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吉林省实验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5 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读“世界某区域的经纬网图” ,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为黑夜,此时在丙地正好可以看到日落的景观,完成下列各题。1. 若此刻丙地是 17:30,此时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行程用了 3 小时 30分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飞机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B. 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 17:40C. 飞机先向东南后向东北飞D. 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 17:202. 当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A. 北印度洋洋流向西流 B.
2、黄河正处于主汛期C. 亚洲高压正处于强盛期 D. 我国江淮地区阴雨连绵【答案】1. B 2. D【解析】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整体上向西飞,在北半球先向北偏,后向南偏,飞机先向西北后向西南飞。当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即夏至日时,北半球是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是 6 月 22 日,黄河主汛期是 7、8 月份。【1 题详解】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图示为北极。此时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整体上向西飞,在北半球先向北偏,后向南偏,飞机先向西北后向西南飞,A、C 错误。若此刻丙地是17:30,与乙地在同一经线上,经度是 25E,甲地经度是 25W,此时是 14
3、:10,行程用了3 小时 30 分钟,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 17:40,B 正确,D 错误。【2 题详解】当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即夏至日时,北半球是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洋- 2 -流向东流,A 不可信。此时是 6 月 22 日,黄河主汛期是 7、8 月份,B 不可信。夏季,亚洲低压正处于强盛期,C 不可信。我国江淮地区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阴雨连绵,D 可信。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路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 5 天小于或等于 22时的第一天)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 我国
4、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A. 路线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推迟 B. 路线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推迟C. 路线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推迟 D. 路线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推迟4. 影响路线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是A. 纬度与大气环流 B. 地形与大气环流C. 纬度与地形 D. 海陆位置与地形5. 图中所示区域的寻秋路线数码代号与景观描述正确的A. 路线苹果园里硕果累,梯田层层稻花香B. 路线草原茫茫牧牛羊,山歌阵阵采茶忙C. 路线黄沙漫漫响驼铃,翠竹青青有人家D. 路线白雪皑皑入云霄,金色胡杨游人醉【答案】3. B 4. C 5. A【解析】【3 题详解】读图,结合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等值线,路线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推迟,A
5、 错。路线的秋- 3 -色是从北往南推迟,B 对。路线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提早,C 错。路线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提早,D 错。【4 题详解】影响路线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是纬度与地形, “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 5 天小于或等于 22时的第一天。中部受盆地地形影响,温度较高,入秋晚。往北纬度增高,温度低,入秋早。往南因地势高,温度低,入秋早,C 对。大气环流、海陆位置不是影响入秋日时间差异的原因,A、B、D 错。【5 题详解】图中所示区域的寻秋路线数码代号与景观描述中,路线北段苹果园里硕果累,南段梯田层层稻花香,A 对。路线北段是大兴安岭,林海雪原,南段江南丘陵,山歌阵阵采茶忙,B错。路线经过青藏
6、高原和新疆,北段有黄沙漫漫响驼铃,南段是雪域高原,C 错。路线西段是白雪皑皑入云霄,东段是采茶忙,D 错。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 ,读“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 。完成下列各题。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 9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C. 6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D. 3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7. 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A. 西欧地区 B. 南亚地区 C. 地中海地区 D. 东亚地区【答案】6. D 7. C【解析】【6 题详解】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盈余率大于 1,说明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库水量增加。反之即
7、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水库水量减少。从 10 月-次年 2 月,水量盈余率一直大于 1,3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A 错,D 对。4-8 月水量盈余率一直小于 1,9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4 -B、C 错。【7 题详解】该水库从 10 月-次年 2 月,水量盈余率一直大于 1,流入水量大,说明冬季降水多,是雨季。4-8 月水量盈余率一直小于 1,说明夏季降水少。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地中海地区,是冬雨型气候,C 对。西欧地区各月降水分配均匀,A 错。南亚地区、东亚地区夏季多雨,B、D 错。【点睛】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盈余率大于 1,说明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库水量增加。反之即流入量小于流出
8、量,水库水量减少。从 10 月-次年 2 月,流入水量大,说明冬季降水多,是雨季。地中海地区,是冬雨型气候。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底发生 90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泄,核辐射污染范围不断扩大。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8. 造成福岛核电站核辐射污染在全球范围扩散的主要途径有水循环大气循环地壳物质循环 生物循环A. B. C. D. 9. 上图中能正确反映地震地区地壳运动状况的是A. B. - 5 -C. D. 【答案】8. A 9. A【解析】【8 题详解】造成福岛核电站核辐射污染在全球范围扩散的主要途径有水循环,通过洋流扩散,对。有大气
9、循环,通过海水蒸发、水汽输送扩散,对。地壳物质循环指的是岩石类型转化,不是主要途径,错。生物循环主要是区域内生物演化,不是污染全球扩散主要途径,错。A对,B、C、D 错。【9 题详解】日本仙台以东海底发生 90 级地震,地震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有岛弧分布,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大陆板块被抬升,引起地震。与图 A 板块运动相符,A 对。图 B 大陆板块下沉,B 错。图 C 是板块生长边界,C 错。图 D 是断层构造,没有岛弧地貌,D 错。读下列四个半岛,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 半岛均位于欧洲C.
