为贵州后发赶超的路径选择,在全国实现了一系列首创之举,成效显著。这得益于A. 蒸汽动力的使用B. 量子论的提出C. 信息技术的发展D. 内燃机的使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蒸汽机和内燃机的使用推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故排除 A、D 项;量子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点,故排除 B 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大数据时代得益于互联网技
15、术的发展,故选 C。【点睛】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是高科技时代的产物。16.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此后,苏维埃政权A. 采取余粮收集制B. 建立战时经济体制8C. 颁布新的土地法令D. 实施新经济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 “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表明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故 D 项正确;余粮收集制、战时经济体制都是战时共产
16、主义政策的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 AB 项;颁布新的土地法令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 C 项。17.在解决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的“新政” ,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因为A. 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B. 罗斯福彻底消灭了经济危机C.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D. 为苏联计划经济提供了借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 “新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指,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C 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不是“自由放任” ,故 A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对生产
17、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故无法彻底消灭经济危机,B 项错误;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较罗斯福新政更早,故 D 项错误。18.“美元被习惯性地称为美金 ,是在它成为世界货币之后。 ”“美金”说法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B. 国际贸易都采用美元支付C. 美国储备最多的黄金D. 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美元与黄金挂钩,因此美元被称为“美金” ,A 项正确;美元只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支付手段,故 B 项错误;美国储备最多的9黄金并不是美元称为“美金”的原因,排除 C 项;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是布雷顿
18、森林体系的内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D 项。19.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这说明孟子A. 背离孔子理念B. 倡导人性本善C. 推崇德治主张D. 具有民本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 “以爱护人民为先” “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D 项正确;孟子的思想没有背离孔子的思想主张,孔子思想中也有民本的思想。材料并没有体现孟子的性本善主张。德治是孔子的主张。故排除 ABC 三项。20.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中有这样的情节:窦娥因冤屈被处斩,当时虽是六月,却天降大雪,此后当地三年大旱无雨。这一剧情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是A. 以民
19、为本B. 天人感应C. 忠孝节义D. 安土重迁【答案】B【解析】【详解】以民为本就是重视人民、 “保民而王”的思想,排除 A;题干反映大自然的相关现象与统治者制造的冤屈的关系,这很明显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选 B;忠孝节义是儒家伦理道德,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C;安土重迁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指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形容留恋故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D。21.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后裔张鲁以“大道”名义所发布的大道家令戒强调谨守伦常,要求道民“当户户自相化以忠孝,父慈子孝”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儒学对佛道思想产生较大影响B. 儒学在道教冲击下趋势更新C. 道教官方化宣
20、扬儒家伦理观念10D. 道教自我调适吸收儒家纲常【答案】D【解析】题干说的是东汉末年道教主张要谨守伦常,强调忠孝观念,这说明道教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儒家伦理思想,故选 D;题干体现了儒家对道教思想的影响,但是没有对佛教的影响,故排除 A;题干说到的是道教自身的思想更新,而不是儒学的,故排除 B;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当时没有成为官方化思想,故 C 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点睛:这一题考查准确表达的能力。准确表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础能力,这一题就是考查考生准确表达的能力。表达不准确的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不符合史实,二是不符合逻辑,三是偷换概念。这一题中的 AB 属于偷换概念,C 属于不符合史实。2
21、2.孟子认为大臣应该“能格君心之非” ,只有纠正君王思想的错误,才能“一正君而国定矣” ,而朱熹认为“臣子无说君父不是道理” 。这种变化说明宋朝理学A. 已成为国家统治思想B. 迎合了君主统治需要C. 放弃了儒学民本思想D. 脱离了时代发展要求【答案】B【解析】据材料“能格君心之非臣子无说君父不是道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国家统治思想,故 A 项错误;宋朝理学主张“臣子无说君父不是道理” ,这说明它迎合了君主统治需要,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学民本思想的问题,故无法体现宋朝理学放弃了儒学民本思想,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变化与时代发展要求无关,故D 项错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南宁市 马山县 中学 高中 联合体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卷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3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