10、 半岛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 D. 半岛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11. 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半岛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B. 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C. 半岛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 半岛的气候均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答案】10. D 11. A【解析】- 6 -试题分析:【10 题详解】读图,根据经纬度及轮廓判断,四个半岛是亚平宁半岛,是朝鲜半岛,是雷州半岛,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板块交界处,不是板块交界,A 错。.四个半岛均临海,朝鲜半岛北部,气候大陆性特点强,B 错。半岛降水多是因为夏季风影响,C 错。半岛西侧多峡湾地
11、貌,是冰川侵蚀的结果,D 对。【11 题详解】四个半岛中,半岛南端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A 对。四个半岛均临海,半岛冬季降水丰富,半岛夏季降水丰富,只有全年降水丰富,B 错。半岛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高山气候,C 错。半岛的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 错。【考点定位】区域地理特征,气候类型及特征。【名师点睛】根据经纬度判断区域位置,分析区域气候地理特征及原因。了解板块构造,板块边界分布位置。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下图是“某国地形剖面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2. 下图中四条剖面线,与上图剖面吻合的是A. B. C. D. 13. 对上图所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12、甲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最少的地区B. 乙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C. 各河流皆属北冰洋水系D. 丙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7 -【答案】12. B 13. B【解析】试题分析:【12 题详解】上图中地形剖面线分布于 30E 到 150E 之间,呈东西走向,因此可排除 C、D 选项。剖面图中显示该地沿海为平原、向东出现山地、平原、高原和山地的地形变化,可推测为俄罗斯,即 B 图。【13 题详解】从上题分析可知,该国为俄罗斯,其人口、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乙地形区位于乌拉尔山以东,为西西伯利亚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区河流多属于大西洋水系;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北美洲。考点:俄罗斯地
13、形地势特征下图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4. 图中阴影可能是我国的A. 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 B. 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C. 是平原向高原的过渡地带 D. 旱作区与水田区的过渡地带15. 图中甲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 荒漠化严重 B. 水土流失严重C. 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D. 土壤污染严重16. 图中乙处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 土壤贫瘠 B. 光热条件差 C. 地形坡度大 D. 水资源缺乏【答案】14. A 15. B 16. D【解析】- 8 -图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沿东北-西南
14、方向穿过黄土高原东部,图中阴影可能是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图中甲地位于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14 题详解】图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根据分布位置,沿东北-西南方向穿过黄土高原东部,图中阴影可能是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A 对。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在甲地以东的太行山脉,B 错。位于黄土高原上,C 错。旱作区与水田区的过渡地带是东西走向的秦岭-淮河一线,D 错。【15 题详解】图中甲地位于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B 对。荒漠化严重地区主要是农牧交错地带,A 错。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主要在灌溉农业区,
15、C 错。土壤污染严重区主要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D 错。【16 题详解】图中乙处是宁夏平原,位于半干旱区,依靠黄河提供灌溉水源,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缺乏,D 对。河流冲积平原土壤比较肥沃,地形坡度小,A、C 错。晴天多,光热条件较好,B 错。读“世界某地区图” ,回答下列各题。17. 图示海峡A. 沟通了红海与印度洋 B. 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C. 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D. 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18. 下列关于图中 A 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冬季有结冰现象 B. 含沙量大,水能丰富C. 冬季水量大,水位高 D. 夏季水量大,水位高19. 甲国具有世界意义的矿产资源是A.
16、 石油 B. 磷酸盐 C. 黄金 D. 铝土矿- 9 -【答案】17. C 18. C 19. B【解析】【17 题详解】图示海峡的经度向西增大,是西经,结合陆地轮廓,纬度应是北纬,图示海峡是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C 对。A、B、D 错。【18 题详解】图中等值线呈闭合状态,应是等高线。图中 A 河属于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水文特征是冬季无结冰现象,A 错。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小,B 错。冬季多雨,河流水量大,水位高,C 对。夏季干燥少雨,水量小,水位低,D 错。【19 题详解】甲国是摩洛哥,具有世界意义的矿产资源是磷酸盐,B 对。该国不是主要石油生产国,A 错。黄金
17、主要生产国是南非,C 错。铝土矿主要生产国是几内亚,D 错。读“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 ,箭头表示河水流向,实线、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1 月、7 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0. 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 1 月输沙量少于 7 月B. 水循环 7 月不如 1 月活跃C. 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D. 流域植被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21. 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A. 甲 B. 乙C. 丙 D. 丁【答案】20. B 21. B【解析】- 10 -试题分析:【20 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 1 月河面宽度大于 7 月,说明 1 月流量较 7 月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实验 中学 2019 届高三 地理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